問道靈緣 第479章 閉關(中)
“哦,不知仙子想要說什麼?”
狐仙兒眉目流轉,輕輕一笑。
“嗬……其實倒也沒什麼,我既能看得出素仙子身上繚繞的玄奇氣息,道友如此絕頂不凡,奴家——自然也能窺探出一分半毫……”
劉啟聞言,瞳孔驟然一縮,一邊搖頭,一邊快速回複道:“仙子實在言重了,小子不過鄙陋之軀,得大人賞識已是我萬幸,哪裡當得上仙子如此謬讚……”
“真真滑的跟泥鰍一般!”狐仙兒恨得實在牙癢癢,但臉上依舊是不動聲色,笑容甜美,語調柔和軟糯。
“哈,道友戒心過強了,畢竟以後你我要一起跟隨大人,大人他天縱奇才,胸吞寰宇,奴家隻是服侍,自不敢以女主人自居,不過奴家卻看得出,大人十分器重道友,所以,這纔想與道友提前結一份善緣……”
劉啟聞言,眼中不由得閃過一絲波動。
女主人?!
什麼情況?!
對方忽然說起,雖假裝漫不經心,但一定,一定不是隨意為之……
劉啟目光流轉間,趕忙後退一步,與狐仙兒拉開一定距離後,立刻躬身行禮道:
“原來如此,請恕在下先前不知,倒是對夫人失禮了。”
狐仙兒“咯咯咯”地笑起來,連連擺手,晶瑩的瞳孔放出一縷莫名的精光。
“我可當不起你這個稱呼,不過,看你的樣子,我們,是達成共識了?”
劉啟心頭微動,立時抬眸望去,恰好迎上狐仙兒噙著笑意卻顯得意味難明的目光,藏在他心底的那個大膽猜測隨之極速飛升。
他此時卻不急了,就這麼大咧咧地同狐仙兒對視起來,似是想從對方的反應中窺探出些許端倪。
可狐仙兒神色泰然,渾然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臉上掛著的淡淡笑意,也不曾因劉啟此刻眼神的“冒犯失禮”而有絲毫減損。
劉啟沒能直接從狐仙兒身上看出任何端倪,但心中卻反而隱隱有了結論。
於是他收回目光,表情淡然卻一字一頓地說道:“自然,一切如仙子所願。”
狐仙兒得了應許,登時心花怒放,她城府何等深沉,甚至不遜色於經事萬千的劉啟,可離去前,臉上的笑意卻是止不住地真誠濃鬱了三分。
劉啟望著對方離去的背影,也不由得深深鬆了一口氣。
隻是二者此時都不知,一股寄在狐仙兒身上的縹緲虛氣,才剛剛散儘。
另一邊的獨孤信卻於此時含笑舉杯,先是若無其事地先往杯中吐了一口濃殷的鮮血,隨後不動聲色,便將杯中鮮血和著美酒一飲而儘……
……
劉啟眸光微微凝彙,定定地望向手掌之上靜靜懸浮的佛珠。
他先是祭出體內殘存的先天風煞,將佛珠包裹衝刷,可試探了半天,也沒察覺到絲毫異樣。
隨後,他眼神之中再沒有絲毫猶豫,一股雄渾的靈緣注入古樸的佛珠之中,佛珠頓時散發出一圈明亮卻柔和的光芒。
“鐺!!!”
彷彿有一道低沉厚重,悠長不絕的鐘聲在劉啟心底驟然敲響。
隨著劉啟繼續催動佛珠,其上似乎隱隱約約有撐天的佛陀虛影浮現而出。
佛陀低語的聲音顯得宏大而又渺遠。
“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
由內而外。
滌蕩洗禮著劉啟的周身。
殺身魔軀的血鎧如臨大敵,未經催使便自行凝彙而出,死死地頂住佛珠的威壓。
劉啟心念一動,心臟處頓時散發出瑩瑩光輝——是他的淨魂神心!
雙管齊下。
殺身魔軀的血鎧頓時節節敗退,隻能將張牙舞爪的猩紅血光收斂,貼合血鎧,以求固守,倒真是邪性與靈性十足。
劉啟雙指一點,掐印作訣。
立時牽引著佛珠散發的普照之光渡向胸口處的淨魂神心。
原本的純潔此刻逐漸添上了一份厚重。
魔軀血鎧似乎意識到了正在發生什麼,頓時變得躁動不安起來,雖沒有將貼合的洶湧血光外放而出,但整個血鎧都忽然開始劇烈顫動,隱隱有重疊的虛影浮現。
可劉啟不為所動。
繼續借佛光養煉神心。
然而未過片刻,血鎧便再起異動。
原本鮮豔的殷紅之色莫名其妙地越發厚重,到最後,更是僅僅隻剩下一點紅的底色,濃鬱的如墨一般漆黑。
劉啟的腳底也不知何時生出一汪血池,還在向周圍不斷流淌擴張。
自血池之中,鑽出不計其數的猩紅厲鬼,爭先恐後的推擠之中,一雙雙血水凝聚而成的手掌,搭上劉啟的褲腿,欲要攀附而上,眨眼便包裹了半個小腿。
血鎧積聚吸收的殺意與煞氣,也在一瞬間噴薄而出,向他的體內瘋狂侵襲。
隻是,還不待劉啟動作,那佛珠卻像是受到了刺激一般,登時佛光大作,原本隻顯現在佛珠之上的佛陀虛影直接投映而出!
魔軀血鎧的所有“舉動”頓時僵滯。
劉啟眉頭一挑。
“這佛珠竟然這般不凡,如此,倒簡單多了……“
下一瞬間,微蕩在他體內的無形與有形之風立時激吹而起!
血鎧彷彿被一股巨力揉搓。
劉啟腳下的血池也被迫收斂起來。
這下子,完全沒有了勢均力敵的可能,而是無比純粹的碾壓。
不過短短幾炷香之後,一切歸於沉寂。
血鎧散去。
神心隱光。
佛珠也恢複如常。
劉啟輕輕吐出一口濁氣。
某種意義上,他倒的確沒騙獨孤信。
雖然他口稱“失衡”為燃眉之急略微誇大了些,但在開口之初,他便確實已經做好了此次借佛珠消解“失衡”隱患的打算。
當然,更關鍵的是——
他需要時間。
大事將臨,麵對數年前便已登臨觀微巔峰的獨孤信,不抓住機會再進一步,他實在,心中不安。
雖然他才突破未過多久,積澱尚且不足,準備亦是不夠,不能立地問道突破,登臨觀微。
但若隻是析明七魄,對已經達到半步觀微之境的靈緣道修而言,不過隻是水到渠成,理所應當罷了。
而這,對於劉啟,則更是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