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文明領主:我建神話天庭為運朝 > 第91章 法經,歸藏,墨家钜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文明領主:我建神話天庭為運朝 第91章 法經,歸藏,墨家钜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魏國的興衰。

給法家帶來了榮耀。

卻也給那個時代的底層百姓,帶來了一抹悲涼。

魏國的國力在【法家鐵律】的幫助下,持續蒸蒸日上。

貴族和百姓均需要遵守嚴苛繁瑣的律法,魏國繁榮的同時,悄然埋藏了另一個傾覆的禍患。

魏武卒製度。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魏王舉國之力培養出魏武卒。

但是。

這種賞賜不可能一直持續的重賞下去。

又是給魏武卒分錢分地分官。

又是給全家免稅免賦免徭役。

李悝打下一批食古不化的世卿貴族,新生的魏武卒功勳集團又逐漸纏繞,魏國這輛新興的戰車。

因此。

魏國的國情必須通過對外戰爭,去轉移內部的矛盾。

魏國雖強,亡途可鑒。

魏國人口約有五百多萬,攻打中山國先後出動50多萬,相當於每10個人,就有一個要去參軍打仗。

這十個人當中還要包括老弱婦孺。

此時魏國的人力相當緊張。

然而。

即便如此,魏國鯨吞中山國疆土,又多出幾十萬的人口。

在【法家鐵律】束縛下。

中山遺民沒有辦法掀起太大的波瀾。

“起兵十萬,寡人定要滅了中山小國。”

魏王驚魂未定,厲色大喊。

“大王,不可再向中山國動兵戈了。”

魏相李悝勸解道。

在他身後,吳起等武將卻沒有跟著勸解。

滅國攻伐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諸侯列國陳兵在魏國邊境蠢蠢欲動。

這個時候。

更加不能放棄攻打中山國,魏國一旦顯露疲態,勢必會被其他大國一點點吞吃。

“國運金龍告訴寡人。”

“儺神死了。”

“中山國最後的底牌都沒了。”

“寡人為什麼不藉此良機,一鼓作氣滅掉中山小國。”

魏王大笑一聲,心底無比暢快。

上古年間存活至今的古老神靈,又怎麼樣。

死掉的神不會被他看在眼裡。

李悝一雙蘊含星辰的瞳孔突然凝固,然後漸漸放大。

神死了?

他創立法家一派,靈魂掛靠在法家長河門下,都不會著真正的消失。

一個從遠古年代存活到現在的神,。

怎麼可能會輕易死掉。

但這種事情。

李悝又不能和魏王言明。

忠君固然不假。

但是君王的猜疑,同樣會是分化人心的原因。

“急報!”

“趙國和韓國遞來王書,特邀李悝等魏臣,與邊境一敘。”

宮外,忽見一人快步而來,大聲呼喊。

“哦?”

“哈哈哈。”

魏王和群臣麵麵相覷,莞爾一笑。

雖然魏國戰死四十萬魏軍,但是吃掉中山國大部分疆土,數月後,他們仍然可以再次起兵。

法家李悝的律法和兵家吳起的強兵。

讓魏國這台新型戰車的發動機,再次發出轟鳴,看起來依然是無可披靡的戰國霸主。

“來人,陳兵十萬,讓韓趙兩國,看看我大魏的兵鋒利不利。”

“王上……”

“……賢明。”

大臣們違心的說出恭維話。

李悝和吳起等人對視一眼,皆看出他們眼底的焦慮。

城中萬家皆縞素,招魂白旗揚魏地。

魏國明明可以休養幾年,通過李悝變法,不斷積蓄魏國的國力。

之後必然可以勢不可擋的橫掃諸侯各國。

但是諸侯各國虎視眈眈,韓趙兩家並非齊心,這個時候魏國對外絕對不能軟弱一絲。

所以他們沒有任何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此時。

魏國的國運金龍強橫渾厚的外表下,隱藏著一副衰老朽木的骨相。

……

【公元前408年6月】

魏國再次起兵10w大軍,命吳起統兵。

子夏弟子分彆攜帶《歸臧》和《法經》兩本道器,直奔中山國。

(易經分為周易,連山以及歸藏三部分。)

平靜安穩半年的局勢,又一次動蕩起來。

天下諸侯各國的目光都注視著這場戰爭。

究竟是魏國雄吞寰宇,大勝中山國而歸。

還是魏國頹勢已顯,日暮西山,全在這次中山國大戰上麵,可以一窺三分。

這一次。

十萬魏國軍隊在公羊高和段乾木、田子方等數十名大儒的儒家神通下。

快速行軍到中山國七城下。

生長出大量雜草的華北平原,重新被魏國軍隊的營寨踏平。

這一次公輸明沒有跟隨魏軍一同前來。

因為今天子夏請來了另一位重量級人物。

“墨家聖人門下,頑徒禽滑厘,見過吳起將軍。”

禽滑厘身披墨色蓑衣,微微拱手。

他刻意強調墨子門下出身,而非儒家子夏門下。

吳起和其他人非但沒有任何怪罪。

反而覺得理所應當。

“當代墨家钜子,墨門首徒若是劣徒,我等又算得了什麼。”

吳起打了個哈哈,其他人恭維道。

其他儒家門人竊竊私語。

“家師居然把禽滑厘請來了,不可思議。”

“師弟此言差矣。”

“禽滑厘早年跟隨家師,學習儒家學問,隨後才轉投墨子門下。”

“難怪公輸明沒有跟來。”

儒家門人一個個恍然大悟。

“任憑中山國相國東郭,一身墨家造詣再怎麼出色,也無法超越當代墨家钜子。”

“小小中山,指日可破。”

法家門吏一臉讚同。

法家聖人李悝的成道之器《法家》,加上上古流傳至今的易經《歸臧》。

以及數十尊儒家大儒,加上墨家當代钜子。

在護國神明,儺神身隕的前提下。

失去神明庇佑的中山小國,怎麼可能抵擋住魏國的鐵騎。

“奉老師(子夏)之命,我隻會在這裡站著,並不會出手。”

“另外。”

“我已經不是墨家當代钜子,個人毀譽,皆有我一人承擔。”

“切忽和墨家牽扯關聯。”

“墨門劣徒,禽滑厘見過各位將軍。”

禽滑厘眼中泛起淚花,又一次強調劣徒身份。

他違背了墨家“兼愛非攻”的理念,自然不配再擔任墨家钜子的職位。

即便內心無比煎熬掙紮。

應先師子夏要求,禽滑厘不得不來。

“東郭墨者,對不住了,我會為你保住中山各城百姓的性命。”

“哪怕是付出我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禽滑厘強忍著心底的煎熬,撥出一口濁氣。

另一邊。

“假傳家師命令,請來禽滑厘,我真的做錯了嗎。”

公羊高喃喃自語。

某種難以忍受的陰鬱,侵透了公羊高的內心。

他感覺自己的心不斷的抽搐,這是違背儒家正氣的懲罰。

很快。

這種感覺又被公羊高摒棄。

“我這是為了魏國一統,這亂世必將終結在魏國手中。”

“魏國崛起,一統天下,勢不可擋。”

“舍棄個人情感,方能拯救蒼生黎明。”

公羊高深呼一口氣,沒有繼續多想,全神貫注的準備應對接下來的戰鬥。

儒家正氣神通很奇怪。

如果你覺得自己做法是對的,並且沒有明麵上誅殺善人,秉持內心的道義走下去。

儒家正氣依然會生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