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山河小說 第205章 招兵
隔日天還沒亮,彙豐糧鋪廣源糧鋪外就排起了長隊。油鋪鹽鋪外人倒是不多。缺了油鹽沒大礙,沒糧吃是真會死人的。哪怕家中有存糧,還是都來了糧鋪外排隊買糧。
王縣令昨日親自來糧鋪,下了嚴令。兩家糧鋪今日沒有漲價,還是平日的糧價,每人每日限買兩斤。百姓中有機靈的,一家老少分散著排隊。
很快,便被熟悉的街坊鄰居檢舉揭發。你家多買了,我家買不著怎麼辦?這等時候,誰都恨不得多買些糧食。誰多買都遭人嫉恨。兩戶人家先是隔空吵哄,很快發展到了拳腳相加。
一夜沒睡雙眼烏青的王縣令板著臉孔,帶著衙役前來,怒道:“將他們兩家都帶去縣衙,本縣令開堂審問。”
百姓們都怕進公堂,兩家吵哄動手的百姓立刻跪下痛哭流涕跪下求饒。
王縣令一番厲聲斥責,震懾住了所有排隊的百姓。這兩戶人家還是被衙役帶走了,哭喊求饒聲遠遠飄過來。接下來排隊的百姓,就老實安分多了。
王縣令巡視完彙豐糧鋪,又去了一趟廣源糧鋪,抓了幾個不守規矩的。油鋪鹽鋪巡一圈,再將幾條主要的街道都巡查一遍。王縣令往日待在縣衙後堂裡飲酒作樂,一應瑣事都交給李師爺,何曾做過這等庶務。
半日下來,小腿都快抽筋了不說,喉嚨也快冒煙了。喝了半壺茶,還是砸吧著嘴。李師爺像賊一般,東張西望,確定沒人,才悄聲道:“小的悄悄去拿一壺酒來。
大人喝上一兩口,解一解肚裡的酒蟲。”
王縣令陷入痛苦掙紮。裴青禾昨日警告過,他不能再喝一滴酒。可現在,裴六姑娘守在城門外,沒在縣衙。
他悄悄喝上一口解解饞,裴六姑娘不會知道……
王縣令沒出聲,李師爺心領神會,縮頭縮腳,像老鼠一般溜去酒窖。結果,在酒窖門口就被攔下了。
“李師爺請留步,”臉上有一道疤的年輕女子扯著嘴角,似笑非笑:“六姑娘吩咐了,這些酒有大用,誰都不準動。”
李師爺打了個哈哈:“我不進酒窖,就是隨意來轉轉。
有顧蓮姑娘守著酒窖,我就放心了。”
顧蓮看著李師爺灰溜溜的背影,又是一聲冷笑。李師爺後背發涼,腳下生風一般,迅速竄回了後堂。
王縣令一聲長歎:“六姑娘算無遺策,特意留了人在縣衙,本縣令一舉一動,都在六姑娘眼皮底下。”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為了活命,酒是一口都彆喝了。
還得打起精神來,按著裴六姑孃的吩咐繼續當差做事。苦命的王縣令,繼續穿著官服在縣城裡巡查。效果確實斐然。普通百姓不知道刺史郡守,也不知道遠在千裡外的新天子是誰,在他們眼中,縣太爺就是他們頭頂的天。
以前縣太爺從不露麵,現在親自領著衙役沉著臉在縣城裡轉來轉去,就連混混地痞們都不敢露頭。“這個王縣令,原來不是酒囊飯袋,也有幾分能耐本事。
”閒不住的裴燕,去打探了一圈:“這三日,縣城裡沒出什麼亂子。”
裴青禾閒閒一笑:“鞭策一二,再懶的驢子也能拉磨。”
裴燕咧嘴樂了:“王縣令要是知道自己被比做拉磨的驢子,不知心裡是何感想。
”
冒紅菱抿唇一笑:“當然是對慧眼識英才的六姑娘佩服得五體投地。”
說笑幾句後,裴青禾上了城牆,巡查各處崗哨。自三日前,裴青禾接管了昌平縣城,原來的八十個城門兵,也一並聽令行事。
一開始也有個彆心裡不太服氣私下說怪話的,在親眼目睹裴青禾一箭射落幾百米高空的雄鷹後,就都老實了。城牆上原來隻有幾個人做做樣子,現在設了十處崗哨,每處兩人。
不管哪個方向有情況,都能在第一時間內警覺。“六姑娘!”馮長急匆匆地稟報:“城下有人叫嚷。放不放人進來?”
裴青禾目光一掃。
城門下,一個騎著馬的男子,拚力揮動雙手,神色焦灼。城門被封,裴青禾令人開了可供一人出入的側門。男子慌亂下馬,衝到城門官麵前,撲通一跪,嚎啕大哭:“安樂縣被匈奴攻占,燒殺搶掠,前天夜裡,那些畜生還放了一把火。
不知燒死了多少人。我趁亂逃出來了。你們都快跑吧!匈奴人就要來昌平縣了!”
那個城門官也慌了,迅速退到一旁:“裴六姑娘在此,你有什麼話,快些稟報六姑娘。
”
痛哭流涕的送信兵,抬起疲憊的臉孔,然後瞳孔倏忽睜大。燕山裡的山匪都被剿得一乾二淨,裴六姑娘威名遠揚,這個送信兵也是聽過的。
隻是,沒想到凶名赫赫的裴六姑娘,生得這般清秀英氣。裴青禾俯頭,冷然問道:“這一夥匈奴有多少人?”
送信兵一臉茫然:“我也不清楚。
可能是五六百,也可能有兩三千。”
裴燕恨不得踹飛眼前這個糊塗蟲:“五六百和兩三千,差彆可大了去了。到底是多少人?”
送信兵又哭了:“城破那一日,我躲在地窖裡,後來偷偷跑出來。
我隻知道有很多匈奴人,具體數目,我沒數過。”
裴青禾目中冷意閃動:“能從匈奴人手中逃出來送信,已算有運道。將他帶下去安頓休息。
”
“匈奴人燒了安樂縣,已經衝著昌平縣城來了。他們騎馬,速度快,或許下一刻就到。”
“所有人聽我號令,立刻佈防。”
裴青禾一聲令下,所有人都動了起來。
有人去縣衙送信,有人巡邏全城令百姓閉門不出,有人去了城牆上。抹著眼淚的送信兵,被數百人矯健利落的身形驚住,嘴巴張得老大。
然後就被扯去了帳篷裡,有人送來兩個饅頭一碗水。送信兵吃完倒頭就睡。醒來時,天已經黑了。大地微微顫動,耳邊傳來悶雷一般的聲響。
這聲音,是大批戰馬馳騁時的動靜。匈奴人,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