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問山河小說 > 第222章 攻守(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問山河小說 第222章 攻守(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裴芸和冒紅菱對視一眼,心裡暗笑,各自和時硯見了禮。以前時硯是送糧送物資的大戶,眾人敬重又客氣。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半個自家人,眾人的態度肉眼可見地親昵隨意了許多。

尤其是裴家的第一個贅婿方海,說話格外親熱:“我比你年長十來歲,在裴家村生活兩年多。對村裡的人都熟悉。你有什麼事,隻管來尋我。


時硯笑道:“多謝方大哥。”
一句方大哥,捧得方海心裡暖烘烘臉上樂嗬嗬。世人對贅婿頗為鄙夷。哪怕是在裴家村裡,也有大把說酸話怪話的人。

回屋後,方海對卞舒蘭低聲笑道:“時硯挺好,精明能乾,又不倨傲,說話還和氣。我看比那個眼高於頂的孟六郎強得多。”
卞舒蘭深以為然:“孟六郎生得俊,身手好,手下還有幾百人。

不過,他心氣高,不願做贅婿。我們青禾是要做大事的人,還是時少東家更合適。”
頓了頓,又低聲笑道:“時硯為了青禾連時少東家都不做了,龐大的家業也舍下了。

這等深情厚意,便是青禾心冷如鐵,也要被焐熱了。”
“不過,以青禾的脾氣,眼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嘴緊一點,彆胡亂說話。”
方海連連點頭。

裴芸去了冒紅菱的屋子裡,低聲細語:“算一算時間,時少東家應該是收到了裴氏分家的訊息,就和時老太爺哄翻來了裴家村。”
冒紅菱欣慰地接了話茬:“同路才能同行。

時硯有這份心,以後青禾也不會負了他。”
裴芸顯然更瞭解裴青禾,笑著說道:“現在說這些委實太早了。一碼歸一碼,時硯在關鍵時候來投奔裴家,青禾心中定然感動。

不過,時硯想做贅婿,還早得很。”
……
時硯奔波了幾天,這一夜睡得頗為踏實安穩。隔日晨起,眾人排隊去領早飯。時硯就站在裴青禾身後,熱情又坦蕩地和熟悉臉孔招呼寒暄。

就連裴青禾,也忍不住側目:“你怎麼連翟三郎鄭小英也認識?他們都才來不久,你應該沒見過他們吧!”
時硯笑道:“裴家村裡的動靜,都有楊山給我送口信。

新來的我雖沒見過,大致也能猜出來對方是誰。”
連翟三郎鄭小英都知道,像孟六公子領著五百軍漢來了又走的事,自然更瞞不過他。

老實憨厚的泥瓦匠楊山,嗬嗬一笑。裴青禾好氣又好笑,白了時硯一眼:“就你心眼最多。”
時硯眼也不眨地收了誇讚:“我不能習武,不會騎射,隻能在這些小道多下功夫了。


裴青禾笑道:“這可不是小道。你過目不忘,知人善用,擅長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這都是你的能耐。”
時硯一臉動容:“原來我在六姑娘眼裡,還算個有用之人。


裴青禾莞爾一笑:“何止有用,是當世大才。有你相助,我如虎添翼。”
說笑間,已排到了早飯。原本掌廚房的是方氏。分家後,就由卞舒蘭接手了廚房。

每日要做幾千人的夥食,不是易事。廚房裡的幾十個人,每日四更就要起,忙碌到天亮。今日早飯是熱粥鹹菜和雜麵饅頭。時硯端著碗拿著饅頭,蹲在裴青禾身邊,吃得唏哩呼嚕十分香甜。

吃完後,才正色道:“有件事我還沒和你說。祖父和我斷絕關係,以後,裴家也不會再送糧食來。得花銀子買糧了。”
之前時家在裴家村下重注,慷慨送糧。

裴青禾在短短兩年內招納幾千流民,養一千多精兵,至少有一半都是時家功勞。眼下,時老太爺連寶貝孫子都攆出家門了,自然也沒糧可送。

裴青禾昨晚就有心理準備,聞言半點不慌:“我剿山匪存了不少家底,都在庫房裡,你今日去盤點賬冊清理庫房,看看還夠買多少糧食回來。


時硯點頭應下。裴青禾叫來周氏:“堂嫂,從今日起,賬冊和庫房就都交給時硯。”
連著焦頭爛額十幾天的周氏,激動得熱淚眼眶,立刻領著時硯去庫房:“以前這賬冊庫房都是吳嬸娘在管。

分了家,這攤子事落到我頭上。我根本算不明白這些賬,愁得頭發一掉一大把。”
“現在有你,可太好了。”
周氏將一摞賬冊放到桌子上,又拿出一串鑰匙:“你先看看賬冊,再盤點庫房。

想問什麼隻管問。”
到了專業領域,時硯半點不含糊,坐下後,衝董大郎伸手。董大郎立刻奉上赤金小算盤。時硯翻過一本賬冊,右手劈裡啪啦撥動算盤珠。

如珠玉落盤,聲響清脆。賬目有出入的,用筆記下。不到一炷香,就換了第二本。周氏看傻了眼。董大郎董二郎早就習慣了。兩人一個伺候筆墨換賬冊,另一個照著覈算過的賬冊去清點庫房。

周氏也沒閒著,帶著庫房裡的幾個人上前,聽董二郎指揮。用了兩日時間,時硯就將賬冊覈算了一遍,重新做了賬本。上麵收入支出結餘都按著日期列出來,整齊清晰,一目瞭然。

“我先做了總賬本。采買物資的分賬本,得一本一本重新來做。給我半個月時間,我將所有賬目理清楚。”時硯將總賬本放到裴青禾麵前:“請六姑娘過目。


術業有專攻。裴青禾會領兵會打仗殺人不眨眼,看到賬本不免有些頭痛。在時硯耐心細致地講解下,裴青禾將總賬目看了一遍,主要就是確認一件事:“庫房裡的銀子去買糧買鹽買布,夠不夠花用一年?


時硯答道:“按現在的物價,足夠支撐一年了。不過,朝廷一直在打仗,糧價漲得飛快。幽州有時家撐著,糧價還算平穩。去外地買糧,價格已經開始翻倍了。

路途還有被流民衝擊搶糧的風險。”
“我的建議是,將所有存銀都花出去,儘可能地買糧和各種物資。屯糧屯物資,比存銀劃算得多。


裴青禾點點頭:“好,這些事你來辦。缺銀子了,就告訴我,我自有辦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