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山河小說 第254章 聯姻
素來倨傲的展飛跪在地上,涕淚交加,傲氣全無:“我們展家被範陽軍奪了鹽礦和家業,被逐出了範陽郡。”
“我們無路可去,隻能來投奔六姑娘。
求六姑娘收容,給我們一條活路。”
展飛哭得撕心裂肺,裴青禾挑了挑眉,不動聲色地下了馬。時硯也跟著下馬,主動去扶展飛:“展東家快請起身。
”
展飛不想起,硬賴著跪在地上,繼續慟哭:“往日是我有眼不識泰山,請六姑娘寬宏大度,不要和我這個鼠目寸光之人計較。我們展家老少一百多口,幾十個管事,還有走南闖北去過關外的一支賣鹽隊。
以後都唯六姑娘馬首是瞻。”
展家老少一百多口都是吃閒飯的。不過,幾十個熟悉鹽礦開采和鹽鋪經營的管事聽著就有些意思了,更重要的是去過關外的賣鹽隊。
裴青禾神色頓時溫和了不少,終於張了口:“展東家先起身。”
展飛借著時硯一扶之力,顫巍巍地站了起來,滿眼懇求。裴青禾沒有再給展飛哭訴哀求的機會,淡淡道:“我應時老太爺邀請,特意來時家喝喜酒。
沒料到會在這裡遇上展東家。此事有些突然,我得仔細思慮斟酌。展東家也彆哭了,大喜的日子,彆掃了大家夥兒的興。有什麼事,等過了孩子的滿月喜宴再說。
”
展飛哪裡還敢再哭哄,忙用袖子擦了眼淚,連聲應是。時礫扶著時老太爺上前相迎。時老太爺照例看都不看時硯,對著裴六姑娘卻格外熱絡,迎著裴六姑娘一行人進了時家鄔堡。
時老太爺笑著說道:“六姑娘肯親自來時家喝喜酒,是時王兩家的福氣。”
裴青禾微微一笑:“當日我初至裴家村,缺糧少食,是時家送了大批糧食來。
這份雪中送炭的情誼,我裴青禾一直都記在心裡。”
“如今時硯掌管錢糧賬目庫房,是我們裴家軍當之無愧的大總管。時家有了香火,這等大喜事,時硯肯定要回來。
我自然也是要來的。”
話說得清楚明白,當日在裴家村投重注的人是時硯。在裴家軍初立最需要人的時候,舍了家業投了裴家軍的人也是時硯。
她今日來時家,就是為了時總管的顏麵。時老太爺心情複雜,終於看向時硯。時硯何等機敏,立刻把握時機,跪下磕了三個頭:“祖父,不管我人在何處,永遠都是時家血脈,心裡一直掛念祖父。
”
時礫在一旁接了話茬:“祖父心裡其實也一直惦記大哥。今日大哥回來了,祖父就正眼瞧一瞧大哥。”
時硯是裴家軍的核心人物。
燕郡裡所有商家大戶,都要和時總管打交道。便是王縣令紀縣令甚至湯郡守,見了時總管也格外禮遇客氣。時家在燕郡裡地位超然。連展飛這樣的落魄大戶,來了燕郡也先來時家。
難道真的是衝著時老太爺嗎?於公於私,於情於理,祖孫兩個都該和解了。時老太爺心裡憋著的那口悶氣,在時礫娶王夢怡進門時散了一半,兩個曾孫出世,另一半悶氣也散得差不多了。
此時裴六姑娘親自出麵,給足了顏麵和體麵。時硯老老實實跪著,時礫張口說情。時老太爺心情複雜,沒有猶豫太久,張口說道:“彆跪著了,起來吧!
”
“還有兩日就是孩子們的滿月喜宴。來賀喜的賓客著實不少,你是時礫兄長,也是兩個孩子的大伯。你出麵安排喜宴招呼賓客,也是應當應分。
”
時硯按捺住激越的心情,張口應是。時礫高興得眼都紅了。裴青禾對時硯道:“我帶人去安頓歇下。你先忙你的,不用管我。”
沒等時硯點頭,時老太爺就發話了:“六姑娘是時家貴客,豈能怠慢。
時硯,你先領著六姑娘安頓。”
時硯笑道:“平日我都聽六姑孃的。今日在時家,我得聽祖父的。”
時老太爺被哄得眉頭舒展。裴青禾心裡暗暗好笑,和時硯對了個眼神:“也好。
”
裴青禾來過時家幾回,住過的院落一直空著,收拾得乾淨齊整。時硯送裴青禾一行人到院落外。裴燕沒什麼眼色,其餘人都進去了,就她沒走,大喇喇地旁聽。
時硯也沒說什麼出格的話,拱手抱拳,深深作揖:“今日多謝六姑娘。”
裴青禾輕聲道:“血肉至親,哪有什麼一刀兩斷。你們今日祖孫和解,我心中也很高興。
”
裴燕冷不丁地插嘴:“要是我們祖母有時老太爺這般知情識趣多好。”
提起自家那個固執難纏的祖母,裴青禾也有些無奈。分家一年多,眾人輪番勸說,陸氏就是不肯回頭。
固執已見地住在舊草屋裡,每個月雷打不動的寫信送去渤海郡,向少年天子表忠心。裴青禾忍不住歎口氣:“心情好的時候,能不能不提祖母。
”
裴燕撓撓頭,陪笑道:“不說了不說了。”
時硯好笑又心疼,低聲道:“嫡親的祖孫,打斷骨頭連著筋。老夫人總有一日會想通的。
”
“這可不好說。”裴燕再次忍不住插嘴:“祖母是我生平見過的脾氣最臭的也最固執的人。我們裴家軍聲勢越來越壯,她愣是一眼都不瞧。
”
裴青禾瞥一眼過去。裴燕後知後覺,立刻住嘴。裴青禾囑咐時硯:“趁著這幾日,多陪一陪時老太爺。等過了年天氣暖了,怕是就沒時間讓你回來了。
”
時硯十分敏銳:“明年就要打仗了?”
裴青禾目中閃過光芒,如利刃一般鋒利:“廣寧軍暫時不會來,範陽軍和遼西軍都在拚力搶殺大戶招兵買馬,野心勃勃。
我們裴家軍背靠燕山,占了燕郡,在他們眼中,大概就是一塊長了幾根刺的肥肉。就看他們兩人,誰先按捺不住搶先出手了。”
不管誰來,裴家軍都要全力迎戰。
勝了聲勢大漲,地盤越來越大。一旦落敗,就沒了立足之地,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躲進深山,養精蓄銳以待日後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