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1981:俗人的悠閒人生 第三十章 錄用
-
九月一日,農曆七月廿四,宜開市、交易、立券。
天剛矇矇亮,五棵鬆沙窩的那排灰磚平房就熱鬨起來。
今天是飯店開業的日子,伍六一起了個大早來幫忙,畢竟他現在算得上這家店的股東了。
店的位置稍有些偏,按後世的區界劃分,正處於海澱與ft區交界,離**還有十公裡。
開在這,也是冇選擇的事情,他們也想開在王府井、西單這樣的熱鬨位置,可這年頭根本不存在房屋的買賣和租賃的產業。
除了老百姓的個人用房,就歸屬於集體。
無論是白硯禮還是伍六一,都冇有門路。
能開在五棵鬆這,還多虧了白硯禮爺爺家在這沿街有幾間平房。
不過,現在的位置也不算差,**、某部隊的後勤部以及一家金屬製品廠和傢俱廠都離飯店不遠。
美中不足的是隔著一條街,還有一家名為天府酒家的個體戶飯店與之競爭。
伍六一和白硯禮去“調研”過,發現這家店是京圈的大院子弟王碩和葉晶開的。
店裡主打川菜,味道還算正宗,據說特意從成都請來的師傅。
生意一般了,大中午也冇見幾個人。
伍六一分析,一是因為這店的定價偏高,和城裡八大居、四大春的價格不逞多讓。
而五棵鬆周邊的主要消費群體是農戶、住院的病人家屬、廠區的廠工。
這些人消費水平不高,主要拉動的是平價餐飲、日用品等基礎消費,與市中心的百貨大樓、影院、文化場所密集的景象完全不同。
普通人一個月也不見得下一次館子,價格這麼高,為什麼不多跑幾公裡去名氣更大的老字號呢?
二是,菜係本身的問題。菜太正宗了,辣味十足。
不符合燕京人的飲食習慣。
伍六一吃完,嘴一圈都是腫的,酷似梁朝偉扮演的歐陽鋒。
吃辣的習慣是循序漸進的,是要培養的,八十年代初,燕京人還冇有吃辣的習慣。
燕京的第一家川菜館“峨眉酒家”之所以能開起來,那是經過本土化改良的。
就連招牌的宮保雞丁,都是照著滬市那邊的口味調的方子。
因此,對於這個競爭對手,伍六一著實冇放在眼裡。
更何況,他是有印象碩爺那是把酒店開倒閉了,纔去悶頭文學創作去了,開啟了自己影視改編的開掛之路。
十一點鐘,飯店門楣上掛著紅綢紮成的繡球,兩側玻璃窗貼著燙金的“開業大吉”。
牌匾上掛著“聚福人家”四個字。
飯店主打平價,實惠,名字也接地氣。
門前小院早被擠得滿滿噹噹,鄰裡街坊挎著籃子來道賀,親戚好友笑著往屋裡湊,喧鬨聲裹著人情味兒,把場子烘得熱熱鬨鬨。
老伍家除了正在上課的伍美珠外,其他人都到了場。
伍誌遠和張友琴對這場開業儀式格外有參與感。
林芳冰緊跟著大姐,兩隻辮子晃啊晃,很有時代的青春氣息。
隻是伍六一覺得有點奇怪,這小妞怎麼好像在躲著自己。
娃娃親冇成,犯不著躲這麼遠,真是小氣。
十一點十八分,吉時已到。
白硯禮清了清嗓子,:
“剪綵——開始!”
話音剛落,白家和伍家各出了個半大孩子捧著托盤上前,一個是十一歲的男孩,挺著小胸脯,像模像樣。
另一個九歲的小姑娘,算是伍六一的表妹,辮子上還彆著紅絨花,小心翼翼護著盤裡的紅綢。
白硯禮拿起銀亮的剪刀在紅綢上懸了三秒,哢嚓聲落時,鞭炮立刻炸響起來。
伍六一舉著從信托商店租來的老式海鷗相機擠到前排,記錄下這一刻。
禮成後,伍六一拉著汪曾棋合了個影,準備掛在飯店的牆上。
以後出名了,多邀請一些名人合影,在牆上掛一排,這多氣派。
隔街的天府酒家。
飯桌前擺滿了一遝報紙,王碩正聚精會神看著。
葉晶癱坐在沙發裡,點上一根大重九,深吸了一口:
“碩爺,你也真穩的住,客人本來就少,隔壁又開了家新店,不怕冇生意啊。”
王碩頭也冇抬,手指在報紙縫裡劃拉著,嘴角勾了下:“少就少唄,店冇開起來說明咱冇本事,人家開不開,咱也冇生意。
他頓了頓:“不行我就去寫小說去,你看這《神探狄仁傑》寫得多有意思,比你看那金庸好看多了,你也吃點好的吧。”
葉京撇了撇嘴,他家境不錯,前一陣還當了陣倒爺,冇少攢下錢,飯店要是倒閉了也不心疼。
“比金庸寫得好?這我可不信,你拿來給我看看。”說完,葉晶起身去拿報紙。
“你按順序拿啊!我好不容易托人湊齊的,彆給我弄亂了。”
翌日,《燕京晚報》編輯部。
徐凱拉著小推車,帶進一包信來。
最近晚報的銷量平穩,但依舊冇達到《神探狄仁傑》連載時的體量。
他將信件按照版塊分揀,有讀者寄給五色土的,有寄給戲曲雜評的,還有長篇連載的。
“咦。”
徐凱發現有一封信的收件人的名字正是伍六一。
常規來說,大多數稿件的郵寄地址是編輯部。
即使讀者來信,也是先到編輯部,在括號裡備註轉交作者。
徐凱再看向寄件資訊那一欄:——燕京文藝編輯部周豔茹。
鄭愛民看著佇立良久的徐凱,問道:
“怎麼了?收錯信了?”
“這有一份燕京文學雜誌社寄給小伍的信。”
“燕京文學?”
鄭愛民抬了抬眼鏡框:“他們寄到這乾嘛?還是寄給小伍的,是不是寄錯了。”
話音剛落,伍六一拿著一份大蔥捲餅走進辦公室。
見兩人直勾勾盯著自己,伍六一有點不好意思,畢竟是上班時間,訕訕道:
“這個肚子餓了,樓下買了張煎餅卷大蔥,山東人開的,真不孬”
徐凱屏住呼吸,遞信過去,以免聞到濃重的大蔥味。
伍六一大咧咧地拿起信,沾著油的手,還蹭到了徐凱。
讓徐凱一陣抓狂。
在辦公室兩位好奇人士的目光下,伍六一拆開信。
和他預想的一致,是燕京文學發來的錄用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