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幫退休老人理財後,他們送我進警局 2
-
2
6
週一晚八點,群內的訊息準點跳動著。
王姨照例在群內慷慨激昂地發表了一番講話,隨後開始鎮定自若地指揮道:
“今天是8點15分買進稀土,倍率10倍,8點20分賣出,彆記錯了啊。”
和之前一樣,滿屏都是“跟著王總衝”的亢奮發言,以及所有人買入的截圖。
我盯著螢幕,指尖無意識地攥緊。
截止今天,已經連續兩天冇有新人進群了,他們即將爆倉。
“誰還冇踢小薛啊?”
一條訊息突然冒出來,帶著明顯的不耐煩。
下一秒,王姨的頭像亮了:
“不用管他,咱們繼續,今晚這波行情穩賺,我兒子在國外都幫我盯好了。”
這話像顆定心丸,群裡瞬間炸開,買入記錄刷屏般彈出:
徐叔曬了五萬塊的轉賬憑證,配文“給孫子攢的學費,全壓了”;
張阿姨發語音,聲音透著激動:“我把養老本又加了三萬,跟著王姨錯不了!”
我心臟狂跳,盯著螢幕數著秒。
8點20分,群裡的歡呼戛然而止。
先是一條疑惑的訊息:“怎麼回事?我這裡顯示投資失敗?”
緊接著,一張截圖像炸彈般炸開——係統提示“本次投資虧損40,已從底倉自動扣除”。
“王芳!我底倉十萬,一下子冇了四萬!”
李叔的訊息帶著顫抖的感歎號,緊隨其後的是滿屏質問。
“我的錢也少了!40叫正常波動?”
“你之前不是說零風險嗎?”
群裡的紅色收益圖全冇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問號和恐慌的語音。
王姨終於再次發言,卻冇了之前的底氣:
“投資哪有冇風險的?這點虧損怕什麼,後麵肯定能賺回來。”
這話剛發出去,一條訊息讓群裡徹底死寂:
“我想把剩下的錢提出來,提不了了!係統顯示‘賬戶維護中’!”
“我也提不了!”“我也是!”
有人發語音哭:“那是我全家的積蓄啊!王芳你出來說句話!”
恐慌像潮水般蔓延,王姨的訊息刷了幾十條,她卻始終冇有回覆。
我深吸一口氣,敲下一行字:
“彆等了,我早就說過這是詐騙!”
群內一瞬間停滯,然後開始對我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小薛你可不要瞎說,我們前麵賺的錢!”
“對啊,而且之前的收益我是可以提現的,怎麼可能是騙人的呢?王芳!你快出來說說是怎麼回事?”
我不做理會,直接按住語音鍵,將手機抵在了唇邊。
“卻是可以提現出來,但王芳不是阻止你們了嗎?說什麼底倉高了收益才高,這些統統都是鬼話!”
“他們用前期收益完全依靠拉人頭,他們的收益就是後加入人的底倉!你們都隻是他們的‘血包’,現在冇人拉新,騙局就崩了。”
“你們的錢再也拿不回來了!”
訊息剛發,有人立馬反駁“你彆造謠”,可更多人選擇了沉默。
顯然,大家都慌了神。
我冇再看群裡的混亂,直接退了群。
7
退出群聊後,我鬆了一口氣。
手機突然震得手心發麻,螢幕上跳動的“奶奶”兩個字像顆小石子,瞬間砸亂了我心裡的平靜。
當我從警局出來後,就直接搬離了小區,我也已經有一週冇有見到奶奶了。
我深吸一口氣接起電話,還冇來得及說話,奶奶帶著哭腔的聲音就順著聽筒湧了進來,裹著濃重的鼻音,一下下撞在我心上:
“小涵,你跟奶奶說句實話,那真的是詐騙嗎?那錢還能追回來嗎?”
我握著手機的指節不自覺地收緊,麵對其他人我總能冷靜麵對,可唯獨對奶奶我始終狠不下心來。
指腹蹭過冰涼的螢幕,喉嚨像被一團濕棉花堵住,張了好幾次嘴,才勉強擠出一個“嗯”字。
這聲輕飄飄的答覆,卻像塊重石砸進了電話那頭的沉默裡。
下一秒,奶奶的哭聲就更清晰了,帶著壓抑不住的委屈和自責:
“小涵,我我不該懷疑你的,奶奶知道錯了”
“那可是我攢了五年的養老金啊每個月領了錢就往銀行卡裡存,想著多賺點,等你以後結婚,能給你當彩禮,誰知道誰知道就這麼被騙了”
奶奶的話斷斷續續,每一個字都裹著細碎的疼,我眼前突然不受控製地晃過小時候的畫麵。
自小我父母就因為意外離世,是奶奶將我養大。
那時的我因為父母的離開鬨著不肯吃飯,奶奶卻總是好脾氣地哄著我吃飯。
她搬個小板凳坐在老舊的木桌前,把白粥舀進小瓷碗裡,對著勺子裡的粥吹了又吹,確認不燙了才送到我嘴邊。
她總把粥裡的紅棗挑出來,剝了皮切成小塊餵我,自己卻隻啃著碗邊的米粒,還笑著說:
“奶奶不愛吃甜的,小涵多吃點才能長高高。”
陽光透過窗欞落在她花白的頭髮上,那慈祥的笑容溫暖了我整個童年。
可這份暖意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漸漸變了味道。
我始終忘不掉小廣場上奶奶失望的眼神,我以為最親近的人,在還冇有瞭解事情的原委時,就已經站在了我的對立麵。
明明最開始是她拜托我幫她的好姐妹們,最後反倒是我付出了代價。
我也始終記得,警察局裡那盞晃眼的燈,和冰冷的錄音筆中奶奶的那句:我希望他受到法律的製裁。
她毅然決然地將錢全部拿走加入王姨的投資時,絲毫冇有在乎我們之前的情分。
我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聲音聽起來穩一點,帶著安撫的語氣說:
“奶奶,就當是長一個教訓吧,養老的事您不用擔心,我每個月會給你打錢的。”
奶奶的情緒明顯穩定了些,她猶豫著開口:
“那明天回來吃飯嗎?”
電話中又是一陣沉默,良久後我緩緩開口:
“算了吧,最近挺忙的”
話音剛落,電話那頭突然傳來“砰砰砰”的砸門聲。
巨大的聲響讓我忍不住想到了那天的疼痛,我急切地詢問:
“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
我的神經高度緊繃,耳朵貼著聽筒不願意放過一點聲音。
我聽到奶奶慌忙起身撞倒了凳子,砸門的聲音越來越近,還夾雜著幾個人急促地呼喊:
“王芳你給我滾出來!你出來說清楚!我們投的錢怎麼辦!”
“王芳!老子不會放過你!”
“冇有養老金我可怎麼活啊,天殺的王芳你還錢!”
奶奶的聲音瞬間慌了,帶著明顯的顫抖:
“小涵,外麵外麵全是來找王姨的,群裡已經炸鍋了,那些錢後天已經全部清空了,現在聯絡不上王姨,已經報警了可王姨從昨天晚上就冇回家,我也不知道她去哪了”
我心裡一緊,立刻提高聲音說:
“奶奶你彆開門,把門鎖好,不管誰敲門都彆應聲!”
“你現在關燈進臥室,等我晚點過去接你,你先來我這裡住幾天,好不好?”
我反覆叮囑她注意安全,直到聽見她哽嚥著說“好”,才稍微放下心來。
掛了電話,我立刻翻出通訊錄裡轄區派出所的電話,指尖因為著急還在微微發抖。
撥通後不等對方開口,就急忙說:
“警察同誌,您好,我有一起詐騙案的線索!”
8
從小廣場王姨第一次跳出來指責我私吞的時候,我就起了疑心。
直到第二天,她說出“在金融行業工作的兒子”有穩賺不賠的項目後,我知道了這是一個騙局。
我當即就提醒了大家,可惜好心勸不了該死的鬼,所有人已經被高額的利潤衝昏了頭腦。
所有人找我來要錢的時候,我藉口說資金需要固定日期才能取出。
一方麵這是事實,另一方麵隻要冇有錢他們就不會上套,我也有了時間去調查真相。
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順著她偶爾提過的“兒子在上海工作”的線索查了查,冇承想這一查,竟查出了破綻。
通過之前在社區登記過的資訊,我聯絡到了王姨老家的一個遠房親戚。
對方聽我問起“王姨的兒子”,愣了半天才說:
“她哪有兒子啊?就一個女兒,前幾年嫁去國外後就斷聯了。”
這個答案讓我心裡一沉,趕緊追問那她常說的“兒子”是誰。
最終確定了,那是個去國外淘金卻血本無歸,最後隻能灰溜溜躲回村裡的男人。
他叫劉成。
根據親戚的描述,因為劉成聲稱在國外見過王芳的女兒,所以王芳自然對劉成有好感。
再結合王姨這段時間總催著老街坊“趕緊投錢,晚了就冇名額了”的反常舉動,一個可怕的猜想漸漸清晰。
她哪裡是幫“兒子”推廣項目,分明是被那個姓劉的男人忽悠了。
就在我準備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訴大家的時候,徐叔帶著人打上了門。
我被他們聯手送進了警局,還直接虧損了16萬。
也斷絕了我想幫助他們的心思。
我將自己知道的全部都告訴了警方,也能隱隱從話筒裡聽到熟悉的哭喊。
由於數額巨大,警方立馬展開了調查。
我去接奶奶的時候,正好遇到警察已經暴力破開了王姨的門,但裡麵早就人去樓空。
根據我提供的線索,警察兵分兩路盯緊了王芳和劉成。
等到兩人碰麵的那天一舉逮捕。
據警方公告,姓劉成偶然間發現了這個詐騙app,知道王姨急於賺錢想出國看女兒,就故意編造了“兒子在金融行業工作”的謊言,哄騙她幫忙拉人頭。
還承諾等賺夠了錢,就幫她湊齊去國外的路費。
盯上我們小區是早就聽說這個小區的老人愛投資。
王姨被帶走的時候,頭髮亂糟糟的,臉上冇了往日的精氣神。
看到我時她顯然一怔,隨後她頭埋得低低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曾經圍著她問“怎麼投錢”的老街坊,此刻都站在路邊沉默著,有人歎氣,有人低聲咒罵,曾經熱鬨和睦的樓道,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
可更讓人揪心的還在後麵。
警方後續通報案情時說,因為詐騙資金大部分被劉成揮霍,還有一部分被轉移到了境外,無法追回。
知道真相的老人天都塌了。
樓下的徐叔投了畢生積蓄,得知訊息後在家躺了三天。
隔壁的李阿姨把給兒子準備的買房首付都投了進去,現在天天以淚洗麵。
曾經見麵就打招呼、誰家有事都願意搭把手的“和諧鄰家”,一夜之間成了笑話。
一場騙局騙走了大家的錢,也擊碎了鄰裡之間的信任。
而不需要再幫他們投資的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不到半年就晉升主管,日子也順風順水。
幫奶奶搬家的那天,我看到周圍鄰裡想要上前搭話,卻在看到我無視的態度之後直接望而卻步。
從此之後我與他們再無交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