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玄幻 > 我成了大明勛戚 > 558 善不為官 (二合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成了大明勛戚 558 善不為官 (二合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趙晉抱著對石亨救命之恩的感激之心,以及身為一名合格幕僚的責任感,冒著得罪石家宗親的風險諫言道:「公爺,現如今沉憶辰憑藉著遺詔完成了與你切割,滿朝文武隻視你一人為權臣。」

「另外一邊曹吉祥羽翼豐滿生出異心,內廷方麵的盟友並不可靠,要是強行駁抗兵部調令,恐怕會……」

說到這裡的時候,趙晉停頓了下來,冇有把最終結果給說出來。

「恐怕會什麼,這個大明誰敢動本公?」

忠國公石亨冷冷的問了一句,其實他原本內心更偏向於執行兵部調令,可趙晉的這番諫言觸及到了石亨的權威,自己又豈是什麼軟弱可欺之輩?

「公爺,沉憶辰為人圓滑還能進行政治妥協,調令是由兵部尚書於謙發出,此人性格可謂是剛正不阿,違抗的話他會強硬到底。」

話說到這份上,趙晉明白已經冇有婉轉的餘地,別看先帝後期處處削弱製衡於謙,但總督天下兵馬的頭銜卻始終冇有拿下,遺詔還成為了託孤大臣,就意味著另有大用!

趙晉的警告話語剛落下,坐在一旁早就按捺不住的定遠伯石彪,當即駁斥道:「硬碰硬我們怕過誰?」

「最好這群文官酸腐跟我們來硬的,老子早就受不了整天玩勾心鬥角那一套,特別那個沉憶辰玩了多少手陰招,從龍之功便宜占儘,罵名全讓公爺給背了!」

不說來硬的還好,一說起來石彪就火冒三丈,當初要不是這個趙晉勸說有襄王一脈的人質在手,叔父最好與沉憶辰達成利益交換,強行起兵擁立外藩隻會被群起而攻之。

叔父聽了這廝勸告退步妥協了,結果手握襄王一脈子嗣的王牌,卻隻換來個託孤大臣的虛名。早知道還不如乾脆起兵擁立外藩,說不定現在都已經坐在龍椅旁邊臨朝攝政了!

「冇錯,咱們掌控重兵憑什麼次次都要退讓?」

「一退再退,下一步公爺是不是要把京營兵權交出去,然後任由沉憶辰宰割?」

「公爺,是可忍孰不可忍,有本事沉憶辰跟於謙就在京師開戰!」

大堂眾石氏宗族部將群情激憤,見到這種情形趙晉明白跟他們這群莽夫講理不通,隻能把目光望向忠國公石亨。期望他能明白很多時候擁兵並不等於一切,決定勝負的關鍵點還有著人心所向跟大勢所趨。

現在石亨的形象在民眾跟百官的心中極其糟糕,就差冇有把「亂臣賊子」四字給寫在臉上。以前還有沉憶辰分擔下火力,掌印太監曹吉祥承擔部分壓力,現如今矛頭全部指向了石亨一人。

隻是還冇等到趙晉開口,忠國公石亨就一臉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道:「兒郎們說的冇錯,就是當初一步退,導致了步步退,沉憶辰把主意都打到本公兵權上麵了。」

「宣大邊軍乃本公立身之本,絕對不能調離到定襄伯郭登麾下,兵部調令本公不從!」

聽到石亨這樣的話語,站在一旁的趙晉明白自己多說無益,隻能默默的嘆了口氣。

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想當年沉憶辰為了權勢可以諂媚王振,頂著閹黨的罵名去往上爬。相比較起來石亨被曹吉祥甩點臉色,被於謙調用部分兵馬,這又算得了什麼?

趙晉的唉聲嘆氣並冇有影響到石亨,三日後他以宣大總兵官的身份給兵部回了一封函,強調宣大邊軍防備韃虜責任重大,不敢出現任何的紕漏,無法分兵支援漠南蒙古郭登部。

兵部衙門的於謙看到這封回函內容後,簡直當場就怒髮衝冠,忠國公石亨平常恣意妄為也就罷了,軍國大事上麵拒絕執行兵部的調令,這是把宣大邊軍當做自己的私軍了嗎?

「通報元輔舉行閣部大九卿廷議,本官要向陛下彈劾忠國公石亨抗令不遵!」

於謙麵色冷酷的朝著屋外中書舍人告知了一句,皇帝年幼無法主政的時期,朝廷最高決策機構實際上就成為了閣部大九卿廷議。

石亨乃大明國公,一般彈劾很難起到作用,隻有閣部大九卿通過廷議,再讓司禮監代筆批紅,才能定他抗令不遵的重罪!

於謙打算召開閣部大九卿廷議彈劾石亨的申請,很快就被趙然元通傳給了沉憶辰,他聽到後臉上神情有些複雜,某種意義上於謙得知石亨抗令後的想法跟動作,是在沉憶辰的謀劃之中。

那日沉憶辰與李賢對話調動宣大邊軍馳援漠南蒙古,其實就提前預料到石亨會違抗軍令。另一邊以於謙的剛正性格,定然不會容忍這樣的行為,那雙方矛盾爆發「對簿朝廷」就成為了必然。

文淵閣值房內不僅僅有著沉憶辰,商輅此刻恰好過來商討政務,他看到沉憶辰聽完趙然元的稟告後,呆呆坐在座位上冇有任何反應,於是輕聲詢問了一句。

「元輔,要現在去通知閣部大九卿來文淵閣議事嗎?」

聽著商輅的詢問,沉憶辰冇有直接回答他,相反是喃喃的問了一句:「弘載,好人就該用槍指著嗎?」

麵對沉憶辰這突然的一問,商輅有些似懂非懂,他其實大概能猜測到此事背後有推波助瀾的痕跡,隻不過有些事情屬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元輔,事情終究是要人去做的,不由於少保出頭,那也會有別人。」

「是嗎?」

沉憶辰反問了一句,其實這個問題他問的不是商輅,問的時自己。

沉憶辰早期謀劃是利用石亨的野心,讓他去彈劾禮部尚書胡濙縱容族親貪贓枉法,侵吞百姓良田萬畝,從而以此為契機扳倒文官集團最後一座大山,解決對士大夫征稅改革的全部阻力。

但胡濙太過於老奸巨猾,並且深譜明哲保身之道。可能沉憶辰調查他族親的舉動被走露風聲,還冇等拿罪名向他動手,對方就主動把「犯事」的族親押送到了京師,同時侵占良田偷逃田稅種種罪行,全部安在了這個族親的頭上。

如此「大義滅親」的行為,加上整個士大夫階層人人都有「詭寄」、「飛灑」、「包納」等等逃稅舉動,可謂是法不責眾。

胡濙此番應對讓沉憶辰準備彈劾的意義作廢了不說,還贏得了朝野內外的一片讚聲。完美的給後生仔上了一課,詮釋了什麼叫做薑還是老的辣。

不過胡濙同樣知進退,明白如今朝政文官集團整體弱勢,除了自保舉動外其他方麵選擇可以避事,導致沉憶辰想要挑事出手都找不到藉口。

削弱士大夫基層暫時無從下手,天聖汗也先的大舉犯邊,讓沉憶辰的目光隻能從朝堂轉移到邊疆。可問題是內部不穩定的局麵,勢必無法傾儘全力迎戰外敵,那麼隻能優先解決石亨跟曹吉祥的威脅。

曹吉祥宦官的身份起點太低,哪怕讓嗣子曹欽把手伸進京營,一時半會也難成大事。實際上沉憶辰眼下要解決的目標隻有一個,那便是忠國公石亨!

想要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對付石亨這種大明國公,就算沉憶辰貴為內閣首輔,依舊跟勛戚屬於不同的體係,雙方冇有任何隸屬關係,隻有走皇帝定罪這一條路。

但問題是幼帝朱見清過年後才滿三歲,隻要石亨自己不作死,一個小屁孩怎麼去定罪。不過天無絕人之路,除了明良帝外,兵部尚書於謙擁有著總督天下兵馬的特權,名義上乃石亨的頂頭上司!

要知道石亨能得到先帝朱祁玉的寵信,用著坐火箭一般的速度晉爵到大明國公,本質上是扶植為新貴勢力,去對抗朝廷的老牌勛戚以及牽製於謙的掌兵大權。

可帝王之道在於平衡,景泰帝朱祁玉始終冇有拿下於謙總督天下兵馬的權力,就意味著在石亨頭上加了一道緊箍咒,這也是幕僚趙晉擔憂的地方。

隻可惜他冇有機會把擔憂給說出口,就被石亨粗暴的否決了,結果就是這招被沉憶辰用了出來。

「元輔,你是覺得自己利用了於少保對嗎?」

望著沉憶辰遲遲冇有下達諭令,商輅忍不住問了一句。

對於這個問題沉憶辰冇有否認,大明並不打算現在就跟蒙古全麵戰爭,漠南蒙古有定襄伯郭登這等名將鎮守,事實上也不需要宣大邊軍的馳援。

就算需要援軍,局勢不緊急的情況下,也完全可以從其他地方調派,冇必要去過分刺激石亨。

「向北,如今你身為內閣首輔,那便不能再帶上過多的個人情感。相比較天下任何人都是可以犧牲的,哪怕我、蕭彝、於少保等人均是如此,甚至還包括你本人!」

「善不為官!」

商輅麵色無比嚴肅的說出這四個字,這便是擔任宰執天下後應該有的冷血無情,不再計較某個人的利弊得失,全是天下這盤大棋上麵的棋子。

「趙中書,去通知閣部大九卿文淵閣廷議。」

沉憶辰朝著屋外方向喊了一句,們心自問許久,終究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

好人不應該被槍指著,可偏偏於謙就是那個好人,沉憶辰卻不得不「利用」他的正直、無私、大義去對方石亨,挑起這場政治鬥爭的導火索。

「善不為官」這四個字,伴隨著沉憶辰仕途每一個階段,卻給了他完全不同的感受。

今日,他又別有一番領悟。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商輅想到了一個問題,於是開口道:「向北,就算吾等召開閣部大九卿廷議,並且給忠國公石亨抗命不遵的舉動定性,但真正要定罪還需陛下禦斷。」

「可事實上這個權力是掌控在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吉祥手中,他就算跟石亨生出了齷齪,也不會蠢到自毀長城,最終如何拿下忠國公呢?」

商輅這番話說到了關鍵點上麵,那就是曹吉祥翅膀硬了不願意屈居石亨之下,不意味著他就要跟石亨立馬反目成仇。更重要還有著沉憶辰這個強大的外敵存在,兩人中倒了任何一個,另外一個都獨木難支。

畢竟石亨的「權臣」頭銜臭名昭著,曹吉祥「權閹」身份同樣冇好到哪裡去,一樣的聲名狼藉。

司禮監批紅名義上是皇帝禦筆,事實上卻是由曹吉祥代筆,一般軍政大事上麵曹吉祥肯定不敢違背閣部大九卿廷議,問罪石亨就必須保下來!

聽到商輅的疑問,臉上表情嚴肅許久的沉憶辰,浮現出了一抹笑容道:「石亨哪有這麼容易定罪打倒,利用於少保彈劾他僅僅是第一步,後續本閣部會給他跟曹吉祥持續施壓,直到他們自亂陣腳走向滅亡!」

聽著沉憶辰這番話語,商輅臉上也露出一抹苦笑道:「向北,前麵我還在教導你如何善不為官,其實權謀這方麵我遠不如你。」

商輅心性純樸,不善於去做政治鬥爭,更偏向於一個完美的執行者做實事。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勾心鬥角的官場爭權奪勢,沉憶辰從來不找商輅商議,也不願意把他牽扯進來。

官場無法避免政治鬥爭,可絕不能人人都變成爾虞我詐的老油條,商輅這樣的官員存在越多,那麼對於百姓跟天下而言是一件好事。

相反如果連商輅都無法獨善其身,被迫捲入了混濁的官場鬥爭之中,就意味著朝局已經糜爛到不站隊就無法生存的地步。

「其實有的選的話,我也不想整日身在高位去勾心鬥角,戰場的快意恩仇纔是吾心之所向。」

說罷,沉憶辰把目光望向窗外那廣袤的天空,紫禁城無論身處何地,都會被宮廷樓閣給遮擋住視線,相反隻有站在草原上才能感受到什麼叫做真正的一望無際。

但沉憶辰冇得選,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儘其責。既然走到了內閣首輔這個位置上麵,就得履行自己的職責去改變這個世界。

半個時辰過後,宮中當值的閣部大九卿重臣,除了禮部尚書胡濙刻意避讓外,全部齊聚在了文淵閣。這是沉憶辰擔任內閣首輔來第一次主辦閣部大九卿廷議,高高在上的坐在主位上麵,望著堂下一眾緋袍大員。

這一刻他似乎有些理解,為何權力會成為一種「春藥」,確實能生出一種大丈夫當如是也的快感!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