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9章 完善空間時不我待
到家時照例帶了一串魚,爺爺奶奶也沒問林鴻彬這幾天在做什麼事情,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秘密了。
吃完飯,爺爺奶奶照例的在院子裡烤火聊天。
林鴻彬則把家裡的種子塊莖搜颳了一遍,然後躲在臥室裡把門串死,進了空間。現在買種子需要票,村民自己能留種的都自己留了。
弄了幾片地,給地編上號。
地瓜切成大塊,滾了一圈草木灰,防止腐爛,然後皮朝上埋在地裡,準備養地瓜藤做扡插,地瓜有兩種,紅的和白的;
參薯,是山藥(薯蕷)的近親,有些會長的像腳板,也叫腳板薯,家裡有白色紫色兩種,各找了個大的切成塊,先放在空間等切口乾了再種;
找了芋頭仔種在離深坑不遠的地方,方便澆水。
拿了兩個玉米剝粒,一個是黃玉米,產量大,但口感一般,另一種是白色的糯玉米,個頭會小一些,吃起來甜糯彈牙。
簡單粗暴的把玉米粒均勻的按在地裡,直接弄了一層土覆蓋。
高粱、小麥均勻的撒在田裡,又撒了一層土。
這年頭,閩省是小麥、高粱和玉米的種植大省,也是麵食大省,家裡的自留地每年都種一些。
繼續種地。南瓜、絲瓜、黃瓜、白葫蘆瓜,種上;黃豆、綠豆、黑豆、紅豆、四季豆、豇豆,種上;油菜、芥菜、白菜、蘿卜、小白菜、捲心菜、花菜統統種上。
還好,裝種子的竹罐上都有標記,不然他都不好判斷那些長的很像的蔬菜籽是什麼種子了。
家裡蔬菜的品種不多。因為買種需要票,蔬菜種子都是自留的,村民對新品種接受度不高,蔬菜種植還是很有區域性的。
這地方悶熱雨水多,基本沒有人土豆,不知道縣裡的市場有沒有賣。
平原地區也有種西紅柿,但現在的品種主要是用來做醬的,山裡人嫌那玩意酸,還不如多種幾棵黃瓜實在。北方倒是有又甜又沙的品種,但還沒推廣過來。
沒有種稻子,因為水不夠,還沒弄水田,但把糯米穀和普通稻穀都抓了幾把放在空間了。普通稻穀比較細長,如果林鴻彬沒記錯的話這是秈稻。
家裡一般不會留水果種子,這個得想辦法剪一些枝條做扡插,村裡有一片果園,明天就可以過去剪了。
種好瓜果蔬菜,在兔子窩旁邊扔了一些菜葉乾草,小兔子也挪到洞裡去了。
乾了一段時間的活,空間裡慢慢變黑了。空間裡也有白天黑夜交替?看來這設計很合理啊。
林鴻彬閃出空間,把被子草蓆弄進空間的房間裡,然後在空間裡休息。十倍的時間流速,還是在空間裡休息合算。
第四天,給家裡挑好水後,又又又出去了,完善空間時不我待。
今天多帶了一把剪刀,準備去剪些果樹枝條,試著在空間裡扡插。
先是繼續往空間澆水,隻要沒有泉水淅出,就說明還澆的不夠,這溪水流量小就是麻煩。
取了一潭水,搜刮水潭生物後,林鴻彬就轉身往村子的果園趕去。
感謝老祖宗,在很多不適合開墾為農田的地方都種上了果樹,形成了兩個果園和一些零散的果樹。
這些原來都是族產,歸宗祠管,現在不興有宗祠了,就歸生產隊統一管理。
其實村裡產業包括農田原來都是族產,當年村裡評成份時連富農都沒有,後來為了應付上頭的要求,找了個不怎麼受待見的給安上富農的成份,當然富農還是農,影響不大。
零散的果樹裡柿子樹最多,大部分是那種高大的老柿子樹,不過老柿子樹枝條太高了,隻能找些矮小的小柿子樹剪枝。
板栗都是大樹,林鴻彬爬上樹,弄了一些枝丫下來,不過板栗扡插的成活率不高,放在空間不知道會怎麼樣。
還有李子、正開著花的梅子、正結著果的枇杷、每年花開的很盛但不怎麼結果的鴨梨,統統剪了一批,扔進空間。
轉到了另一個果園,有柚子樹、桔子樹、蘆柑樹,蘆柑樹也有?這當然要剪了。隔壁縣的蘆柑品種最優良,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品種,上大學前聽說有歸國華僑投資開發改良。
老祖宗竟然沒種桃樹?可惜了!
林鴻彬在能剪枝條的果樹上都取了枝條,不遺漏可能出現優秀性狀的母株。
這個時候,果園可沒人,都忙著地裡的活,水田要先翻地,自留地要種菜,忙的很;放牛的也不會把牛群放在果園裡,加上有樹木遮擋,林鴻彬很放心的把枝條都放在空間裡!
平原地區還有龍眼、荔枝、香蕉、番石榴、楊桃等果樹,去平原時一定找機會弄些。
剪果樹枝條沒用多少時間,林鴻彬想了想,還是繼續完善空間比較重要些!
離開果林,找了個方向,往溪流方向穿行,想沿著溪流向上攀行。
穿行不到五十米,在靠近溪流的地方,林鴻彬聽到了嗡嗡的聲音。聽到這個聲音,林鴻彬心中大喜,蜜蜂,這是蜜蜂的聲音。
朝著聲音的方向小心扒開樹枝穿行,終於看到了蜂巢。
在小溪對岸離地近兩米的地方有一個凹陷,蜂巢就在小凹洞裡,上方樹木蔥鬱,太陽曬不著,大風吹不到,大雨淋不著,取水又方便,離蜜源也不遠,這裡真是個築巢的好地方。
現在是冬天枯水期,水流小,不然水流的聲音會把蜜蜂發出的聲音蓋住。林鴻彬習慣的往四周看了看,應該沒人,就從空間把被套弄出來,裹住身體,隻留眼睛。早上起床,忘了把床上用品的放回家裡。
又折了根帶葉的樹枝,然後小心翼翼的跨過小溪,把眼睛也裹住,然後隔著床單握住樹枝,在蜂巢出口的地方輕輕揮舞,隻要蜜蜂碰上,就送進空間。
嘴裡還念念有詞:“小可愛們,送你們到一個世外桃源,請不要抗拒,要乖哦!”
搖了一陣的樹枝,感覺沒什麼蜂再飛出來了,拉開罩在眼睛上的床單,用樹枝觸碰蜂巢,把還在蜂巢上蜜蜂先送進空間。
蜂巢很大,林鴻彬數了數,共有七層,然後從空間弄出柴刀,伸向蜂巢,割下了五層,留了兩層,又把全身罩住,從空間弄出一些工蜂、兵蜂和雄蜂放回剩下的蜂巢上,然後小心翼翼的退走。
沒有把蜂王放回,沒了蜂王的蜂群,工蜂會給幼蟲喂養蜂王漿,很快就會孵化新的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