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144章 讓彆人幫忙,總得付些成本
天一亮,林鴻彬就收拾好工具騎車趕著去汽車站了,在下午1點多時回到了縣城。還找了個修車鋪,把從醫學院拿的那輛自行車給修一修,修好後正好趕上回古邑的車。
下午4點半,回到古邑公社車站。找了一個偏僻的地方,把祝曉燕送出來,一起出來的還有祝爺爺的一部分行李,已經綁在兩輛自行車上了,主要是書和衣物,這是要展示給人看的。
今天是星期一,祝爺爺在診室上班,祝曉燕和林鴻彬直接把自行車上的東西搬進房間,然後把空間裡剩餘的書籍、雜物一起放出來。書裝了好幾個竹筐。
簡單的處理一下,祝曉燕下樓進了祝爺爺的診室。
“爺爺,我們回來了,我們把東西都搬了。你的書、衣服,一些雜物我們都給你搬上樓去了,自行車也給你搬過來了,這是車鑰匙。”
“你們能搬那麼多東西?”
“爺爺,你彆管我們怎麼搬,反正是給你弄過來了,我們去看看。”祝曉燕摟著祝爺爺的手,把祝爺爺拉了起來。
“丫頭,我上班那。”祝爺爺掙紮著不想出門。
“那先看自行車吧,反正都在院子裡。”祝爺爺放棄掙紮,跟著祝曉燕出了診室,看到了闊彆幾年的“愛車”。
祝爺爺走到自行車邊,雙手扶住自行車車把,把了把手刹,又拍了拍坐墊,不知道想起什麼,歎了口氣,然後擦了擦後座。停頓一小會,把車推到牆邊,鎖住。
“走,上樓看看。”這都出來了,而且今天也沒什麼病人,衛生院也不隻有他一名醫生。
兩人到了樓上宿舍,林鴻彬還在拆箱子。
“這麼多?你們還真的都把東西都搬過來了。鴻彬,你也彆整了,我這裡也沒地方放,挑幾本就好,其他的先放在你們那邊。”
祝曉燕和林鴻彬麵麵相覷,剛才大部分東西是通過空間放在這裡的,這會讓他們拿走,待會怎麼整?
“爺爺,那你先挑,其它的就先堆著,改天我們借車過來拉!”還是林鴻彬反應快一點。
醫院走一趟,然後回家裡給爺爺奶奶告個平安,一起吃個晚飯。自從有了孫媳婦後,爺爺奶奶的狀態給人的感覺輕鬆了很多,像是進入賢者狀態,一副人生諸多工業已完成的模樣。
吃完飯兩口子就回林場了。
他們倆離開了三天,林場也沒什麼大事,各項工作按計劃推進。
72年5月16日,林鴻彬收到電話記錄:“將於5月17日到知青林場運走種雞,並運來機器,請做好準備。落款是縣屬養雞場。”
中午吃飯時,林鴻彬宣佈:“晚上挑燈抓雞,所有人都參與。秋英你組織。記住數量,500隻母雞,450隻半大母雞,120隻公雞,50隻半大公雞,5100隻雞苗,多給的是為了防止意外。還有那些特殊的雞種不要抓。”
之前賣雞,是關著讓人挑,這次是林場送雞,主動權在林場這裡。
林鴻彬準備不全交成年母雞,用半大母雞替,不過在數量上作為補償。
晚上,等雞都進籠子後,抓雞行動開始了。分成好幾組,每組四人,兩人抓雞,一人點數,一人提燈。
行動前,徐秋英還在提醒:“體格大隻的母雞要留給我們自己養,當種雞的,不許抓走。”
5月17日早上9點多,兩輛卡車開進林場,林鴻彬帶著郭子好、邱明林、黃逢乾和徐秋英趕緊迎了上去。
車子共下來了6個人。
“我是知青林場場長林鴻彬,歡迎各位的到來。”
其中一個四十來歲的人伸雙手出手:“林場長,你好你好,我是縣國營養雞場的場長蔡德勝。很早就聽過林場長大名了,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蔡德勝!蔡德海?會不會有關係?
“蔡廠長客氣了,我傳出去的都是些諢名,哈哈!”
“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高海利工程師,負責給指導你們安裝機器的。”高海利就是上次的高工。
“高工來我們林場出過差,老熟人了,哈哈,今天又要辛苦你了。”
“應該應該的。”高工態度很誠懇,上次的東西沒白給。
“這位是陳友鑄同誌,是我們養雞場的技術員,今天帶著他是向你們學習來的。”
“林場長,你好你好,今天需要你們多多指點。”
“客氣客氣,需要互相學習!”
“這位是縣運輸隊的劉師傅!”
......
蔡德勝一位一位的介紹完客人,林鴻彬也給幾位介紹了林場辦公室主任兼會計郭子好,林場技術員邱明林、養雞組長徐秋英。又是一陣寒暄。
寒暄完就分頭行動了,林鴻彬和徐秋英帶著這縣屬養雞場的人去了林場養雞基地。
郭子好、邱明林則是負責接收機器:一套粉碎機。
林場現在有三種現代機器,基本擺脫手工作坊的狀態了。
縣裡還很大方的給了一桶柴油!
“蔡廠長,有個事需要你這邊幫忙?”蔡德勝有點疑惑,這第一次見麵就找他幫忙?
“林場長你說!”
“是這麼回事,我們林場現在成年雞母不足,隻給你們提供了500隻,剩下的我們提供了半大的母雞,再養1個月多就能生蛋了,不過多給你們100隻半大的雞,公母各半,賬還是按原來的數量走,這事你看行不行?”
讓彆人幫忙,總得付些成本。
“多一百?”
“嗯!”
蔡德勝抿嘴思考了一會,縣裡說過來拉900隻母雞,又沒有說一養就能生蛋的,養雞場多了一百隻雞,而且還沒在賬麵上,那他們就有很多操作的空間,這事可以做。
“可以!”
蔡德勝回了一句,然後走到陳友鑄身邊嘀咕些什麼,然後示意陳友鑄過去檢查已經裝好的雞和雞仔。
雞雖然被關了一個晚上,但精神頭很足。看那些公雞的外形,就知道不普通,就算是那些半大的雞,看體型也與成年雞差不了多少了。與這裡的雞一比較,家裡那些雞都拿不出手,怪不得縣裡會讓這個林場負責種雞。
陳友鑄對蔡德勝點了點頭,並對林鴻彬給了個大拇指。
“林場長,你們雞養的真好。”
“可能是這裡的山好水好,哈哈哈!”
剩下的就是裝車和技術員之間的交流,林鴻彬和蔡德勝不參與。
一輛卡車裝成雞,一輛裝小雞。
裝好後,陳友鑄找蔡德勝彙報情況:“場長,林場這裡多給了,公雞多給了一籠20隻,雞苗多給了2籠100隻。”
蔡德勝聽完後握住林鴻彬的手:“林場長,感謝你們大方!”
“應該的,兄弟單位嘛!”
“哈哈哈!”
中午回餐廳就餐時,蔡雅婷看到蔡德勝顯得很驚喜:“爸,你怎麼來了!”
蔡副書記不講究啊,搞了個肥水不流外人田。作為縣裡的二把手、本土派的代表,蔡副書記看來很有能量啊。
“丫頭,讓我看看!”
蔡德勝看了閨女的樣子,不禁笑花了臉。在林場幾個月,蔡雅婷那真是大變樣啊,臉色紅潤有光澤,感覺還長高了一點,女大十八變也沒這麼變的。
“讓林場長見笑了,感謝林場對小女的照顧!”
“哈哈,都是革命同誌,沒什麼照顧不照顧的!”
離開時,每人拎了一個小竹籠,裡麵裝著用草包起來的10個雞蛋,這是林場做的禮品裝,從外麵看是看不出這是啥東西的。
蔡德勝在離開時暗歎這林場心思真細,怪不得能在幾個月內從一窮二白就扯起這麼大的陣仗,並讓縣裡的領導都記得他的好。
林場為什麼能這麼大方?容易得到的東西不珍惜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