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 第40章 知青需要點刺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40章 知青需要點刺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又是新的一天,林鴻彬照例的鍛煉一番後,把小狗一起帶出空間。

今天有點轉陰了,感覺冷嗖嗖,小狗出門小逛了一圈,又嗷嗷的往宿舍裡鑽,但又被林鴻彬往廚房那邊帶。

知青們照例的在晨練。

林鴻彬洗漱好,到廚房拿瓶開水,然後回到宿舍,這用煮飯菜的大鍋燒的開水有一股味,湊合的喝吧。

林鴻彬快速的吃完早餐就離開餐廳,他在食堂彆人都不自在。回到辦公室,寫了一張浴室改造、暫停使用的標語貼在浴室前麵的牆上。

郭子好拎著工具過來了,手上還拎著一袋稻草段,和泥用的,用稻草段和泥不易裂。

後麵跟著邱明林,一肩扛的鋤頭,一手拎著鐵鏟。一切上週都聊好了,今天直接開乾。

“子好,今天你是大師傅,你指揮。”

“好。”

郭子好也不客氣,直接吩咐:“明林,從這裡開始數椽子,一直到邊上看有多少根,待會要揭瓦。”邱明林應聲而去。

郭子好轉頭:“場長,你幫忙提一些水過來!先把磚打濕,然後和泥。”

林鴻彬去廚房,準備提桶打水,正看到後勤組的一個人正挑水,想了一下,這個人叫陳建新。自己有一個表弟也叫這個名字,有十來年沒見了,人都長開了,隱約有點像,不過不敢認。

第一天聽完自我介紹後想翻檔案看的,後來給忘了。

“建新,直接把水挑到浴室門口。”

“好的,表哥!”好吧,不用林鴻彬確認了,就是表弟!陳建新是奶奶那邊的親戚,三舅姥爺的孫子。

陳建新的父親解放後去了鷺江當工人。50年代至60年代初,城市居不易,就把陳建新留在老家養,過了困難時期後,表叔就把老婆孩子也帶到鷺江了。

沒想轉了一圈,這倒黴孩子會以知青身份安排回到老家來,不過也算運氣好,沒被安排去深山裡,也沒安排下村插隊!

林鴻彬進了廚房,把水瓢拿了出來,回到施工現場。然後在郭子好的指揮下,先是給磚潑水,然後和泥。房間裡的石板要撬起來,新浴室那也要用。

第一次做火炕,業務不熟練,忙了一早上,好在這幾個人都肯用力氣,效率還不錯,把室內的工程基本搞定,就差半根煙囪了。煙囪砌到屋頂下麵了,剩下的要爬上屋頂砌了。

在乾活的間隙,林鴻彬用意念在空間裡餵了野豬和竹鼠,然後直接把5隻小雞放養到蔬菜地裡,讓小雞自由的啄食。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先吃飯。今天中午終於不是蘿卜湯了,而是海帶湯,林鴻彬第一次來時帶了一袋海貨乾還沒吃完,也是夠節省的,也可能是這年代的人的習慣,把不易得到的食物留著慢慢吃。

菜還是那幾樣。正吃著,旁邊突然放下一盤飯菜和一碗湯,誰這麼膽大,敢第一個坐在場長邊上吃飯?林鴻彬抬頭一看,陳建新成了林場第一個和場長在同一桌吃飯的人,好吧,小時候兩人一起坐著吃飯不是一兩回。

“場長,我想挖條渠過來,天天挑水太麻煩了!”

陳建新一坐下來就開口道。挑水其實也蠻累的,木頭的空桶兩個就二三十斤了,林場一天近四十人的用量也是很大的工作量。

聽了稱呼,林鴻彬心裡暗自點頭,是能分清公私的人。

“可以啊,你考察挖渠線路了沒?”

“我估算過了,我們挑水的山潭比這裡高十幾米,一定能引的過來!”

“那滲水問題有沒有考慮?”

祝曉燕給知青們打完飯,端著自己的飯菜正找座位。林鴻彬看到了,揮手示意讓她過來!祝曉燕把飯菜都端過來,坐在林鴻彬對麵。

“陳建新同誌準備把泉水引過來,你有什麼建議?”

祝曉燕扒了一口飯,“是啊,天天挑水太麻煩了,想多用點水感覺都對不起挑水的同誌。弄成自來水就好了!”

“自來水就彆想了,整個縣都沒有自來水,你想買水管和水龍頭也買不到,況且林場還沒錢。”

林鴻彬喝了口湯,接著道:“剛才和建新同誌聊到了引渠防漏水問題。建新你接著說,這個你有沒有想過要怎麼解決?”

“場長,我看過村裡的農田有些用竹子當水槽,從溪對岸的田裡引水,我本想著用這個。”

“那你還不如直接把竹節打通了當水管用,用竹管鋪過來!”

祝曉燕好奇的問道:“竹節打通是不是不劈開竹子直接打通?”

“不然呢?這技術都用好幾千多年了,做笛子也要通節。通竹節很簡單的,就是用竹竿一頭插銼刀或尖銳的器具,直接捅就可以了。”

“哦!”傻萌傻萌的,城裡成長知青對農村的生活基本不瞭解。

“曉燕,那這事就交給你們組了,你安排了!”

“好!”

“對了,曉燕,下午你安排人去支援下子好他們,我去弄點吃的犒賞你們。”

“行!”

林鴻彬覺得林場還是有點不夠活躍,知青需要點刺激。

美食就是不錯的選擇,等你吃過香的喝過辣的,才會發現天天的缺油少肉的日子多難受,有對比才知道差距,**就是從一件件小事中刺激出來的,好好引導就會是動力。

晚上來個味重的,刺激的猛一點。

中午在宿舍裡跟郭子好和邱明林打了招呼,然後出去了。

石穀村是在林場的西南部,公路是西南往東北走向,林場的正北方方向還沒探尋過,今天就去探索下。

沿著古驛道向北走了,現在這條古道基本沒人走了,當然也沒有人修葺,還好現在是冬天,很多草已經乾枯了,石板看的還算明顯。

驛道沿著山勢上上下下,左拐右彎,遠遠看到一座奇怪的山,跟周圍的山不一樣,周圍的山的山峰比較明顯,遠處看都是尖的,而這座山從山底下往上看,看不到山峰。

怎麼形容呢?林鴻彬突然冒出“大饅頭”這麼一個詞來,對,這座山從林鴻彬站的位置上看,像一個大的圓饅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