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149章 場長,你竟然偷黃瓜!
等庫房的門裝好後,林鴻彬分數批送來了雞鴨鵝蛋。
最後統計,雞蛋5000餘枚,番鴨、黑羽鴨、白羽鴨、白鵝蛋各1000餘枚,獅頭鵝蛋300餘枚。雞蛋、水鴨蛋都很便宜,但番鴨蛋、鵝蛋比較大,供銷社的收購價格也還可以,最後郭子好算出一個850個總價。
除了送蛋外,林鴻彬這幾天也在忙,他在林場附近的溪流邊移種了好多的辣蓼草。
這天下午,林鴻彬收到三堂叔林國宣做好的蜂箱,共10個,其中8個算是林鴻彬向林場買的,畢竟材料、工錢都是用林場的。
心心唸叨的蜂箱終於在四個月後實現了,還是正經的蜂箱看著舒服。
晚上進入空間後,先把大部分蜜蜂移到8個蜂箱中,然後在第二天早上,拎著兩個空蜂箱進山,看的祝曉燕直捂嘴笑。
林鴻彬在一個溪流邊,找了一個合適的地方,把最早的那隻蜂王給放出來,一起出來的還有一餅蜂巢和一群蜜蜂。這麼優秀的的蜜蜂品種不讓它在野外擴散那不太可惜了。
然後又找了幾個合適的地方又放了兩群。
村裡的蜜源更多一些。要不要去村裡的果園旁,把那邊的蜜蜂也換了?
還是直接給家裡養?爺爺儘往大隊部跑,還是多給他找點事做。
進了山的林鴻彬還趁機把從野外抓到的那幾頭小麂也放出來。一放出來,小麂就嚇的四處亂逃,一會就沒影了。
還有那些抓進來的鳥,也一並放出來了,反正鳥類繁育有蛋就行了,空間裡已經有足夠的鳥蛋和空間三、四代鳥了。
當然,在山裡,也不忘的給空間換換空氣!
10點多,林鴻彬用一根木棍挑著兩個蜂箱出來了,蜂箱裡已經有了蜜蜂和蜂巢。
一個蜂箱放在旱田附近靠近水源的地方,直接在一豎坡上挖了個洞,把蜂箱塞進去,既能防止地麵的動物侵擾,也能防雨防曬。
另一個則放在養雞基地的籬笆外,這邊花多。林鴻彬還給蜂箱搭了個小石台。
放好蜂箱後,林鴻彬圍著養雞基地的籬笆逛起來。
籬笆是沿著山腳圍起來的,一圈有近千米,現在籬笆上都是綠色的藤蔓:黃瓜、絲瓜、刀豆、扁豆、佛手瓜等。黃瓜、刀豆、扁豆已經開始出產了。
刀豆和扁豆本就是高產的植物,產量還不好比較,但豆莢比林鴻彬記憶中的大了一些。黃瓜很容易就看出來與村裡種的傳統黃瓜的區彆了,傳統黃瓜好幾個節才會出現一朵雌花,但林場的黃瓜雌花出現率比傳統的高多了,而且結的瓜也比村裡種的粗長一些。
鴻彬想試試這空間一代黃瓜在正常環境下生食的味道,並與空間裡出產的做個對比,食堂那裡可都是煮熟的。
林鴻彬扯了一根嫩黃瓜,用手擦了擦,直接塞進嘴巴裡咬。水分很足,但不夠脆甜,口感不算好。與村裡種的比,除了產量和個頭外,其他的就變化不大,與空間裡的那種清甜爽脆就差太多了。
沒有意想中的好,看來種植環境很重要!
林鴻彬還在分析兩者的不同,身後傳來女聲:“場長,你竟然偷黃瓜!”
蔡雅婷和張青萍正提著籃子,籃子有扁豆和黃瓜,但黃瓜皮都有點微黃了,這是當地采收黃瓜的習慣,微黃就是成熟了。
林鴻彬把手上的黃瓜掰成三段,把沒吃過的那兩段遞給她們倆:“來,嘗嘗,說說與你們以前吃的有什麼不一樣。”
“場長,黃瓜可以生吃嗎?”蔡雅婷問道。
張青萍卻不管不顧,場長都吃了,那肯定沒問題,場長嘴可刁了。
“嗯,還行,水水的,脆脆的,還有微微的甜味!”
可能小姑孃的嘴還沒被養的太刁,給了個不錯的評價。
蔡雅婷帶著疑惑也啃了一口:“誒,還彆說,我以前咋不知道黃瓜可以生吃。”
“雅婷、海平,你們再嘗嘗那些微黃的黃瓜,看看有什麼不同。”
兩個人疑惑的拿起一根微黃的黃瓜掰了兩小段,各自塞進嘴裡。
“沒有剛才那個脆,皮是硬的,口感更綿一些。”張青萍的嘴比較快。
“嗯,還有這個籽也有點硬,瓤還有點酸。”蔡雅婷補充道,她有點疑惑。
“以後黃瓜不要留黃了,長成這樣就可以了。”林鴻彬揮了揮手上的半截黃瓜:“那些黃的留著做湯,今天再采些青嫩的回去。”
“嗯,可以可以!”
“場長,多摘點!”
這兩位還沒吃夠!
林鴻彬幫忙摘,最後是摘了滿滿的兩藍,不摘就要老了。
兩個小姑娘提不動了,最後隻好麻煩林大場長出手了。
中午食堂出了一道新菜:拍黃瓜。為了更爽脆的口感,林鴻彬先用鹽醃製十幾分鐘,殺了殺水。
雖然纔是5月,但白天已經夠熱了,在這炎熱的天氣吃這玩意是真的很爽啊,這新菜大受歡迎。再配上泉水鎮的綠豆湯,清涼的感覺從頭頂直灌下來,這暑氣一下就衝散了。
下午,林鴻彬就回一趟家裡,弄了兩個蜂箱在自家的菜園裡。爺爺奶奶應該在自留地裡乾活,沒在家。看到旁邊二堂叔家的菜園裡種了幾壟茄子,直接挖了三棵,來個先斬後奏。
“二嬸,我挖了三棵茄子去林場種。”
“哦,夠不夠,不夠再挖幾棵。”二堂嬸很是熱情,自家兒子還在林場乾活掙錢,這人情都不知道怎麼還。
“夠了夠了,弄過去育種的,兩三棵就行了。”
“不夠就再過來挖!”
“好!”
彆人占了你的便宜,偶爾得占回一些小便宜,這樣才能平等相處,不然關係失衡就會鬨矛盾。
給爺爺留了一張紙條,告訴蜜蜂的事,然後去果園附近的溪流邊,把那窩蜜蜂給換了,不知道出去采蜜的工蜂回來發現家換了主人會不會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