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 第170章 倒像是搞研究的樣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170章 倒像是搞研究的樣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資料交接很快,林鴻彬先把資料帶去辦公室鎖好,然後開始當講解員。

“這是我們的辦公區,林場辦、活動中心等辦公室都在這裡。”林鴻彬一邊引路,一邊介紹。

大家興致勃勃的看著牆上的教員語錄、各辦公室貼的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圖、5s管理、通知公示區等。

“不錯,不錯,一目瞭然,這個方式可以推廣。”

蔡德海駐足檢視,給予充分肯定,其餘領導亦紛紛點頭認同。

“這是我們的木工操作區,旁邊是竹編工作區,由於知青們沒這個技能,師傅都是臨時外請的,做些林場急需的物品。”

林振元、林國宣等、還有幾位林場的知青看到一大群人過來,都停下手中的活,還有點拘謹。林鴻彬揮手,意思是繼續乾活,不用管他們這一群人。

“知青有願意學這些的嗎?”

“有,我們林場對知青學各種技術保持很開放的態度,也有充分的時間給他們學習,而且學好都是能掙到錢的手藝,還是很多人願意學的。

雖然師傅的水平不夠高,但有了基礎後可以學習更精深的技藝,比如設計之類的。以後有條件了,會請更多的師傅過來當老師。”

“嗯,這個想法很好,就得讓知青們多接觸、多學習。”領導頷首讚許。

“蔡副書記,領導們,這邊請!後麵那一棟房子是新蓋宿舍樓。”

“走,看看你們的住宿條件。”林鴻彬適時轉移路線,引眾人前往住宿區域。

“走,實地檢視下住宿條件。”

蔡德海率先邁步,其餘人員緊隨其後。

“老領導們一人一間,來學習的同誌二人一間。”林鴻彬介紹道。

老乾部們都安排在一樓,有住人的房間門基本是開著的。

一群人進了一個房間,恰逢吳正威同誌在整理行李。

“老吳,你忙,我們就看看。”

一張上下床,一個層架,一張辦公桌,兩張椅子,一盞馬燈,很是簡潔,傢俱都是全新的,地板是鋪地磚的,整體整潔有序。

“不錯不錯。”領導們紛紛稱讚。

林鴻彬找了一間沒住人的6人間給領導們參觀。三張上下床,一個層架,一張辦公桌,一盞馬燈,數張椅子,標準的宿舍格局。

“也不錯,比大部分的知青單位都好,值得肯定。”

就近原則,林鴻彬帶著領導們離場部最近的養兔棚那。

“這是我們的兔子繁育試驗中心,已經繁育出300餘頭小兔子,大部分的小兔子前些天被人換走了。”

林鴻彬開啟一個兔籠,提出兔子,大兔子都是一兔一籠養的。

“這種兔子體型肥碩,毛皮大,毛被豐密,平順靈活,毛色光潤,皮板細韌,是一種非常不錯的皮毛材料,如果能形成規模的話就可以搞一個皮毛加工廠,可以用來出口創彙。”

蔡德海前一段時間看到過兔子,但也接了過來拎了拎,又轉手遞給其他人。

“如果能出口創彙那就再好不過了,你們加油,同時要讓更多的鄉親參與進來,儘快形成規模。”

“是!”

“這兔子真沉,這有10來斤的吧?”

“嗯,這些兔子基本超過10斤。”

“兔子是吃什麼的?”

“草、蔬菜,現在也在試驗適合在本地推廣的飼料。”

每個兔籠上有檔案卡,蔡德海拿起一看,上有喂養人、喂養時間、喂養物、巡查時間、動物狀態,還有兔子的親本、兔子出生時間、體重,體檢時間、體重等記錄,很是詳細。

“沒糊弄,工作很仔細,倒像是搞研究的樣子!”蔡德海給予高度評價,其他領導也紛紛檢視檔案卡,對林場精細化管理表示認可。

其他人也紛紛拿起了附近的檔案卡檢視。

看完兔子,林鴻彬道:“領導,這旁邊是豬圈,有一窩家豬和野豬雜交的豬崽,還有四頭懷孕的母野豬,要不要去看看?”

豬圈雖然天天打掃,但味還是大,所以得征求下意見。

“走,看個稀奇。”蔡德海興致盎然,眾人亦好奇隨行。

看著長條紋斑點花紋的小野豬,蔡德海問道:“小野豬長這樣的?還是雜交後才長這樣的?”

“小野豬基本長這樣的,這次雜交,野豬的性狀更明顯,與白豬雜交了,就皮白一點,後續是研究長肉速度和肉的質量了。可能的話會繼續做雜交研究。”

“你們真是能耐,養個豬都能被你們養出花樣來。”

豬圈上也掛的檔案卡。

附近還有養竹鼠的籠舍,一群人也過來看了,這些人大部分沒吃過竹鼠。

“竹鼠、竹鼠,長的真像大老鼠,它們好養嗎?”

“好養,比兔子好養多了,食性很雜,竹子、竹鞭、地瓜、甘蔗、玉米、玉米杆等都吃,繁殖也快,皮毛也是製裘的好材料。”

林鴻彬帶著幾位領導們出了場部,往北走,去看幾個山洞。

“這是林場的食用菌試驗室,已經培養出數種菌子了。實驗室對衛生要求比較高,就不帶大家進去了,不過成品中午能看到。”

在去往養雞基地的路口,幾人又停下腳步。

“這是我們的粉碎操作區和飼料發酵區。”林鴻彬抓了一把還在發酵的飼料:“這是甘蔗渣、碎菜葉加點玉米打粉,加酵母、酸菜汁等發酵的,從動物吃食情況來看,效果還不錯。現在還在初試階段,但我們已經邀請了農林大學的老師過來做技術指導,會進一步做更加細致的試驗。”

“這個發酵給什麼吃的?”

“牲畜基本都能吃,牛、羊、豬、鵝、草魚之類食草、雜食類動物的表現的更好一些,林場要做的是給每一種牲畜試驗出合適的配方。像禽類就需要多加了貝殼粉之類的保證產蛋質量。”

“這個可以細致一點,也要快一點,榨糖季兩個月後要開始了。”

“是。”

然後步行到蟲子養雞試驗基地。門口是六間孵化室,現在處於滿工狀態。

“這是林場的孵化室。”

林鴻彬帶著人進了在孵蛋的孵化室,陳建新等人正在燒火。

“這是在乾嘛?”

“孵化室其實就是個人工溫室,需要用煙讓溫室保持一定的溫度。這種人工燒火控製的比較麻煩,如果有電的話,做個電溫控箱來孵蛋更容易。”

幾個人一起進入內房,裡麵就顯得擁擠了,而且溫度又高,很快就出來了,不過就這一會就大開眼界,盤子上密密麻麻的擺滿雞蛋,他們都是第一次見到規模化人工孵化。

“你們就是用這個孵雞的?一次能孵化多少蛋?”

“一間孵化室設計了蛋托盤容量6000枚,我們有六間,可同時孵化3萬6千枚蛋。現在三個在孵雞蛋,兩個在孵鴨蛋,最後一個在孵鵝。21天左右雞就能孵化,鵝在30天左右出苗,鴨的品種不同,出苗時間也不一樣。”

“怪不得你們能提供那麼多的種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