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181章 語言總是要為目的服務的
23日又到了週末,這次學習會林鴻彬主講。
林場的人都來聽了,包括那些老同誌。學校的老師們也過來湊熱鬨,因為今天下午沒什麼知青上班了。
林鴻彬覺得知青們沒有之前那種動力了,需要給點刺激。
“我們今天來探討一下大國崛起的條件,特彆是美蘇兩個超級強國的崛起路程,看對我們有什麼啟發和幫助。我們反美帝、反蘇修,總得瞭解一下對手,是吧!今天就純粹的學習討論。”
“曆史書就在後麵書架上,你們可以翻課本,咱們又不是考試。積極回答的有獎勵,我剛從山上摘的野果。”林鴻彬麵前擺了10來罐野果。
林鴻彬剛說完,坐在靠近書架的同學飛快的起身去搶曆史書,最後張青萍憑著性彆優勢拿到高中曆史書,主要是她搶了其他男知青的,男知青可不敢回搶,這可是小魔女級彆的人物。
還有人去翻師範學校的教材。
林巧玲則偷偷躲在林鴻彬身後,以迅雷不及掩耳響叮當之勢搶走一罐野果,然後很狗腿的遞給旁邊看熱鬨的老師們:“龔老師,各位老師,這個很好吃,大家嘗嘗。這個場長太摳了,都不會多裝點,你們要幫我批判這種行為。”
“又在編排你哥。”林巧玲的腦袋被人拍了一下,後麵傳來祝曉燕的聲音,她正好過來了。
“各位老師,這些給你們。”祝曉燕遞給龔一斐一個小藍子,給陳建思一個小藍子。藍子裡裝了滿滿的野果,主要是這個季節的桑葚、楊梅、地稔等。當然,都是是空間出產的,都是第一代樹苗,除了甜一點、大一點點,其他的變化不大,可以放心的拿出來。這天天都在林場,也不好送水果出來,來源沒法說。
“老師,那你們吃大份的!”林巧玲躲身縮手,手上的罐子拿了回來,然後跑到她原來的桌子上跟小夥伴吃起來了。
幾位老師也是“哈哈”的笑了起來,跟年輕人在一起就是樂趣多。然後不客氣的拿起野果吃起來。他們知道林鴻彬的意思,故意的發出“好吃”“真甜”的讚歎,然後還不給知青們吃。
“現在書也看了,誰第一個上來?一罐野果獎勵,剛才老師們、前輩們試過了,真的好吃。”
“我來我來!”張青萍拿著書跑到林鴻彬身邊,然後先拿走一罐,拿起一個桑葚吃起來了。
“嗯,真甜!”張青萍邊吃還邊讚歎。
“不是,你倒是說啊!”林鴻彬氣笑了,下麵的知青也開始噓起來。
“這有什麼難的,看我的。”張青萍拿起書開始念起來:“美國麵積廣闊總麵積約為937萬平方公裡,僅次於蘇聯、加拿大和中國......”
“讓你來討論美帝是怎麼崛起的,不是讓你照著書本唸的,下去吧。”
張青萍也不辯解,夾起書本拿著罐子邊走邊吃起來,小小計謀混了一罐野果吃,我真棒。
“為了防止再出現這情況,我決定了,要你們回答完再給你吃的。第二個誰來?大膽一點,純學術討論。”
王建設站了起來:“我來!”
林鴻彬讓出位置,王建設站到台前:“我覺得張青萍同誌剛纔有個內容說的對。美國也好蘇聯也好都有廣闊的國土麵積。”
林鴻彬站在黑板前寫下“廣闊的國土”,並問道:“那你能說說為什麼廣闊的國土是兩國強大的原因之一,畢竟國土麵積大的國家還有幾個。”
“因為國土大表示資源也多。”
“嗯,繼續!”
“人口,兩國也都是人口大國,蘇聯兩億多,美國近兩億。一個排世界第三、一個排世界第四。”
“能解釋一下嗎?”林鴻彬一邊問一邊在黑板上寫下“人口眾多”四個子。
“這個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但總覺得人口多也是成為大國的條件之一。”
“嗯,那你繼續。”
“兩國都有強大的工業。”
林鴻彬聽了這句話又在黑板上寫下“強大的工業能力”。
“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王建設說道。
“表現的非常好,來,給你兩罐,來掌聲鼓勵!”
等掌聲停下來後,林鴻彬問道:“還有沒有上來的?”
好一會都沒人上來了。
“既然沒人上來,那就由我來說。給你們機會,你們不中用啊,看來你們是沒口福了。”
“那我就簡單的說一下兩大強國的崛起史,先從美國開始說。”
“美國獨立戰爭後,通過西進運動,美國白人屠殺的大量的印第安人,攫取了大量的土地。”
“美國白人在西進過程中,大批移民出於不同的原因遷移西部,客觀上緩和了美國北方資產階級內部矛盾,擴大了國內市場,破壞了北方自由州與南方蓄奴州的平衡,為美國南北戰爭的北方自由州的勝利打下基礎......”
“美國南北戰爭以北方勝利而告終,一是代表工業化的勝利,工業化的效率戰勝了南方的奴隸製;二是在思想上資本主義思想統一美國。而這思想上的統一,我認為它是美國崛起的基礎之一......”
林鴻彬不斷的用美國曆史來論證觀點,說了一大堆。
“用簡單的話來總結一下美國強大的原因:思想統一、實現工業化、擁有大量土地、有龐大數量的人口、有大量的人才、有巨額資金、能讓這些條件發揮作用的穩定環境,以及能保護這些的強大軍事力量。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林鴻彬邊說一邊在黑板上寫。
知青們很安靜聽著,這些老師、老領導們則是看熱鬨的,不會出聲,這學習會又成了林鴻彬一人的課堂。
“蘇聯的崛起其實也差不多。沙俄時期,不斷的通過戰爭攫取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包括我國北方的15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蘇俄推翻沙俄後,繼承了沙俄時期廣袤的土地和龐大的人口,並通過蘇維埃革命統一了思想。廣袤的土地、龐大的人口、統一的思想,都是強大的基礎要素......”
林鴻彬把美蘇兩國崛起的因素寫了出來,畫成一個表格:“大家有沒有發現,兩國基本是一樣的。”
不管事實怎麼樣,今天必須一樣,語言總是要為目的服務的。
“嗯,還真是的。”
“我們現在把我們國家拿來跟這兩個國家一起對比。”
“思想統一有沒有?”林鴻彬問道。
“有!”下麵整齊的回答,這個毋庸置疑。
“實現工業化有沒有?”
“還沒有!”
“是的,還沒有。之前學習會上說過,我們國家現在實施重工業優先戰略,但國家整體上還是個農業國。而且由於被封鎖了幾十年了,我們的工業水平落後這些強國多年。”
“我們繼續,我國有沒有擁有大量土地?有有沒有龐大數量的人口?”
“有!”
“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技術?”
這下知青們的回答就不統一了,有說有的,也有說沒有的。
“我們有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像在座的老師們就是。但對我們龐大的國家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
同時,我們被封鎖了幾十年了,與世界的發展有點脫軌了。所以,從整體上看,我國家是缺人才和技術的。”
稍微停頓了一下,林鴻彬問道
“國家有沒有保持基本穩定?”
“有!”
“我們國家除了邊境和沿海還有一些軍事衝突,大部分的地區還是保持穩定的。最後巨額資金有沒有?”林鴻彬繼續問。
這個大部分人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林鴻彬替他們回答:“這個還真沒有,打了100多年的戰把國家打爛了;由於多次戰敗,賠給歐美列強13億兩白銀,我不知道現在現在的銀價,有興趣的同誌去算算。”
“小鬼子侵華,據不完全統計,他們從我國掠奪走兩萬一千噸的黃金,360萬件文物,無數的糧食、礦產、機器裝置和工廠物資。
現在黃金的價格是240元一兩(備注),大家可以算算小鬼子掠奪走的黃金現在值多少錢!”
“最然後剩下的一丁點被帶到對岸小島上了。解放時真是一窮二白,資金是真缺,特彆是外彙短缺的要命。”
聽到這些,所有的知青麵露憤慨之色。就連那些老同誌、老師都麵色嚴肅,他們也少接觸到這些資訊。
“是不是很憤怒?同誌們,要記住在國際關係上從來都是弱肉強食。還記得我上次說的的‘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
這下林場的知青也跟著唸了起來。
“很好,看來你們都記住了,一支強大的軍隊,是我們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證。”
“我們轉回正題。從這個表上看,想成為美、蘇這樣的強國,並打敗美帝、蘇修,我們現在要解決三個大問題:工業化、高科技人才和技術、以及資金問題。所以,同誌們,你們知道該乾嘛了嗎?”
“都加油吧,同誌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