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207章 忽悠古邑公社一起搞養殖
下午,等縣裡的領導離開後,林鴻彬把黃鎮山、張鈺琪叫來一起泡茶。
順便把林場的最新版的管理手冊扔給他們看,上麵有各崗位的職責和工作內容,林鴻彬很貼心的抄了兩本。
作為林場的管理層,他們兩個必須快速的熟悉林場的管理架構。
傍晚,林場又開了一次全體大會,當然是歡迎副支書和團支書入職,並公佈了兩人具體分管的內容。
黃鎮山實際就分管教員思想學習與宣傳小組,但具體工作還蠻多的。包括培訓工作、團隊管理、監督工作、績效考覈、溝通協調、員工發展和解決問題等,包括組織學習會也交給了他。
這地位比在部隊時小了很多,在部隊,他可是雙主官之一。但這是地方單位,實行一元製管理,而且這個單位的一把手級彆高。
張鈺琪除了團委的工作,還負責單位的形象建設、?內部文化建設、?活動策劃和組織等工作。各興趣小組劃入團委,接受團委的指導。
這次青雲山知青林場黨支部、團支部的成立,很能體現現在的軍管時期的特點:軍隊在人事任免與乾部調配中擁有重要話語權。
支部掛牌後的第二天,林場就又來客人了。
古邑公社書記、革委會主任楊國石,公社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前林場場長鄭建鋒,公社武裝部部長謝金定,派出所所長張桂山等聯袂到場。
古邑公社領導組團來了?
“誒呦,各位領導,歡迎歡迎!”林鴻彬把一群人引了進來。
“彆、彆,你纔是領導!”楊國石很是客氣的握了握手。
按級彆,林鴻彬現在確實最高,楊國石可不是另外三位,他們是看著林鴻彬長大的,算是林鴻彬的長輩,非正式場合可以不顧忌職級禮節。
張桂山走上前,用力拍了拍林鴻彬的肩膀。
“張大爺,你就不能輕點嗎?”
“我心裡啊既羨慕又嫉妒,不重點這口氣過不去。”張桂山為老不尊。
“待會我找張大丫麻煩。”林鴻彬回應道。
“你儘管去,我不介意。”張桂山哈哈一笑。
鄭建鋒則是輕輕的拍了拍林鴻彬的手臂,反複稱讚:“好小子,好小子!”
謝金定也是拍了拍林鴻彬的肩膀,給他比了個大拇指。
郭子好正在場部,也過來問候。
坐定後,林鴻彬開始他的功夫茶表演。
“茶還能這麼喝的?你這第一泡茶倒掉是不是浪費了?”
張大爺表示不滿,林鴻彬則故意最後一個給他斟茶,引得眾人發笑。
幾杯茶水下肚,楊國石用眼神示意鄭建鋒,鄭建鋒說明來意:“鴻彬啊,我們是來找你幫忙的。”
“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義不容辭,鄭叔你直接說。”
“公社裡很多生產隊都去古邑生產隊看了用鴨子給水田除草,效果太好了,各生產隊都找上我們了,你這個能否幫忙解決?”
“我們公社這麼多生產隊,每個生產隊1000隻,林場這裡的鴨子不夠分啊,少了那就沒什麼效果了。
再孵化就有點遲了,孵化好再養一些天,稻子都快收割了。如果隻為了稻田養鴨這個就沒必要了。
你們也不要光盯著鴨子啊,我們林場還有很多好東西可以推廣的,我先帶你們走一圈,回來再聊。”
“那就看看!”楊國石點頭同意。
“走!”
走一圈,鄭建鋒收獲了一大堆老知青的問候,但在回林場場部的路上有點失魂落魄。
“怎麼了?”張桂山就在鄭建鋒的身旁,看到了他的不對勁,問道。
“林場變化太大了,一時承受不住,到底是我能力太差了,還是鴻彬太強了,受打擊了,誒!”鄭建鋒感慨道。
張桂山拍了拍他的肩膀:“人與人的差距有時候人與狗的差距大,不能與他那樣的妖孽比,自討苦吃。”
“是啊,不能和妖孽比。”
自己磕磕絆絆半生,但已經是公社的二號人物,已經比大部分人都好了。這麼一想心情舒暢了許多。
重新坐定,奉好茶。
“鴻彬啊,你們林場的都是好東西啊,都想養怎麼辦?”
“不著急,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剛纔看到了甘蔗渣發酵飼料了吧,解決甘蔗渣是縣裡在過年前的重點工作。
甘蔗渣發酵飼料特彆適合養牛、養羊、養鵝、養鴨、養草魚等,現在還在試點,等糖廠開榨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養驗證,就會正式推廣。”
林鴻彬進一步建議:
“你們可以提前佈置,把拌料發酵的場地、養鴨鵝的場地、怎麼交付等等理清楚,然後去申請農村甘蔗渣飼料養殖試點,鴨子生長週期短,搞的好全公社的人都能過個好年。”
“這個可以試試,到時候我們安排人過來學習,你可不能拒絕了。”楊國石連忙說道。
“放心,一定教好!”林鴻彬承諾道。
“那先謝謝林場長了。”還是楊國石客氣。
“鴻彬啊,你們林場的雞苗也多放一些在我們公社賣啊,好多人都想買卻買不到啊。”鄭建鋒可不會客氣的,有事直接說了。
“雞苗大部分給供銷社了,他們就沒勻點?我們林場也在收購雜糧換小雞啊。”
“太少了,也太慢了!”
“那一時還沒辦法解決,最近的上頭給的任務有點多,等11月下半月數量就能上來!”
“那就再等等吧!”鄭建鋒點頭表示理解。
給幾位倒了茶之後,林鴻彬繼續介紹:“林場培育的兔子適合農戶家庭養殖,吃肉取皮毛,明年可以先在我們公社推廣。
如果公社這邊也想搞個養殖單位,可以養野豬和竹鼠,這兩種動物耐粗飼,對甘蔗渣飼料適應性很好,根本不用擔心飼料問題。野豬除了肉,野豬鬃還是戰略物資。
竹鼠跟兔子一樣,也可以吃肉取皮毛。如果養的兔子、竹鼠夠規模,公社這裡還可以搞個皮毛加工廠。”
林鴻彬在給古邑公社的幾位領導描繪美好前景,總得把他們忽悠進來,沒有規模很難形成產業化。
隻要規模夠大,林場就是賣種苗也能大賺特賺。
午飯後,公社的領導帶著10隻公鴨回去了,看他們意動的神情,應該是被林鴻彬的忽悠打動了。
既然把公社忽悠一起養鴨鵝,那孵化室肯定不夠用了,林鴻彬又安排了建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