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 第313章 自熱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313章 自熱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977年的春節來得格外晚,日曆翻到

2



17

日才迎來除夕,此時南方的田埂上已泛起淺淺的新綠,眼看就要踏入農忙時節。

可這份“晚春年味”絲毫沒衝淡人們的熱情,反而讓積壓了許久的期盼徹底爆發。

各地的百貨商店、供銷社一開門就擠進滿滿的人,很多商品還沒上架就被搶購一空。

在農村,過年時鞭炮也敢多放兩串了,有種把春天炸醒的熱鬨。

就連石穀村這樣養兔子的村子,村民們也提著鞭炮走到嚇不到兔子的地方,爽快放上幾串。

而青雲山的春節更顯新鮮,光吃喝已經不夠了,還搞了個“春節杯”乒乓球賽助興。

知青們穿著新綠軍裝,握著舊球拍你推我擋,連站在旁邊看的小孩們都跟著拍手,嘴裡喊著“扣殺!扣殺!”,熱氣騰騰的年味裡,多了股子鮮活的勁兒。

春節的熱鬨剛過,忙碌就踩著農時的腳步來了,整個青雲山都動了起來。

三月份、四月份,蒲陽地委數次召開常委擴大會,部署大揭大批大查“極左派”罪行的工作。

還要求林鴻彬寫揭發鄭慶宏的材料,但被林鴻彬拒絕了:“有你們這些揭發的材料就夠了,育種的事情太多了,忙不過來。”

他還是不喜歡這種互相傾軋的氣氛。反正都被打成異類了,也不在意現在是不是特立獨行了。

5月初,7713工程啟動。

由榕城軍區統一指揮,交通部和海軍一起組織力量,對“阿波丸”沉船進行打撈。

青雲山育種中心也開始給工程提供肉蛋補給。

簽過保密承諾書的林鴻彬,試著向軍區申請去現場觀摩,沒成想幾天後竟收到了同意的通知。

到了海山島北坑軍用碼頭,看到有數輛救護車在隨時待命,海麵上也不時的飛過戰機,這應該是在做警戒巡邏。

空氣裡都透著一絲緊張。

他跟著軍區後勤部的人登上小艇,往打撈船駛去時,纔看清兩艘主力船的模樣。

一艘船身印著“j101”編號,船舷兩側掛著海軍旗,一看就是海軍的艦艇;另一艘“滬救撈

3

號”則更粗壯些,甲板上堆滿了打撈裝置,是交通部的專業救撈船。

“前幾天,通過聲納探測工作,成功鎖定了沉船位置,今天第一次下水。”

身邊傳來熟悉的聲音,是軍區後勤部肖副部長。他作為搞後勤的軍官,曾經在後勤專業進修過,算是林鴻彬的老學長,他向林鴻彬解釋道。

小艇靠上了

j101

船,甲板上的潛水隊員正穿裝備。沉重的金屬頭盔扣在頭上,橡膠潛水服裹得嚴嚴實實,背後拖著近

200

米長的供氣軟管,還有一根細細的潛水訊號繩。

一切準備就緒,潛水隊隊長身披著沉重的潛水裝備,毫無畏懼地緩緩沉入了幽深的水麵之下。

潛水員下潛後,電話員每隔5分鐘要詢問一次是否安全。

“水深30米,潛水正常;

水深40米,潛水正常;

水深50米,潛水正常!”

控製室不時的傳來潛水員的聲音。

直到半小時後,話筒裡突然傳來興奮的聲音:“水深58米,摸到金屬物件,初步判斷是大型桅杆!”

“太好了!”控製室裡瞬間炸了鍋,有人忍不住拍了桌子

“請注意安全,重複,請注意安全!”

“收到,注意安全!”

指揮員又安排兩名潛水員順著第一名潛水員的氣管下潛。

很快的,兩塊錫錠被撈了上來,清洗過後,清晰看到上麵鑄有“大日本—東洋”和“banka—pp”字樣。

接著,又有兩塊小木牌被發現了,上麵用毛筆寫著“杉浦隆吉”“橫尾八郎”姓氏。

工作人員馬上對打撈的物品與“阿波丸”的相關資料進行核對。

“打撈的錫錠與資料記載的‘阿波丸’裝載物資相符。”

“這兩人都在‘阿波丸’的乘客名單之內。”

工作人員很快的彙報核對情況。

“基本可以證實,已經找到的這艘船就是1945年被擊沉的‘阿波丸’。”

這邊在打撈作業,海麵上就出現了不速之客。

不遠的地方,有掛著青天白日旗的小型艦艇、商船過來騷擾,還時不時的往海麵扔東西!

不久之後,一些塑料杯子順著洋流飄了過來,有戰士打撈起來,送到打撈船上,開啟一看,裡麵裝滿巧克力、糖果。

“為了防止這些‘宣傳品’漂到岸邊,組織人統一打撈,統一銷毀。”

堅決不吃敵對勢力的糖衣炮彈,雖然窮,但很有骨氣。

隻有林鴻彬心裡暗歎“太浪費了”,但作為參觀人員,隻帶眼睛不帶嘴,不能發表任何意見。

更緊張的還在後麵,當天下午,戰鬥警報突然拉響,刺耳的鈴聲讓所有人都繃緊了神經--

架刷著青天白日標誌的飛機飛到了打撈現場上空,顯然是來偵察的。

“各單位注意!潛水作業繼續,其他人員進入戰鬥位置!”

指揮員的聲音透過廣播傳來,林鴻彬往甲板上一看,四名戰士已經衝到四座雙管高射機槍旁,迅速拉開槍栓,黑洞洞的槍口齊刷刷對準敵機。

那敵機在上空盤旋了兩圈,大概是看到這陣仗怕了,沒敢多停留,掉頭就飛走了。

林鴻彬攥著衣角,手心全是汗--這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戰鬥前線的緊張,連海風都帶著股肅殺的味道。

傍晚時分,林鴻彬跟著肖副部長坐小艇離開打撈船。

“今天看了這麼多,有什麼想法?”肖副部長笑著問。

林鴻彬想了想,說:“戰士們太辛苦了,在船上做飯也太麻煩了,我回去看看能不能搞個東西出來,解決補給上的一點小麻煩。”

肖副部長聽完哈哈大笑:“看來,把你帶過來是對的!”

其實中午在打撈船上吃午飯時,林鴻彬突然想到自熱飯,看看能不能還原個簡易版本的。

回到青雲山,林鴻彬第一時間找了潘金星老師,一聽說要做“不用火就能熱的飯”,潘老師眼睛都亮了:“這有意思!我來琢磨發熱包!”

兩人在實驗室裡忙活起來。潘老師說:“最簡單的發熱包用生石灰就行,加水就發熱,安全還便宜,就是升溫慢了點,溫度也不算高,不能燒開水。”

林鴻彬點點頭,補充道:“要是加些鋁粉、鐵粉,或者碳酸氫鈉、硫酸鎂,會不會反應更快、溫度更高?”

有林鴻彬提供的方向和材料,潘老師很快的搞出了合適的配方,最後裝進無紡布袋中。

接下來是脫水米飯。

沒有專業的離散液,林鴻彬就把蒸好的米飯攤在竹篩上,噴上一層熟油,用筷子輕輕撥散,讓米粒互不粘連;然後把竹篩放進消毒好的暖房,進行乾燥脫水。

沒有塑料袋封口機,他就用燒紅的火鉗在袋口一夾,封口就完成了。

最後去了公社的鐵鍋廠,壓了幾個特製的雙層鋁盒,中層有兩個格子,頂蓋帶氣孔。

6月1日這天,林鴻彬拎著一個大布包進了軍區大院,目的地是後勤部的食堂。

聽說他要展示“自熱飯”,幾位有空的軍區領導都來了,連李政委也特意趕過來。

林鴻彬拿出一份紅燒肉的自熱飯,當眾演示:“大家請看,底層加水,把發熱包放進去;中層的大格子倒脫水米飯,加適量水,小格子放紅燒肉;最後蓋上蓋子,等十分鐘就行。”

為了展示成品,脫水米、水和紅燒肉都是用透明塑料袋裝好的。

沒一會兒,鋁盒的氣孔裡就冒出了熱氣,一股濃鬱的紅燒肉香味飄了出來,食堂裡頓時安靜下來,林鴻彬甚至能聽到旁邊有人咽口水的聲音。

“好了!”他開啟蓋子,白花花的米飯、油亮亮的紅燒肉映入眼簾,看著就讓人有食慾。

“首長,你來試試?”

林鴻彬向李政委請示,現在軍區沒了司令員,李政委是最高首長,當然要向他請示。

“你帶了多少盒過來?我自己試試!”

“這次隻是試驗用,隻帶了10盒。”

林鴻彬把剩下的9個盒子都拿了出來,幾個首長各自拿了一個試起來,要的就是這種體驗感。

林鴻彬就把熱好的飯推給後勤部部長。

十幾分鐘過後,10份自熱飯被消滅的乾乾淨淨的。

“這不比那壓縮乾糧和‘761’麵糊糊好多了,給野戰部隊用太合適了!”

“是啊,有了這個,在補給上就可以省很多事,就是這個鋁盒有點大,占位置,攜帶太麻煩了!”

“那就直接換成耐高溫塑料袋,在南方,水包也可以直接取消。”

“用塑料袋還不如用錫紙,用的時候一折就是個盒子,輕便還不占地方!!當年下放時沒有杯子喝水,我就是用香煙盒裡的錫紙捏水杯用的。”

“我倒是覺得一名戰士配一個鋁盒還是很有必要的!”

......

一群首長就當著林鴻彬等人的麵,探討起自熱飯在野戰的用途。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