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319章 默契的政治表演
本想帶一家人看海,或者到圓沙洲島上看看晃岩。
可奶奶卻說道:“啊彬,我想近一點……
看看你爸當年待的地方。”
林鴻彬當然知道奶奶要看什麼,但這讓林鴻彬有點犯難。
鷺大沙灘可看不到金門島,隻能往北走!或者繞個大圈去戰地三島上看。
但現在那海邊是真正的前線,一大半的海岸線都是軍管區,普通人根本進不去。
這事得先找武裝部幫忙。
鷺大武裝部的辦公室裡,簡單寒暄後,林鴻彬攥了攥手心,開門見山:
“楊部長,請教一下,烈士家屬想到前線去看看,需要什麼手續。”
“烈士家屬,誰?”
林鴻彬指了指自己。
“你?”
“對,我父親是金門戰役的烈士,我爺爺奶奶難得來鷺島,就想遠遠的看一眼!”
“林處長,你稍等,我馬上打個電話!”楊部長說完就直接搖起桌子上的一部電話。
“鷺大武裝部,接xxx!”
楊部長對著電話說了幾句後掛了電話。
“林處長,你的家人在哪裡?我親自給送過去!”
“那太感謝部長你了!家人在西村。”林鴻彬連忙道謝,地方係統的車還不一定好用,還得是部隊的車。
“應該的,應該的,為烈士家屬服務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出麵也會快一點!”
楊部長開車拉上林鴻彬一家,出了學校區域,沿著山腳的公路開著。
公路蜿蜒曲折,但隔一段就有一個檢查站。
確實如楊部長所說,有他方便多了,一路刷臉就行,這比什麼手續都快。
汽車穿梭過一個又一個村子,可能是前線的原因,都沒什麼像樣的建築,大多是傳統的一層石頭房,偶爾能看到農民挑著裝滿蔬菜的大籃子匆匆而過。
透過車窗,一路上隱約能看到斜坡上的坑道、碉堡,碉堡的射擊口對著海麵,黑黢黢的洞口透著冷意。
說隨處可見有點誇張,但數量確實不少。
“保衛祖國、解放台灣”等標語口號觸目可及,不時還有荷槍實彈的戰士列隊走過。
前線、戰爭、敵人,原來書本上的字眼驟然變成活生生的現實出現在一家人的麵前。
爺爺和林鴻彬還好,但奶奶和祝曉燕應該都緊張起來了,抱孩子的手都圈的緊起來。
小錫穎都叫了起來:“媽媽,你抱痛了,我要爸爸抱!”
祝曉燕和奶奶這才反應過來!
過了山腳,到了平地,還能聽到隱約的喇叭廣播聲。
“這是金門島方麵的高音喇叭,每天都要播那麼幾回,大家都習慣了。
在金嶝島,也有對著他們的高音喇叭。
兩島每天輪流播節目。
要是趕巧了,兩邊同時播,那聲音混在一起,就是一片高分貝的雜音,吵得人耳朵疼。”
楊部長一邊開著車,一邊給林鴻彬一家解釋道。
車子最後在一個軍營前麵停了下來,楊部長門口登記了一下,就帶著林鴻彬一家進入,裡麵有人迎接了。
敬禮,握手!
“已經接到軍分割槽首長的電話通知,這就給你們辦理手續。”
“那太感謝你們了!”
辦完手續,拿到通行證,楊部長接著把開上一個海邊的小山包,在一個哨所模樣的建築前停了下來。
“這個是哨所,在鷺島上,這個位置是觀察對岸最好的觀測點了!”
楊部長下車和哨長握了握手,低聲交談了幾句。
林鴻彬連忙上前,握著哨長的手連連道謝:“太感謝您了,給您們添麻煩了。”
哨長笑著擺擺手,把他們領進哨所,並帶上二樓。
哨所是厚厚的石頭房,石頭房朝海邊的方向有幾個孔洞,孔洞後麵是一台望遠鏡。
先是爺爺奶奶輪流看,看著看著,奶奶身子微微發抖,然後哭了起來,爺爺也偷偷的抹眼淚。
祝曉燕上前扶住奶奶,還一邊輕輕的拍奶奶後背。
林鴻彬也過來安慰:“奶奶,您彆太難過,爸知道您來看他,九泉有知,肯定高興。”
兩個小家夥也安靜下來,不再吵著要看風景,隻是睜著大眼睛,看著爺爺奶奶的模樣,眼神裡滿是懵懂。
安慰好兩個老人家,就輪到兩個小家夥看了。
小丫頭先看,林鴻彬把小丫頭抱在望遠鏡前。
她皺著眉頭,眼睛緊緊貼在鏡頭上,小嘴巴抿成一條線--平時活潑好動的孩子,此刻竟沒有一點興奮的模樣,更多的是好奇。
接著是林錫銘,他看著看著,突然指著對麵喊道:
“爸爸,那邊好像有什麼東西飛了起來了!”
林鴻彬也朝對麵的島上看過去,隻見有幾個小點飛上天,快速的朝金嶝島墜去,但在空中數百米就爆炸了,然後有一些東西飄飄揚揚的,慢慢往下落。
“這是宣傳彈。”楊部長走過來,語氣平靜地解釋,“一般在空中爆炸,把宣傳紙撒下來。單日我們發向對麵,雙日對麵發過來。今天正好的雙日。”
“原來是這樣。”
所以,剛開始是真打。
而現在的炮戰,卻像是兩岸之間心照不宣的約定。
那些宣傳彈、高音喇叭,還有輪流播放的節目,更像是一場默契的政治表演,在冰冷的戰場之上,維係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下了哨所,爺爺奶奶走到海邊,兩位老人在彎下腰,在沙灘上抓起一把沙子裝進早已經準備好的小布袋裡。
林鴻彬看著眼前的景象,突然明白,不管是真槍實彈的戰爭,還是如今默契的表演,這片海始終承載著太多人的思念。
--有烈士的忠魂,有家屬的牽掛,還有兩岸人對和平的期盼。
哨所一行,爺爺奶奶似乎完成了什麼,晚上吃完飯就對林鴻彬說道:“阿彬啊,明天我跟你爺爺就回去了!”
“奶奶,爺爺,再待幾天吧,我帶你們逛逛!”
“家裡的雞還等著喂,菜地裡的菜也該澆水了!”奶奶還是關心家裡細細碎碎的事情!
“沒什麼可逛的,沒有在村裡自在,早點回去吧!”爺爺也插話道!
星期一,林鴻彬把兩個小家夥送到幼兒園。
都是自己管轄的單位,還提前打過招呼,入園的手續很快就好。
接著就送兩位老人家坐上回清源的公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