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 第44章 逐夢之路
-
在那個全社會掀起學習文化熱潮的時代,知識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無數人前行的道路。工人學曆與工資掛鉤的政策,更像是一陣強勁的東風,推動著我不斷向前。
我毫不猶豫地在網上報名了深圳法律函授大專班,白天,我在車間裡與機器為伴,油汙沾滿雙手,汗水濕透衣衫。
夜晚,我沉浸在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和法律書籍的世界裡,文字化作一道道光,穿透黑暗,照亮我求知的渴望,最終順利結業。
每當到了深夜十一點,整座城市陷入沉睡,唯有我窗前的檯燈倔強地亮著。燈泡表麵的鎢絲在電流衝擊下發出暖黃的光,像一團凝固的蜂蜜,將我的身影投射在斑駁的牆麵上。
泛黃的稿紙鋪滿桌麵,鋼筆尖劃過紙麵的沙沙聲,像春蠶啃食桑葉,又似遙遠山林裡的鬆濤,在寂靜的房間裡掀起陣陣迴響。
初捧起高中課本時,數學公式、語文課文、哲學理論如同三座大山橫亙在眼前。
數學公式像排列整齊的密碼鎖,等待我用智慧去破譯;語文的方塊字似靈動的精靈,在書頁間跳躍;哲學的深奧理論則如迷霧籠罩的森林,神秘又令人嚮往。
數學的函數圖像是我遇到的第一個
“攔路虎”。某個冬夜,窗外的北風裹挾著雪粒子,撞在玻璃上發出細碎的嗚咽。我裹著母親織的舊毛衣,手指被凍得發僵,卻固執地用鋼筆在草稿紙上反覆繪製函數圖像。
密密麻麻的座標點和歪歪扭扭的曲線,像極了我淩亂又倔強的思緒。
當終於理解函數的變化規律,將圖像準確繪製出來時,窗外的雪不知何時停了,月光透過雲層灑進來,與檯燈的光交融,在圖像上鍍了一層銀邊,那一刻,我忽然懂得,知識的大門正在為執著者緩緩開啟。
語文的文言文閱讀讓我犯了難。晦澀難懂的字詞,複雜的句式結構,都像是難以跨越的鴻溝。
在一個悶熱的夏夜,整棟樓的電扇都在吱呀作響,我卻關閉了風扇,生怕嘈雜的聲音擾亂思路。汗水順著脖頸滑進衣領,在課本上暈開小小的水漬,我卻渾然不覺,全神貫注地逐字逐句翻譯《勸學》。
當終於理解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的深刻含義時,夜已深沉,遠處傳來零星的犬吠,而我的心中卻充滿了戰勝困難的喜悅,這種喜悅如同盛夏的清泉,沁人心脾。
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對我這個初學者來說,更是抽象又難懂。
那些關於物質與意識、實踐與認識的論述,像一團團迷霧,讓我摸不著頭腦。我常常在檯燈下,反覆研讀教材,將重點語句抄寫在筆記本上,試圖梳理出清晰的邏輯脈絡。
隨著學習的深入,三門學科的難度不斷升級,也讓我陷入了更深的挑戰與思考中。數學的立體幾何問題,各種空間圖形在腦海中交織,常常讓我暈頭轉向。
我找來幾根小木棍,親手搭建模型,試圖通過直觀的方式理解圖形之間的關係。夜晚的房間裡,散落著各種自製的幾何模型,而我就在這方寸之間,與抽象的空間概念進行著激烈的
“戰鬥”。
語文的文學鑒賞是新的難關。分析詩歌的意象、品味散文的情感,都需要細膩的感知和深入的理解。
某個秋雨綿綿的夜晚,我坐在桌前,反覆品讀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詩人筆下的秋景彷彿化作了眼前的畫麵,那淒清的氛圍、深沉的愁緒,透過文字浸透了我的心。
我逐字逐句地揣摩,感受著詩人在字裡行間蘊含的情感與意境,不知不覺間,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而我也彷彿走進了那個詩意的世界,與古人對話。
哲學中的曆史唯物主義理論,讓我開始以全新的視角看待世界和曆史。我嘗試用所學的理論去分析曆史事件,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
在學習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哲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教會我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如何用辯證的觀點去思考問題。
臨近考試的那段日子,壓力如烏雲般籠罩著我。數學模擬試捲上刺眼的紅叉,像一道道傷口,刺痛著我的心。但我冇有退縮,而是將錯題整理成冊,逐一分析原因。
深夜的檯燈下,我常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睏意襲來時,就用冷水洗臉,或者站起來在房間裡踱步,讓自己保持清醒。我反覆練習各類題型,直到對每一個知識點都爛熟於心。
語文的作文寫作成了最後的
“攻堅對象”。我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不斷練習構思和寫作技巧。在檯燈下,我時而冥思苦想,時而奮筆疾書,一篇篇作文在筆下誕生,又被我反覆修改。
我嘗試運用不同的寫作手法,讓文字更加生動,讓情感更加真摯。
哲學的複習則需要將眾多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我繪製思維導圖,梳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絡,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清晰的知識框架。
在這個過程中,我對哲學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深學問,而是成為了我認識世界、理解生活的有力工具。
三年的時光,一千多個孤獨的夜晚,檯燈見證了我的成長與蛻變。那些熬過的夜,做過的題,背過的書,都化作了我前進的動力。
每當我感到疲憊和迷茫時,就會想起老管師父的話:“人生冇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這句話像黑暗中的燈塔,指引著我不斷前行。
最終,當我拿到業餘學習的高中畢業證書時,彷彿觸摸到了夢想的輪廓。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喜悅,像久旱逢甘霖,滋潤著乾涸的心田;又像在漫漫長夜中終於等到了黎明,希望的曙光灑滿全身。
這三年的夜燈時光,不僅讓我收穫了知識,更讓我明白了堅持的意義,培養了我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精神。
我知道,這隻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在等待著我,但我已無所畏懼,因為我堅信,隻要心中有夢,腳下有路,就冇有到達不了的遠方。
學習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那些晦澀難懂的哲學理論,像一團團迷霧,讓我迷失方向;複雜繁瑣的法律條文,如荊棘叢生的道路,阻礙著我的腳步。
但每當想要放棄時,老管師父的話就會在耳邊響起:“年輕人,彆怕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於是,我咬著牙,一遍又一遍地研讀,一次又一次地思考,終於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航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