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邏輯思維行走的四種模式
-
邏輯思維行走的四種模式
我很喜歡《教父》這部電影,裡麵有一句話令人記憶深刻:“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這裡筆者總結了提高邏輯思維的四種形式,如下圖所示。
1相互獨立,完全窮儘
相互獨立,意味著將能夠影響問題的原因拆分成有明確區分、互不重疊的各個因素。完全窮儘,意味著全麵周密,毫無遺漏。具體的過程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通常運用此種方式都是從一個最高層的問題開始,逐層向下進行分解;
第二步,列出你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步,將問題拆分成子問題,並保證它們之間互不重疊和乾擾,同時保證你把能夠想到的子問題全部列出來。
除此之外,在實際運用中我們需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是不是把所有的可能因素都考慮到了,有冇有遺漏的?如果有,再去找。
第二個問題:這些因素之間有冇有互相重疊的部分?如果有,進行去重。
2歸納和演繹
演繹和歸納是兩條基本的認知事物和思考的邏輯法則。
簡單通俗地說,歸納,就是通過尋找事物之間所具備的某種相同屬性,來尋找共通點。演繹,是按照事物因果順序、時間先後順序和重要程度順序,把互相之間形成影響的因素排列出來,從而來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兩種的釋義筆者在下圖中再次引入。
對於生活和工作中所有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用演繹或者歸納的形式進行拆分,這個過程被稱為“解構”。
比如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就能把“歸納演繹”和“相互獨立,完全窮儘”搭配使用,那麼,就有助於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3先說結論
先說結論,顧名思義就是指一開始就明確觀點,接下來再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論證觀點的正確性,這能節省所有人的時間,並且不會使聽眾感到雲裡霧裡。
4培養洞察
對於洞察這個詞,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事物的原因,原因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洞察的就是事物的本質。
培養洞察時,要深入事物或問題。首先自己要積累很多必要的知識,否則你冇法深入,而隻能看到事物的表麵,所以要提高洞察力,你得具備相當的閱曆,這點很重要。
再者,遇到問題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去反覆認真思考,從而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所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思考問題、處理事物也是很重要的。同時,自己的實際經驗也可以成為洞察力的一部分,當你接觸的事物多了,處理過的問題多了,一旦再次遇到類似的事物,便能瞬間明白其中的道理,看穿事物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