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的父親是曹操 > 第234章 父子(2)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父親是曹操 第234章 父子(2)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讓曹操清楚的知曉自己的政治抱負,是曹昂必須要做到的,在私下他們是父子,但在外麵他們是君臣,是上下級,前一個君臣,即是在東漢特有政治體製下,緊密圍繞兩重君主製下,在譙縣曹氏這一圈層中,曹操是主君,曹昂是繼承者,但繼承者在沒有接任前,那也是臣屬。

隻是這個臣屬是特殊的,是其他臣屬都必須要尊重的,甚至必要時還要聽從號令。

後一個是在漢室這一圈層下,曹操是丞相,曹昂是衛將軍,他們效忠於漢天子,以漢臣的身份行使權力,確保漢室江山的安穩,但問題是漢室江山不安穩,所以就要讓漢室江山安穩。

而在這樣一種複雜境遇下,以曹操、曹昂為首的譙縣曹氏勢力,在逐步的征討不臣,讓亂世降臨的地盤回歸秩序。

曹昂的政治抱負,不止限於一個衛將軍,因為想要為譙縣曹氏增擴底蘊,為曹操分憂,這需要根據形勢而變,繼而得到對應職官的。

看上去這很繞,很複雜。

實際上很好理解。

即在這個正處迴光返照境遇下的漢室框架,如何持續不斷地增強譙縣曹氏的能量,讓一批批翹楚才俊,成為舊有製度下,人人都認可的譙縣曹氏臣屬,這也是為什麼曹昂要返回許都的原因之一。

因為曹操要整合譙縣曹氏的追隨者隊伍,而在這其中,有一定規模的追隨者,是曹昂在地方期間,以譙縣曹氏的名義招攬收服的。

作為一名優秀的政治家,曹操要一視同仁的進行調整,不能說因為哪些是他招攬收服的,主動投效的,甚至還帶有一定兵馬及資源,就讓他們所得到的,比自己嫡長子招攬收服的,甚至是主動投效自家嫡長子的高。

天底下沒有這個道理。

如果曹操真要這樣做,勢必會使譙縣曹氏內部分裂,這會帶來什麼危害,曹操再清楚不過了。

“子修想給為父分憂,還特意提到了軍改。”

曹操撩了撩袍袖,意味深長的看向曹昂,“子修為何會有這種想法?”

來了!!

一聽這話,曹昂就知關鍵的來了。

“回父親,孩兒有此想法,還是在江東與孫伯符征戰時,期間遇到的一些狀況,纔有此想法的。”

儘管有些事是人儘皆知的,但處在政治這一體係下,如何將好的觀念闡述出來,找尋怎樣合適的切入點,這些都是要考慮清楚的。

不能以直白的方式進行,這樣就太顯低階了。

涉及到軍隊的,無非就是幾方麵,精銳與雜牌,派係,小圈子,私人部曲,吃空餉……對於一方勢力的上位者,尤其是處於亂世秩序下,但凡是有點野心的,都不允許這類現象在軍中發生。

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每每當下了決心,做了一定準備,想要去做些什麼時,內部的,外部的,都好似商量好一般出現狀況,這也使想要做的事情不能實現。

特彆是迎戰強敵下,不僅打敗了強敵,還奪取了部分地盤,接收了部分軍事武裝,從表麵上來看這讓所部勢力變強了,但與之相對的卻帶來了更多隱患。

毫無意外,譙縣曹氏就是這種狀況。

隻是跟其他諸侯勢力不同,譙縣曹氏一個是有曹操在執掌坐鎮,一個是有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大義,才使得沒有出現一些狀況。

但現在沒有出現,不代表以後不會出現。

尤其是在與所謂漢室主流所想背道相馳下,如果沒有將這些隱患逐一解決的話,就必然會在後續出現麻煩。

“詳細來講一講。”

曹操明顯是來了興致,伸手對曹昂說道。

“喏!”

曹昂作揖應道。

在曹操的注視下,曹昂將斟酌許久的話講出,一切都緊密圍繞富春孫氏所遇狀況來作為介入點。

當提到憑功授兵時,曹操下意識聯想的是己部保留部曲的現象,而在這其中的群體有很多,有曹氏、夏侯兩族將校散財私募部曲,這類代表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

有根據不同形勢下,保持一定獨立性的歸順、投誠武將,這類代表就更為廣泛了,有張繡,張遼,徐晃這類將校,有張燕、臧霸這類將校,有張合、高覽這類將校,更有很早追隨自己的外姓武將,呂虔、李整、李通等將……

僅僅是聯想到這些,曹操的內心深處就生出複雜情緒。

這也是讓他最難辦的地方。

一方麵是要加強對軍權的掌控,一方麵卻是在不同形勢下,選擇追隨、投效、歸順、投誠自己的將校,關鍵他們還都在不同時期下立有功勳,但在另一方麵,因為現有的秩序與格局,使得他們所得賞賜還有不同。

很割裂,很矛盾。

但是想要改革卻又千頭萬緒,因為牽扯到的利益太大了。

這是一個不注意下,就可能導致譙縣曹氏得內部,出現嚴重偏差,如果趕上形勢有變,加之有彆有用心之輩利用,就可能演變成內憂外患的雙重危機。

而在曹昂後續的講述下,還提及了奉邑、複客等製,這都能讓曹操聯想到己部麾下存有的類似現狀。

特彆是提及這些所謂製度時,為何存在,存在中所生矛盾與威海,如何妥善解決這些隱患,曹昂僅站在自己的角度,將它們給一一闡述清楚,這讓曹操的情緒有了起伏。

麒麟兒啊!!

真真是曹氏的麒麟兒啊!!

曹操看待曹昂的眼神,已經不是簡單的讚許和欣慰那樣,而是帶有誌同道合的特殊感情在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隨著曹操在丞相這個位置待的時日越久,那種內心的孤獨就越深,因為真的是太如履薄冰了。

很多人都說他多疑,可又有誰看到他背負了多少?

這些背負,是讓他輸不起的。

因為有太多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他必須走穩每一步,容不得半點閃失。

“所以你想到了軍改?”

曹操努力平穩心神,向前探了探身,對曹昂講的時候,曹操伸手拿起酒勺,為自己盛了一觴酒。

此刻的酒,溫的恰到好處。

“正是。”

曹昂點頭應答,目光沉靜如水,“孩兒這些年在外曆練,直麵過無數困境和挑戰,也是這樣,使孩兒深深明白一個道理。”

“不管是何種形式的鬥爭、博弈、對抗,對於想要取勝的一方來講,必須要有絕對的底氣才行。”

“軍隊就是這個底氣。”

曹操笑了笑,喝了口溫酒,看向曹昂說道。

“是的父親。”

曹昂低首道:“在孩兒坐鎮襄陽,節製荊豫徐揚交五州軍政期間,曾先後推動整風之舉,在荊南試行軍改諸策。”

“或許這個程序不算快,但卻叫征東將軍府麾下文武,特彆是統兵將校,知曉了這樣的事情。”

“在孩兒看來,知曉了遠比亂想要好,也是這樣,使孩兒在擊敗孫策,收複江東諸郡,出於對江東的平穩,孩兒定下了新的駐防體係,明確對應的職權,麾下的統兵將校沒有出現有顧慮,不滿,甚至是彆的情緒,而是一個個都投身於新的職責與使命下。”

曹操點點頭,飲下觴中美酒。

這點他是知曉的。

曹昂所行之策皆有章法,不求速成,但求根基穩固,特彆是針對揚州的一攬子計劃,曹操在看過後是頗有感觸的。

如果在此後數載,江東諸郡能夠按著這一方向穩步推行,則民心可安,軍心可定,根基可固。

“也是這樣,孩兒覺得涉及軍改,應上升一個層次。”

在曹操的注視下,曹昂表情正色道:“以荊南試行軍改為根,在許都治下推動軍改,但不涉及諸州各郡的一應軍隊。”

“叫效忠於父親,投效於曹氏的一眾將校,無論是宗族將領,亦或是外姓將領,皆能清楚的知道,父親想要進行的軍改到底是怎樣的。”

“這倒是一個新穎的思路和方式。”

曹操笑著看向曹昂,“這也是你想給為父分憂的方式?”

“父親英明。”

曹昂沒有推辭,而是繼續說道:“對於軍隊,孩兒是有些心得和建樹的,麵對熟悉的事務,孩兒上手是比較快的。”

“在孩兒看來,父親作為大漢丞相,需要在這天子腳下,有真正能幫您掌控好在中樞精銳的人選。”

“此人選非但要通曉兵事,更須忠貞可靠,能秉持父親之誌,且深諳朝局與軍務之平衡……”

聽曹昂講這些話時,曹操的腦海深處,不由自主浮現出一幕幕場景。

當初在宛縣時,他的嫡長子,就曾對他講過類似的話。

而在那個時候,他對自家嫡長子,唯一的期許,就是能將南陽給他守好,確保曹氏在南的相對安穩。

可曹昂呢,給他的驚喜實在太大了。

而今,他的嫡長子,又講了類似的話,如今需要的不再是曆練,而是要在中樞任職,一個想法就在曹操心頭生出。

之後七八年的光景,自己這位嫡長子,又會給自己帶來何等驚喜呢?

“子修。”

曹操的聲音響起。

在曹昂的注視下,曹操將手中酒觴放下。

“父親。”

見到這些,曹昂忙抬手作揖。

“在子修歸許前,為父一直在猶豫,到底要不要讓你以衛將軍的身份,督南北兩軍。”曹操表情有些複雜,語氣低沉道。

“畢竟許都跟彆處不同,且子修持節督荊揚兩州軍政,一旦這個權柄給了你,隻怕給子修的不止是權勢,還會有眾多的算計甚至凶險。”

“說實話,為父對你是有愧的,這些年你承受的,背負的,為父是看得見,但卻沒有講出來的。”

“你是為父的嫡長子,又在汝母細心嗬護下長大,所以這使得子修從小所麵對的,就是不同的。”

“但是適才與子修一番交談,為父下定決心了,要叫你來督南北兩軍,作為我曹孟德的兒子,還有曹氏麒麟兒,為父不覺得這些壓力和擔子,會叫子修難辦,再一個,為父也想叫天下人知曉,子修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父親!!!”

曹昂表情複雜的抬眸看向曹操。

“來,喝了這觴酒。”

而在曹昂的注視下,曹操撩袍盛酒。

這一幕叫曹昂看到後,驚到立時站起身來。

這可不是一杯酒那樣簡單啊。

這代表的是父愛如山下,來自父親的認可。

在絕大多數時候,這是每位當兒子的,想從父親這裡得到,但很多卻終其一生都沒有得到的。

“除卻南北兩軍外,許都一帶駐紮的軍隊,隻要滿足於子修的謀劃部署,子修隻管放心大膽的去做。”

曹操端著酒觴,表情正色的看向曹昂,“需要什麼,子修所領衛將軍府,如果無法解決的話,可直接到丞相府這邊尋求解決之策。”

“許都內外駐防,這副千斤重擔,為父可就交到子修的肩膀上了,子修可莫要讓為父失望啊。”

講到這裡,曹操將酒觴遞給曹昂。

“父親放心!!”

曹昂忙上前雙手接過,隨即在曹操的注視下,表情正色道:“孩兒定會將這副千斤重擔扛起來的!!”

“好,好!!”

曹操大笑起來。

在堂外的典韋,聽到曹操爽朗笑聲,不苟言笑的他,此刻也露出了淡淡笑意,他知道自家明公此刻很高興,這就夠了!!

自家明公有多看重自家長公子,作為身邊的宿將,典韋如何會不清楚,在過去這段時日,自家明公可沒少關注自家長公子的行程。

甚至於說,在自家長公子趕回許都途中,一些調整與任命,就已經在悄無聲息下進行了。

當然這些典韋雖然知曉,但卻沒有對外傳出絲毫。

典韋的內心深處隱隱生出了期待,他真的很想看看,自家長公子在許都開始掌權,有針對性的去做一些事情後,到底會帶來什麼變化。

這個變化要是有利於曹氏的,這對於整個朝局變化,勢必會是很大的,由此也能使自家明公減輕不少壓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