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第19章 孝動天地憾鬼神,柳暗花明現生機
醫院走廊裡的白熾燈光冰冷地灑落,蘇念握著手機,指尖發白。耳邊還回響著財務處工作人員的話:“蘇小姐,您父親的手術費已經到賬了,總共三十六萬八千元,手術可以如期進行。”
她緩緩蹲下身,背靠冰冷的牆壁,眼淚無聲滑落。為湊齊這筆救命錢,她日夜兼程送外賣,風雨無阻,甚至不惜參加地下賽車,險些喪命。此刻,她從衣袋中掏出那枚已經變形的“飛鷹”徽章——那是她摩托車上的標誌,在最後一次比賽中徹底損毀。
“飛鷹啊飛鷹,你雖折翼,卻換來了父親的生機,值了。”蘇念喃喃自語,想起《淮南子》中的話:“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而如今子女反哺,不也正是天經地義嗎?
“蘇小姐,您父親已經進入準備室了,主治醫生讓您過去簽字。”護士的呼喚讓蘇念回過神來。
她急忙擦乾眼淚,快步走向準備室,耳邊忽然響起兒時私塾先生教的對子:“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如今她卻是“一片丹心為救父,兩行清淚化甘霖”。
簽字筆在手中顫抖,蘇念努力定下心神,簽下自己的名字。主治醫生王醫師安慰道:“蘇小姐請放心,我們一定會竭儘全力。今早有位匿名人士還特地來電,叮囑我們使用最先進的裝置和技術,看來您父親貴人自有天相啊。”
蘇念心中一動,想起那位神秘相助的顧先生,暗忖:這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手術室的紅燈亮起,蘇念坐在走廊長椅上,手中緊緊攥著那枚“飛鷹”殘骸。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每一刻都如同度日如年。她想起成語“臥冰求鯉”中的王祥,為了母親寒冬臥冰求鯉,自己這點辛苦又算得了什麼。
“父母之恩,雲何可報?慈如河海,孝若涓塵。”她輕聲念著古詩,心中祈禱:願父親安然度過此劫。
忽然間,手術室門開了,一名護士急匆匆走出來,麵色凝重。
“蘇小姐,患者出現了嚴重的排斥反應,情況危急!”護士的話如五雷轟頂,蘇念隻覺得天旋地轉,勉強扶住牆壁才沒有倒下。
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蘇念穩住心神,抓住護士的手:“求求你們,一定要救我父親!無論花多少錢,用什麼藥,我都願意!”
“醫生正在全力搶救,我們已經用了最好的抗排斥藥物,但是...”護士欲言又止,眼中滿是同情,“您最好有心理準備。”
蘇念隻覺得心如刀絞,想起《韓詩外傳》中的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難道她拚儘全力,最終還是逃不過這命運嗎?
不!她決不能放棄!
“護士小姐,請告訴醫生,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我相信現代醫學,更相信你們的醫術!”蘇念目光堅定,彷彿有著不移的信念,“古人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父親的堅強和我的誠意,一定能感動上天!”
護士被她的堅定所感動,點點頭返回手術室。
時間彷彿停滯了,蘇念在走廊上來回踱步,忽然想起口袋裡還裝著父親最愛吃的桂花糖。她記得小時候生病時,父親總是帶著桂花糖來看她,說吃了甜食病就好得快。
“爸爸,您一定要好起來,我買了您最愛吃的桂花糖...”她低聲自語,眼淚再次不爭氣地流下來。
就在此時,走廊儘頭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位身著深色西裝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來,身後跟著幾位醫生模樣的人。
“蘇小姐,這位是醫學界的權威李教授,特地請來會診的。”王醫師介紹道。
蘇驚訝地抬頭,認出那中年男子正是暗中幫助她的顧先生!
“顧先生,您怎麼...”
顧先生擺手打斷:“令尊的情況我已瞭解,李教授是國內器官移植領域的頂尖專家,有他在,令尊一定會化險為夷。”
李教授已經穿上白大褂,快步走進手術室,留下一句:“時間緊迫,容我先看病人。”
蘇念感激地望著顧先生:“大恩不言謝,您又一次雪中送炭...”
“蘇小姐不必客氣,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顧先生溫和地說,“況且你為父不惜一切的精神,令人動容。”
等待的時間格外漫長,顧先生與蘇念並肩坐在長椅上,講述起自己的往事:“多年前,我父親病重時,我因遠在他鄉未能及時趕回,成了終生遺憾。見到你如此孝心,我怎能不助一臂之力?”
蘇念輕聲歎息:“《孔子家語》中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您不必過於自責,如今您幫助我,正是在踐行孝道啊。”
手術室的門終於再次開啟,李教授走出來,摘下口罩,麵帶微笑:“危機已經過去,排斥反應得到控製,患者情況穩定了。”
蘇念喜極而泣,連聲道謝:“多謝李教授!您的恩情我沒齒難忘!”
李教授擺擺手:“要謝就謝顧先生吧,他親自開車接我過來。也要謝你自己,若不是你及時繳清費用,使用最好的藥物和裝置,今天的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
顧先生補充道:“還有你父親自己的求生意誌,非常堅強。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吉人自有天相’。”
蘇念心中大石終於落地,想起《勸報親恩篇》中的句子:“爹孃麵前能儘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儘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她雖為女子,但孝心不分男女。
術後,蘇念守在父親床前,寸步不離。父親蘇醒後第一句話便是:“念兒,苦了你了...”
蘇念握住父親的手,淚中帶笑:“爸爸,您常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您養育我這麼多年,我做這些算什麼?”
父親虛弱地笑了笑,輕聲吟誦起蘇東坡的詩:“‘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我現在惟願自己快些好起來,不再給我的念兒添負擔。”
“爸爸,您從來不是負擔。”蘇念堅定地說,“您是我的山,我的依靠。山雖暫時需要樹木支撐,但來年春天,必將重現巍峨。”
父女二人相視而笑,窗外陽光正好,透過病房窗戶灑在二人身上,溫暖而充滿希望。
然而蘇念心中明白,父親雖然闖過了鬼門關,但後續治療和康複仍需大量資金。她輕輕摩挲著手中的“飛鷹”殘骸,暗下決心:無論前路有多少艱難險阻,她都會一一克服。
飛鷹雖折翼,誌在九霄不改;孝女雖困頓,救父初心不移。
她望向窗外,天空中恰好有一群飛鳥掠過,朝著遠方飛去。蘇念心中驀地升起一股堅定的力量——她必將如鳳凰涅盤,在逆境中重生,為自己和父親開辟一條新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