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 第84章 國手垂青破雲障 東風助勢上青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第84章 國手垂青破雲障 東風助勢上青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清晨六點半的蒼穹之心園區,早已沒了半年前供應鏈危機時的壓抑。東邊天際剛染出一抹魚肚白,研發中心樓頂的停機坪上,三架

“獵鷹

-

1s”

就像振翅欲飛的銀隼,正進行每日例行的效能測試。螺旋槳捲起的微風裡,混著食堂飄來的豆漿香,還有年輕工程師們討論演算法時的爽朗笑聲

——

這是一種從困境裡闖出來的、帶著韌勁的鮮活氣。

安保部的老張卻比往常多了幾分警惕,他攥著對講機,目光緊盯著園區正門的監控屏。半小時前,總部突然傳來指令:“今日有重要訪客,全員進入三級戒備,無關人員禁止出入。”

老張在蒼穹之心乾了三年,從公司剛起步的小作坊到如今的行業新貴,他見過蘇念帶著團隊熬夜攻關的模樣,也見過騰達施壓時員工們緊繃的臉,卻從沒見過這般

“不動聲色卻暗藏重視”

的陣仗。

七點整,三輛深灰色的中巴車緩緩駛入園區。沒有警車開道,沒有醒目的標識,車身乾淨得連廣告貼紙都沒有,隻有車窗玻璃貼著深色的膜,透著一股

“大隱隱於市”

的沉穩氣場。車剛停穩,第一輛車上下來個穿藏青色中山裝的老人,頭發花白卻梳得整齊,鼻梁上架著副老花鏡,手裡攥著個磨得發亮的牛皮筆記本

——

這模樣不像商界大佬,倒像大學裡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蘇總,久仰。”

老人主動伸出手,聲音洪亮有力,“我是工信部的周明遠,這次帶了科技部和幾個國家級實驗室的同誌,來給你們‘找茬’的。”

蘇念穿著一身簡潔的白色職業裝,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那塊跟著她創業的機械表。她握住周明遠的手,掌心溫暖而有力:“周老說笑了,您這是來給我們‘把脈問診’,我們求之不得。”

她身後,劉工、薑檸還有各部門的負責人都站得筆直,眼神裡藏著緊張,更多的卻是自豪

——

能讓國家部委的專家親自上門,這本身就是對蒼穹之心最大的認可。

一行人先去了研發中心。推開玻璃門,迎麵就是一麵

“技術突破牆”,牆上貼著從第一代無人機核心部件到如今自研陀螺儀的實物樣品,旁邊標注著研發日期和突破的技術瓶頸。周明遠停下腳步,指著最新那款暗金色的陀螺儀,伸手輕輕拿起:“這就是你們七天搞出來的‘救命件’?”

劉工立刻上前,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沒錯,周老!當初騰達斷供時,我們庫存隻夠撐兩周,是念總帶著我們靠‘寰宇圖譜’推演方案,硬生生把這‘卡脖子’的部件給造出來了。您看這表麵光潔度,ra0.01,比瑞科的產品還高兩個等級!”

周明遠拿著陀螺儀對著光看,手指輕輕摩挲著邊緣:“‘巧奪天工’這詞,用在這兒一點不誇張。”

他轉頭看向蘇念,“《考工記》裡說‘智者創物,巧者述之’,你們既當得了‘智者’,又做得了‘巧者’,不容易啊。”

蘇念笑著點頭:“是團隊擰成一股繩的功勞。當初最難的是提純工藝,材料純度總差

0.019%,我們連著三天沒閤眼,最後還是靠‘寰宇圖譜’逆向優化了合成路徑,才跨過這道坎。這就應了那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候逼到絕境,反而能挖出新潛力。”

穿過研發中心的走廊,就到了生產線。自動化機械臂正精準地組裝無人機部件,傳送帶上的零件整齊排列,每一個都貼著二維碼,掃碼就能看到生產批次和檢測資料。科技部的李教授指著機械臂,問身邊的生產主管:“你們這裝置,是進口的還是自研的?”

生產主管是個麵板黝黑的漢子,叫王磊,當初供應鏈危機時,他帶著工人守在生產線,差點急得掉眼淚。如今說起裝置,他腰桿挺得筆直:“大部分是自研改造的!以前我們靠進口裝置,不僅貴,維修還得看人家臉色。後來念總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就組建了裝置改造組,把普通機床改成了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精度比進口的還穩!”

李教授眼睛一亮,湊到機械臂旁仔細看:“我聽說你們把成本降了

35%?這‘開源節流’的本事,值得所有製造企業學。”

蘇念補充道:“成本降下來,不是靠偷工減料,而是靠技術優化。比如這自適應加工演算法,能補償裝置的精度誤差,相當於給老機床裝了‘新腦子’。這就像‘田忌賽馬’,不用換馬,換個策略就能贏。”

一行人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到了

“寰宇圖譜”

的機房外。這裡是蒼穹之心的核心禁地,門口有雙重門禁,牆上貼著

“涉密區域,禁止拍照”

的標識。周明遠停下腳步,問蘇念:“這就是你們對外說的‘核心

ai

研發平台’?”

蘇念點頭,示意薑檸開啟顯示屏。螢幕亮起的瞬間,幽藍色的資料流像星河般流淌,時而彙聚成零件圖紙,時而分解成分子結構。薑檸操作著滑鼠,解釋道:“寰宇圖譜整合了千萬組工業資料,能推演材料合成、工藝優化,還能模擬無人機的飛行場景。比如上次南亞測繪專案,就是靠它優化了多頻譜融合演算法,才實現了超高精度掃描。”

周明遠盯著螢幕,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這平台不是一天建成的吧?”

“確實不是。”

蘇唸的目光落在螢幕上,帶著幾分感慨,“從創業第一天起,我們就開始積累資料,哪怕最困難的時候,也沒停過研發投入。這就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現在能派上用場,都是以前埋下的伏筆。”

有個年輕的專家忍不住問:“蘇總,你們就不怕這核心技術被偷嗎?”

蘇念笑了笑,眼神卻透著堅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有‘天穹’ai

安防係統,還有物理隔離的伺服器,更重要的是,這技術裡藏著我們團隊的心血,外人就算抄走程式碼,也抄不走背後的邏輯和經驗。就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掌握的是‘漁’,不是簡單的‘魚’。”

考察持續了兩天。第二天下午,座談會在會議室舉行。周明遠坐在主位,看著手裡的調研報告,突然開口:“蘇念,你們有沒有想過,把技術用到更廣闊的地方?比如航天、軍工?”

蘇念立刻坐直身體:“當然想過!我們的無人機已經能用於邊防巡邏和野生動物保護,但這還不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果國家需要,我們隨時願意貢獻技術,哪怕是攻克最難的‘卡脖子’難題。”

李教授接著說:“現在國家缺的就是你們這樣有創新力、有擔當的企業。‘真金不怕火煉’,你們能在騰達的圍剿下活下來,還能在國際上打敗歐美巨頭,說明你們的技術過硬,人品更過硬。”

座談會結束時,周明遠拍了拍蘇唸的肩膀:“等著好訊息吧,國家不會虧待真正做事的企業。”

這話像一顆定心丸,讓整個蒼穹之心都充滿了期待。三天後的上午,蘇念正在開會,辦公室的電話突然響了,是工信部的號碼。她接起電話,隻聽周明遠的聲音從聽筒裡傳來:“蘇念,恭喜!蒼穹之心被列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點扶持名錄’了,後續還有一係列政策,你準備好對接。”

蘇念握著電話,心跳不由得加快。掛了電話,她轉身對會議室裡的人說:“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我們被國家重點扶持了!”

瞬間,會議室裡爆發出歡呼聲。王磊激動得拍了桌子:“太好了!以後再也不用怕資金不夠了!”

薑檸眼睛紅紅的,嘴裡唸叨著:“終於,我們的努力沒白費。”

更讓人驚喜的還在後麵。一週後,國家開發銀行的工作人員上門,帶來了一份低息貸款合同。當財務總監看到貸款額度時,手都抖了:“這……

這額度,足夠我們建三個新廠房了!真是‘久旱逢甘霖’啊!”

蘇念在合同上簽字時,想起當初資金緊張時,她不得不抵押自己房子的日子,眼眶微微發熱。她對銀行的人說:“謝謝國家的信任,我們一定把每一分錢都用在研發和生產上,不辜負這份支援。”

緊接著,航天科技集團的人也來了,帶著一個合作專案

——

聯合研發用於衛星迴收的無人機。負責人握著蘇唸的手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你們的演算法技術加上我們的航天經驗,一定能搞出世界一流的產品。”

最讓大家振奮的是,軍方也發來詢價,想要采購一批

“守望者”

無人機用於邊防巡邏。蘇念安排薑檸對接時,特意叮囑:“‘保家衛國,義不容辭’,我們要拿出最好的產品,不能有一點馬虎。”

那段時間,蒼穹之心的園區裡每天都有新變化:新的廠房開始動工,招聘啟事貼滿了各大高校的就業網,連食堂的飯菜都加了好幾個菜。有老員工感慨:“以前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現在我們背靠國家這棵‘大樹’,以後的路肯定越走越寬!”

蘇念站在落地窗前,看著園區裡忙碌的景象,想起創業初期的艱難。那時候,她帶著幾個人在出租屋裡畫圖,連一台像樣的裝置都沒有,有人說她

“異想天開”,有人說她

“不自量力”。可現在,蒼穹之心不僅活下來了,還得到了國家的認可,甚至能在國際舞台上為國爭光。

“時來天地皆同力”,蘇念輕聲念著這句詩。窗外,陽光正好,幾架無人機編隊飛過,在天空中拚出

“中國智造”

四個大字。她知道,這隻是開始。有了國家的東風,蒼穹之心定能

“乘長風破萬裡浪”,讓中國的無人機技術,真正領跑世界!

傍晚時分,蘇念召集管理層開會,佈置接下來的計劃:“第一步,擴大研發團隊,重點攻克晶片和新材料技術;第二步,在亞非拉建立售後服務中心,讓我們的產品走得更遠;第三步,聯合高校培養人才,為行業輸送新鮮血液。”

她看著眼前這些並肩作戰的夥伴,眼神堅定:“‘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現在東風已來,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不僅要做中國的蒼穹之心,還要做世界的蒼穹之心!”

會議室裡,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鬥誌。燈光下,他們的身影被拉得很長,像一道道挺拔的脊梁,支撐著這家企業的未來,也支撐著中國智造的希望。窗外的夜空漸漸亮起星星,彷彿在為這群追夢人加油鼓勁

——

屬於蒼穹之心的故事,還有更精彩的篇章等著書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