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第103章 圖譜指津破迷障 巧思點醒夢中人
西北某絕密研發基地的超算中心內,冷氣係統嗡嗡作響,卻壓不住空氣中彌漫的焦灼。基地首席科學家錢老雙手背在身後,花白的眉頭擰成了疙瘩,目光死死盯著螢幕上那些刺眼的失敗資料
——“雲鵬”
專案的熱管理與動力係統難題,就像兩座無法逾越的大山,橫亙在所有科研人員麵前。
“還是不行?”
錢老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看向身邊負責材料研發的王工。
王工苦笑著搖頭,指了指螢幕上跳動的曲線:“錢老,我們按傳統思路試過了十七種材料組合,三十多種熱控方案,可一到模擬臨近空間環境,要麼材料強度崩了,要麼熱管理係統直接癱瘓,簡直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根本找不到突破口!”
周圍的科研人員也都垂頭喪氣,有的對著圖紙發呆,有的手裡攥著筆卻半天寫不出一個字。這
“雲鵬”
專案關乎國家空天安全,他們熬了無數個通宵,頭發都白了不少,可難題依舊像塊硬骨頭,啃不動也咽不下。
就在這時,超算中心的大門被推開,蘇念帶著蒼穹之心的團隊走了進來。她穿著一身簡潔的科研服,臉上沒有絲毫疲憊,反而透著一股胸有成竹的從容。
“錢老,各位,‘寰宇圖譜’的推演結果雖然不是現成答案,但已經給我們指明瞭新方向。”
蘇念走到主控螢幕前,調出圖譜生成的基礎材料合成路徑與動力架構理論,“咱們不能再抱著老思路不放了,得‘打破砂鍋問到底’,從根上找解決辦法。”
錢老抬了抬眼皮,眼中帶著幾分懷疑。他搞了一輩子軍工科研,見過的專家不計其數,可眼前這個年輕姑娘,真能憑借一個
“ai
平台”
的推演,解決他們這群老骨頭都攻克不了的難題?他心裡犯嘀咕,嘴上卻沒說什麼,隻是示意蘇念繼續。
蘇念也不在意,指著螢幕上的熱管理瓶頸資料,開口說道:“錢老,您看這裡。臨近空間環境溫差極大,一會兒是零下幾十度的低溫,一會兒又會因太陽輻射升到高溫,傳統的熱控係統就像‘守株待兔’,根本跟不上環境變化。但‘寰宇圖譜’給了個新思路
——
仿生。”
“仿生?”
錢老愣了一下,“這和熱管理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
蘇念笑著解釋,“您還記得北極熊嗎?它能在零下幾十度的北極存活,靠的就是身上那層中空的毛發。這些毛發不僅能保溫,還能根據外界溫度調節熱輻射。我們能不能‘照貓畫虎’,借鑒這個結構,再結合記憶合金,設計一種自適應變體微結構蒙皮?”
她一邊說,一邊在螢幕上畫出蒙皮的設計草圖:“這種蒙皮的微觀結構可以隨外界溫度變化自主調整,溫度低的時候,結構收縮鎖住熱量;溫度高的時候,結構展開散發熱量,就像‘變色龍’一樣,隨時適應環境。這樣一來,熱管理瓶頸不就迎刃而解了?”
錢老湊到螢幕前,仔細看著草圖,手指不自覺地跟著比劃起來。越看,他的眼睛越亮,嘴裡喃喃自語:“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呢?這就像‘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前光顧著在現有材料裡打轉,忘了從大自然裡找靈感!”
周圍的科研人員也都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這個思路好啊!記憶合金的特性剛好能滿足結構變化的需求!”
“而且仿生結構在自然界已經經過了千萬年的驗證,可靠性肯定沒問題!”
“蘇總工這腦子,真是‘神仙放屁
——
不同凡響’!”
蘇念笑了笑,又指向動力係統的難題:“再說說能源問題。‘寰宇圖譜’提出的‘電離能汲取’確實很先進,但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就像‘水中撈月’,很難實現。不過,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先把太陽能的利用做到極致。”
她調出太陽能電池板的優化方案:“我們可以采用最新的多結高效太陽能電池,再配合可展開的柔性太陽能翼,最大限度捕捉太陽能。除此之外,還能整合一款小型化、高效率的斯特林發電機。”
“斯特林發電機?”
王工疑惑地問,“這東西不是早就有了嗎?怎麼和動力係統結合?”
“王工,您彆急啊。”
蘇念耐心解釋,“臨近空間環境中,無人機機體內部和外部存在不小的溫差,這可是‘送上門的熱量’。斯特林發電機剛好能利用這種溫差發電,作為太陽能動力的補充。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雙保險’,哪怕遇到長時間陰天,也能保證動力供應,這不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嘛!”
王工一拍大腿,激動地說:“對啊!我怎麼把這茬忘了!溫差發電雖然功率不算特彆大,但作為補充綽綽有餘,而且穩定性強,簡直是為‘雲鵬’量身定做的!”
錢老看著蘇念,眼中的懷疑早已變成了震驚和佩服。他握住蘇唸的手,用力晃了晃:“蘇總工,你可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啊!我們這群老頑固,被傳統思維困住了太久,沒想到你一個年輕人,能有這麼開闊的思路,還能把‘寰宇圖譜’的超前構想,用現有的技術手段落地,真是不簡單!”
“錢老您過獎了。”
蘇念謙遜地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寰宇圖譜’的推演給了方向,再加上咱們團隊一起琢磨,才能想出這些辦法。接下來,咱們還得把這些方案細化驗證,爭取早日突破難關。”
“說得好!”
錢老大聲說道,“從今天起,蘇總工的團隊和咱們基地的人混編,成立專項攻關組,全力以赴推進方案驗證!我就不信了,有這麼好的思路,還攻克不了這兩個難題!”
超算中心裡的氣氛瞬間變得熱烈起來,之前的沮喪一掃而空,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期待。科研人員們圍在一起,有的討論蒙皮材料的選型,有的研究斯特林發電機的小型化方案,鍵盤敲擊聲、討論聲此起彼伏,彙成了一曲充滿希望的科研交響曲。
蘇念看著眼前的景象,嘴角露出了微笑。她知道,雖然接下來還有很多硬仗要打,但有了正確的方向,有了齊心協力的團隊,“雲鵬”
專案的突破隻是時間問題。而
“寰宇圖譜”
展現出的強大能力,也讓她更加堅信,蒼穹之心一定能在高科技領域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為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接下來的日子裡,攻關組夜以繼日地忙碌著。蘇念每天都泡在實驗室和超算中心,一會兒和材料專家討論蒙皮的微觀結構優化,一會兒和動力工程師研究斯特林發電機的整合方案。遇到難題時,她總能憑借對
“寰宇圖譜”
構想的精準理解,提出
“畫龍點睛”
的建議。
有一次,在測試蒙皮的溫度適應性時,發現蒙皮在快速降溫過程中,結構變化出現了延遲。大家急得團團轉,有人甚至提議放棄這種仿生結構,回到傳統方案。
蘇念卻很冷靜,她仔細分析了測試資料,又對照
“寰宇圖譜”
的推演模型,說道:“大家彆慌,‘磨刀不誤砍柴工’。問題出在記憶合金的相變速度上,我們可以在蒙皮中加入少量納米級的導熱顆粒,加快熱量傳遞,讓記憶合金的相變更及時。就像給蒙皮裝了‘加速器’,肯定能解決延遲問題。”
按照蘇唸的建議修改後,再次測試,蒙皮的溫度適應性果然達到了預期。負責測試的工程師激動地說:“蘇總工,您這腦子真是太靈活了,不管遇到什麼難題,您都能‘手到病除’!”
在動力係統的研發中,也遇到了斯特林發電機與太陽能係統的協同問題。兩者輸出的電壓不穩定,容易互相乾擾。王工帶領團隊除錯了好幾天,都沒能解決,急得嘴上起了水泡。
蘇念得知後,來到動力實驗室,仔細觀察了兩個係統的工作狀態,又查閱了相關資料,說道:“王工,咱們可以在兩個係統之間加一個智慧穩壓模組,就像‘中間人’一樣,實時調節電壓,讓兩者的輸出保持穩定同步。而且這個模組可以用‘寰宇圖譜’優化過的演算法控製,響應速度絕對能跟上。”
王工按照蘇唸的方法,很快就搭建好了智慧穩壓模組。測試時,兩個動力係統完美協同,輸出穩定得超出了預期。王工高興得像個孩子,拉著蘇念說:“蘇總工,您真是我們的‘救星’啊!要是沒有您,我們還不知道要在這卡多久呢!”
隨著一個個難題被攻克,“雲鵬”
專案的進展越來越快。錢老看著每天更新的成功資料,心裡樂開了花。他不止一次在會議上感慨:“都說‘長江後浪推前浪’,蘇總工和她的‘寰宇圖譜’,真是把這句話體現得淋漓儘致!有他們在,咱們國家的科技發展,肯定能‘芝麻開花節節高’!”
而蘇念也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了
“寰宇圖譜”
的強大潛力。它不僅僅是一個
ai
推演工具,更像是一位洞悉科技未來的導師,總能在關鍵時刻給出最精準的指引。同時,與基地科研人員的合作,也讓她學到了很多軍工領域的寶貴經驗,為蒼穹之心未來的發展積累了更多資源。
她知道,“雲鵬”
專案的攻關隻是一個開始。隨著蒼穹之心與國家軍工體係的聯係越來越緊密,未來還會有更多更具挑戰性的任務等著他們。但她有信心,憑借
“寰宇圖譜”
的超前技術,憑借團隊的齊心協力,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難,讓蒼穹之心成為中國高科技領域的一麵旗幟,在全球舞台上綻放光芒。
這天晚上,蘇念站在超算中心的落地窗前,看著窗外基地的燈火。遠處的試驗場隱約傳來裝置除錯的聲音,那是希望的聲音,是夢想的聲音。她拿出手機,給遠在總部的劉工發了一條資訊:“‘雲鵬’專案進展順利,圖譜的價值正在逐步顯現,未來可期。”
很快,劉工回複道:“念總,我們在總部也做好了準備,隨時支援!蒼穹之心,必定能‘乘風破浪,直掛雲帆濟滄海’!”
蘇念看著資訊,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知道,屬於蒼穹之心的傳奇,才剛剛拉開序幕。而
“寰宇圖譜”
所引領的科技革命,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改變整個世界的科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