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 第141章 穹頂築夢攻堅苦 星波探秘啟新疑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第141章 穹頂築夢攻堅苦 星波探秘啟新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昆侖山脈腹地,地下三百米的絕密基地裡,恒溫恒濕的氣流帶著金屬冷意,拂過蘇念攥著檔案的指尖。紅色封皮上

“巡天者計劃?核心藍圖”

的燙金字樣,在慘白的應急燈下泛著沉光

——

這是她昨夜隨秦風穿過十二道安檢,從基地最深處的檔案庫中取出的國之重器設計雛形,此刻正攤開在特製的防磁桌麵上,如一幅展開的星圖,勾連著人類向臨近空間探索的野心。

“蘇總工,不是我潑冷水。”

身後傳來一聲低沉的質疑,周明遠教授拄著柺杖走近,老花鏡後的眼睛掃過藍圖上

“20-100

公裡臨近空間駐留”

的標注,眉頭擰成疙瘩,“這區域被稱為‘空天過渡帶’,溫度從零下五十度飆到一百二十度,氣流紊亂得像沒頭蒼蠅,連美國的

x-37b

都不敢長時間待著。你們‘寰宇圖譜’雖在‘天鏈’上露過臉,但‘隔行如隔山’,臨近空間的複雜環境,可不是靠演算法就能推演明白的。”

周教授是國內航天領域的泰鬥,參與過三代探空火箭研發,此刻話語裡的輕視,像一根細針戳在團隊成員心上。李明攥著手裡的材料檢測報告,剛想反駁,就被蘇念用眼神按住。她指尖劃過藍圖上的機身輪廓,聲音平靜卻有力量:“周教授說得對,‘紙上談兵終覺淺’。但‘實踐出真知’,不如咱們現在就用圖譜推演第一個難題

——

機身蒙皮材料,您看如何?”

基地的推演室裡,巨大的環形螢幕亮起,“寰宇圖譜”

的啟動界麵如星河般流轉。周教授抱臂站在一旁,看著蘇念在指令欄輸入

“臨近空間極端環境材料引數”:溫度波動範圍

±150c、高空強輻射、超音速氣流衝擊。他心裡暗忖:就算圖譜能算出理論配方,現實中也找不到能量產的材料,這丫頭怕是

“初生牛犢不怕虎”。

資料流如瀑布般在螢幕上翻滾,圖譜的推演速度遠超預期。十分鐘後,一組新型納米陶瓷複合材料的配方跳了出來,旁邊附著微觀結構模擬圖

——

纖維骨架裡嵌著空心金屬球,能在高溫時膨脹鎖溫,低溫時收縮保溫,甚至還能吸收部分宇宙射線轉化為電能。

“這……

這配方理論上可行,但工藝難度太大。”

周教授湊上前,手指點著螢幕上的分子結構,“空心金屬球的壁厚要控製在

30

納米,誤差不能超過

5%,國內還沒有工廠能做到。”

“您看這個。”

蘇念調出圖譜的關聯資料庫,螢幕上瞬間彈出三家軍工企業的最新生產線報告

——

其中一家剛在上個月突破了納米級金屬成型技術。她笑著補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圖譜不僅能推演配方,還能聯動國內產業鏈資源。咱們現在就聯係工廠,明天就能出樣品。”

周教授的臉色終於變了,他摘下老花鏡擦了擦,再看向蘇念時,眼神裡多了幾分鄭重:“倒是我‘以老賣老’了。不過,材料隻是第一道坎,能源呢?臨近空間太陽能強度是地麵的三倍,但雲層遮擋頻繁,總不能讓‘巡天者’像風箏一樣靠電池飛吧?”

這正是團隊昨夜討論的死結。蘇念走到控製台前,調出

“天鏈”

的能源係統資料:“‘天鏈’的太陽能

-

燃料電池混合係統給了我們啟發。圖譜推演過,要是在‘巡天者’機翼下加裝‘溫差發電模組’,利用機身內外的溫度差補能,再配合高效儲能電池,續航時間能從原本的

72

小時延長到

15

天。”

她點選螢幕,三維模型上的機翼緩緩展開,下方彈出一排銀色的薄片狀模組,像貼在翅膀上的鱗片。“這模組用的是碲化鉍材料,在

100c溫差下發電效率能到

15%,剛好適配臨近空間的環境。”

周教授看著模型演示,終於點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們這思路確實比我們老一輩靈活。不過,臨近空間的通訊中繼纔是硬骨頭

——

電磁波在這區域會被電離層反射,訊號衰減得厲害,‘天鏈’的鐳射通訊能覆蓋嗎?”

“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攻關的。”

蘇念調出通訊模組的設計圖,“圖譜正在模擬量子加密通訊在臨近空間的傳輸路徑,預計三天後能出結果。到時候還得請周教授您幫忙把關。”

周教授捋著胡須笑了:“沒問題!隻要能讓咱們國家的‘巡天者’先一步站穩臨近空間,我這把老骨頭也樂意搭把手。”

推演室裡的氣氛終於緩和,李明湊到蘇念身邊,小聲說:“念姐,剛才周教授質疑的時候,我還以為要吵起來呢,沒想到你這麼快就把他說服了。”

“‘理不辯不明’,有質疑纔好,能幫咱們發現漏洞。”

蘇念看著螢幕上滾動的能源係統資料,眼神卻沒放鬆,“不過,周教授提到的通訊問題,確實是個大麻煩。臨近空間的電離層像塊不規則的鏡子,訊號一會兒被反射,一會兒被吸收,圖譜得算出最穩定的傳輸視窗才行。”

接下來的三天,團隊全員泡在推演室裡。蘇念幾乎沒合過眼,眼底的紅血絲越來越重,卻依舊保持著高效的指令輸入。圖譜在她的操控下,彷彿被啟用了隱藏潛能,不僅快速完成了量子通訊路徑推演,還優化了機身的氣動佈局

——

將原本的三角翼改成了可變後掠翼,能在不同高度自動調整角度,減少氣流阻力。

“念姐,你快看!圖譜算出通訊最佳視窗在每天淩晨三點到五點,這時候電離層最穩定,量子訊號的衰減率能控製在

5%

以內!”

李明興奮地指著螢幕,“還有,可變後掠翼的風洞測試資料也出來了,在

10

倍音速下,機身承受的壓力比預期低了

20%!”

蘇念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剛想點頭,推演室的門突然被推開,秦風快步走進來,手裡拿著一個加密

u

盤:“蘇工,有份重要資料給你

——

這是上世紀

90

年代,咱們國家一次探空火箭實驗的原始記錄,當時火箭在

60

公裡高度突然失聯,殘骸回收後的資料一直沒完全解析,你用圖譜看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的資訊,說不定對‘巡天者’的故障預警有幫助。”

蘇念接過

u

盤,插入推演終端。隨著資料匯入,螢幕上出現了一組雜亂的曲線

——

溫度、氣壓、磁場強度的記錄都很正常,直到火箭抵達

60

公裡高度,所有資料突然出現一陣劇烈波動,隨後徹底中斷。

“這波動像是……

外部乾擾?”

李明皺著眉,“但當時那片空域沒有其他飛行器,也沒有太陽風暴,怎麼會突然乾擾?”

蘇念沒說話,啟動圖譜的深度解析模式。資料流開始重新排列,異常波動部分被放大,螢幕上突然彈出一行紅色提示:“檢測到非自然引力波動,頻率

0.03hz,具備週期性,無法用現有物理模型解釋。”

“引力波動?”

周教授剛走進來,聽到這話腳步一頓,“探空火箭的感測器精度有限,會不會是儀器誤差?”

“不會。”

蘇念盯著螢幕上的波動曲線,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調出圖譜的誤差分析報告,“圖譜對比了同期其他探空火箭的資料,隻有這一次出現了這種波動,而且週期穩定,像是某種規律運動產生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絕不是儀器問題。”

她讓圖譜將波動曲線與已知的天體引力資料對比:地球引力、月球引力、太陽引力……

甚至連木星的引力影響都算了進去,卻沒有任何匹配項。更奇怪的是,當圖譜試圖推演波動來源時,係統突然卡頓,螢幕上的資料流出現紊亂,像是遇到了無法識彆的引數。

“怎麼回事?”

秦風湊上前,看著螢幕上閃爍的

“未知變數”

提示,臉色變得凝重,“圖譜之前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

蘇念重啟圖譜,再次匯入資料,這次波動曲線旁邊多了一行小字:“該波動與編號‘y-73’的未知訊號存在微弱共鳴

——‘y-73’訊號來源:騰達集團深海光纜傳輸記錄。”

“騰達的深海光纜?”

李明驚呼,“就是之前傳走核心資料的那條?這引力波動和騰達、‘幽靈’有什麼關係?”

蘇唸的心頭沉了下去。她想起之前在騰達伺服器裡發現的隱藏分割槽,還有

“幽靈”

背後的軍工複合體,難道這異常引力波動不是自然現象,而是某種未知的人造裝置產生的?可現有技術根本無法在

60

公裡高度製造出可探測的引力波動,這已經超出了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

“周教授,您在航天領域這麼多年,有沒有聽說過類似的異常引力現象?”

蘇念轉向周教授,語氣帶著一絲急切。

周教授搖了搖頭,眼神裡滿是困惑:“我參與過的探空任務不下五十次,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情況。如果這波動真的存在,那可能意味著……

咱們對臨近空間的認知,還隻是‘冰山一角’。”

推演室裡陷入沉默,隻有圖譜的風扇還在低聲運轉。蘇念看著螢幕上的異常波動曲線,突然想起章末鉤子

——

這段無法解釋的引力記錄,會不會是通往更廣闊星空的鑰匙?又或者,是某種未知文明對地球的窺探?

“秦風將軍,”

蘇念深吸一口氣,轉向門口的秦風,“我建議立刻成立專項小組,深入解析這份探空資料。如果這異常引力波動是真實存在的,不僅會影響‘巡天者’的飛行安全,還可能隱藏著重大的科學發現

——

甚至可能關係到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秦風點頭,眼神堅定:“我馬上向上麵彙報。蘇工,這件事就交給你負責,需要什麼支援,軍方全力配合。記住,‘小心駛得萬年船’,既要查清真相,也要做好保密工作,絕不能讓境外勢力知道咱們發現了這個異常。”

周教授也附和道:“我可以聯係中科院的天體物理專家,讓他們一起參與解析。不過,蘇工,你得有心理準備

——

這可能是一條‘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探索之路,說不定要耗費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吾將上下而求索’。”

蘇念看著螢幕上的波動曲線,眼神裡燃起了從未有過的光芒,“為了‘巡天者’,為了國家的空天安全,就算再難,我們也得走下去。”

當天下午,專項小組正式成立。蘇念將團隊分成兩組:一組繼續推進

“巡天者”

的材料和能源係統研發,另一組則專注於異常引力波動的解析。推演室裡的螢幕被分成兩半,一半是

“巡天者”

的機身設計圖,一半是跳動的引力波動曲線,像是兩條並行的賽道,一條通向人類對臨近空間的掌控,一條通向未知的宇宙奧秘。

深夜,蘇念獨自留在推演室,看著圖譜反複模擬引力波動的傳播路徑。螢幕上,波動的來源被標注在一片漆黑的空域

——

那裡是柯伊伯帶的邊緣,人類的探測器從未抵達過的地方。她突然想起之前在

“天鏈”

測試時捕捉到的異常訊號,還有

“幽靈”

小組背後神秘的

“星海”

組織,這些線索像散落的珍珠,似乎正被一條無形的線串聯起來。

“圖譜,分析異常引力波動與‘星海’組織已知訊號的關聯性。”

蘇念輸入指令,螢幕上的資料流再次翻滾。幾分鐘後,一條提示跳了出來:“關聯性低於

0.01%,但檢測到兩者在特定頻率下存在共振現象。”

“共振現象……”

蘇念喃喃自語,心裡的疑惑越來越深。“星海”

組織到底是什麼來頭?他們是否也發現了這異常引力波動?如果

“巡天者”

成功進入臨近空間,會不會與

“星海”

的勢力正麵相遇?

窗外,基地的探照燈掃過雪山,留下一道慘白的光痕。蘇念揉了揉眼睛,看著螢幕上

“巡天者”

的藍圖,突然覺得這份任務的重量遠超想象

——

它不僅是一次技術攻關,更可能是人類與未知文明對話的起點,是國家在空天領域爭奪話語權的關鍵。

“不管前麵有多少困難,我都不會退縮。”

蘇念握緊拳頭,對著空無一人的推演室輕聲說,“‘願得此身長報國’,為了‘巡天者’,為了這片土地,我一定要把真相查清楚。”

淩晨三點,李明端著一杯熱咖啡走進來,看到蘇念還在螢幕前忙碌,忍不住勸道:“念姐,你已經兩天沒閤眼了,先休息會兒吧。圖譜的解析需要時間,不差這幾個小時。”

蘇念接過咖啡,喝了一口,暖意順著喉嚨滑下去,卻沒放下手裡的滑鼠:“我沒事,現在正是關鍵時候。你看,圖譜剛算出異常引力波動的週期是

73

天,下次出現應該在三個月後

——

如果‘巡天者’能在那之前完成首飛,說不定能直接捕捉到波動訊號。”

李明湊到螢幕前,看著週期標注,眼裡滿是驚歎:“73

天……

這也太有規律了,不像是自然現象。念姐,你說會不會是外星人的飛行器?”

蘇念笑了笑,沒直接回答:“‘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現在下結論還太早。不過,就算是外星人,咱們也得做好準備

——‘巡天者’不僅是國家的空天盾牌,也可能是人類麵對未知的第一道防線。”

晨光透過推演室的觀察窗照進來時,蘇念終於完成了異常引力波動的初步分析報告。報告裡詳細記錄了波動的引數、週期、傳播路徑,以及與

“星海”

訊號的微弱關聯,最後提出了三個假設:人造裝置乾擾、未知天體引力、地外文明訊號。

她將報告發給秦風和周教授,靠在椅背上,看著螢幕上

“巡天者”

的三維模型緩緩旋轉。機身的銀灰色蒙皮在虛擬陽光下泛著光,機翼展開如雄鷹的翅膀,彷彿隨時準備衝向雲霄,探索那片充滿未知的臨近空間。

“巡天者,三個月後,咱們一起去看看那異常引力波的真相。”

蘇念輕聲說,眼底的疲憊被堅定取代。她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會更加艱難,但隻要有

“寰宇圖譜”

的助力,有團隊的支援,有國家的信任,她一定能帶領

“巡天者”

衝破難關,在臨近空間寫下屬於中國的篇章。

而那份異常引力波動的記錄,就像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在她心裡激起層層漣漪

——

她隱隱感覺到,這不僅是一次技術突破的契機,更可能是人類文明邁向星海的起點。而她,有幸成為這場偉大探索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