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第95章 守初心科技傳暖意 施善舉螢火照人間
暮色四合,蒼穹之心總部大樓的燈光依舊璀璨,可研發中心旁的一間會議室裡,卻沒有往日討論技術的激烈氛圍,反而彌漫著一股溫情。蘇念坐在主位上,指尖輕輕拂過桌上
“螢火蟲”
公益計劃的
logo——
那是一隻由資料流勾勒而成的螢火蟲,翅膀上閃爍著柔和的藍光,像極了此刻她眼中的光芒。
“還記得我們剛創立蒼穹之心時說過的話嗎?”
蘇念抬起頭,目光掃過圍坐的團隊成員,“那時我們說,要讓科技不再是實驗室裡冷冰冰的公式,要讓它像春雨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落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
話音剛落,負責公益專案的張姐便開啟了投影儀,螢幕上瞬間出現了川西高原的畫麵。崎嶇的山路蜿蜒在崇山峻嶺間,雲霧繚繞,彷彿一條沉睡的巨龍。“念總,這是上個月我們去的巴塘鄉,那裡的衛生站隻有一位老醫生,藥品儲備少得可憐,遇到急症病人,往往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張姐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手指在螢幕上滑動,畫麵切換到一群穿著藏服的孩子圍著無人機歡呼的場景。“我們的‘蜂鳥’無人機載著急救箱飛過去的時候,老醫生激動得眼淚都下來了。他說,以前從縣城運疫苗過來,要翻三座山,走兩天路,有時候疫苗在路上就失效了。現在有了無人機,兩個小時就能送到,這哪裡是機器啊,這是孩子們的‘救命鳥’!”
蘇念看著畫麵裡孩子們純真的笑臉,眼眶也微微發熱。她想起《禮記》裡說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今蒼穹之心做的,不就是在踐行這份初心嗎?“還記得第一次測試公益無人機的時候,劉工你還跟我犟,說無人機就該用在高精尖領域,搞公益是‘大材小用’。”
蘇念笑著看向技術大牛劉工,語氣裡滿是打趣。
劉工摸了摸後腦勺,不好意思地笑了:“念總,我那時候是井底之蛙,目光短淺了。上次去內蒙古草原,咱們的無人機給牧民小學送‘知識包裹’,孩子們捧著平板電腦,眼裡的光比草原上的星星還亮。我當時就想,這比攻克一個技術難題,心裡頭還敞亮!”
眾人聽了都笑了起來,會議室裡的氣氛愈發溫暖。張姐繼續介紹:“草原上的那所小學,之前隻有一間破舊的土坯房,孩子們上課‘晴天曬太陽,雨天漏雨忙’。我們不僅送去了教學裝置,還通過無人機的高清攝像頭,幫他們聯係了城裡的老師遠端授課。現在孩子們不僅能學語文數學,還能跟著城裡的美術老師畫草原,跟著音樂老師唱牧歌,這日子過得比蜜還甜!”
“這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啊。”
蘇念感慨道,“我們送的不隻是物資,更是希望,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就像古人說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看著這些孩子的生活越來越好,咱們心裡也暖烘烘的。”
這時,螢幕上的畫麵又切換到了雲南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鬱鬱蔥蔥的樹木遮天蔽日,幾隻大象在林間漫步。“這是我們和環保組織合作的反盜獵專案。”
張姐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以前環保隊員巡邏,靠的是兩條腿,一天走不了幾十裡地,還經常遇到危險。現在我們的‘守望者’無人機帶著熱成像儀在空中巡航,盜獵者的身影在鏡頭裡無所遁形,就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抓一個準。”
畫麵裡出現了一次成功的反盜獵行動:無人機發現了三名盜獵者正偷偷靠近象群,立刻將坐標傳給地麵巡邏隊。巡邏隊員迅速趕到,將盜獵者一網打儘。“自從有了無人機,這片雨林的盜獵事件減少了八成。當地的傣族老鄉說,這些無人機是‘雨林的守護神’,是上天派來保護他們家園的。”
張姐的聲音裡滿是自豪。
蘇念點了點頭,拿起桌上的一份報告:“這半年來,‘螢火蟲’計劃已經覆蓋了全國
12
個省份的
38
個偏遠地區,完成了
156
次醫療物資輸送,幫助
21
所鄉村學校建立了遠端教學係統,協助環保組織破獲了
23
起盜獵和汙染案件。雖然這些專案沒有給公司帶來一分錢的直接收益,但我收到了上百封感謝信,有老醫生寫的,有孩子們畫的,還有老鄉們寄來的土特產。這些東西,比任何商業訂單都珍貴!”
她頓了頓,目光變得堅定:“有人說,商人重利輕義,可我覺得,真正的企業家,應該‘達則兼濟天下’。蒼穹之心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國家的支援,離不開老百姓的信任。現在我們有能力了,就該回報社會,就該讓科技的光芒照到每一個角落,就像螢火蟲一樣,雖然隻有一點光,但彙聚起來,就能照亮整片夜空!”
“念總說得對!”
團隊成員們紛紛附和,眼神裡滿是認同。
一個年輕的工程師激動地說:“上次我跟著去山區送藥品,一個老奶奶拉著我的手說,她這輩子沒見過這麼神奇的東西,能從天上往下掉藥。我跟她說,這是中國的科技,是咱們自己造的無人機。老奶奶說,還是現在的日子好,國家強大了,老百姓也能享受到福氣了。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這就是‘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啊。”
蘇念感慨道,“我們做公益,不隻是在幫助彆人,也是在向世界證明,中國的科技不僅有硬核的實力,還有溫暖的溫度。它能上天入地,也能走進尋常百姓家;它能在國際舞台上為國爭光,也能在偏遠山區守護生命。”
說著,蘇念開啟了一個視訊,視訊裡是
“螢火蟲”
計劃週年紀念活動的現場。來自各個受助地區的代表們紛紛上台發言,老醫生捧著錦旗,孩子們獻上自己畫的畫,老鄉們唱起了山歌。現場的大螢幕上,滾動著這半年來公益專案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畫麵都讓人熱淚盈眶。
“科技不應是冷冰冰的程式碼和金屬,它應有溫度,應指向善。”
蘇唸的聲音在視訊裡響起,也在會議室裡回蕩,“蒼穹之心的初心,就是讓科技成為傳遞愛的橋梁,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溫暖。未來,我們還要把‘螢火蟲’計劃做得更大更強,讓更多的人受益,讓這份溫暖傳遍大江南北,傳遍五湖四海!”
視訊結束後,會議室裡一片寂靜,每個人的心裡都湧動著一股暖流。劉工站起身,鄭重地說:“念總,以後研發部會優先支援公益專案的技術需求,我們要造出更適合偏遠地區使用的無人機,讓它們能在大風大雨裡飛,能在崇山峻嶺裡準確定位,真正成為老百姓的‘貼心人’!”
“我也表個態!”
市場部的李經理說道,“我們會利用公司的資源,號召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眾人拾柴火焰高,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把‘螢火蟲’的光芒變得更亮!”
蘇念看著眼前這群充滿熱情和責任感的夥伴,心裡滿是欣慰。她知道,蒼穹之心的路還很長,但隻要守住這份初心,隻要大家並肩同行,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
窗外的夜色更濃了,可蒼穹之心總部大樓的燈光卻愈發耀眼。就像蘇念說的那樣,每一個蒼穹人都是一隻螢火蟲,他們用科技的光芒,照亮了彆人的生活,也照亮了中國科技的未來。而這份初心,這份溫暖,這份擔當,也讓蒼穹之心在商業的浪潮中,不僅贏得了市場,更贏得了人心;不僅樹立了品牌,更樹立了中國科技企業的榜樣。
正如古詩所言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蒼穹之心的公益之路或許平凡,但它所蘊含的意義和價值,卻足以媲美任何偉大的成就。因為它用最樸素的行動,詮釋了科技的真諦,詮釋了企業的責任,詮釋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而這份初心,這份溫暖,也將永遠伴隨著蒼穹之心,在未來的道路上,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書寫更多屬於中國科技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