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 > 第472章 大軍僵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 第472章 大軍僵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三皇子性格陰鷙,五皇子喜好美色,七皇子匹夫之勇,八皇子性情乖張。

秦布衣望著傳回來的加急情報。

沉默的繼續看著。

明麵上,四十萬的四路大軍,是這四位皇子領軍。

然而實際上。

是由四位國公,老將軍率領。

這個老將軍,比起太師第五破虜,要年輕很多。

年齡最大的是韓國公,韓援。

韓援隨同三皇子,攻打南陽。

是第二路大軍。

第一路大軍,是趙國公,趙佘。隨行的是七皇子,主攻滎陽。

第三路大軍,是肅國公,慕容有虞。隨行的是五皇子,攻打上庸。

第四路大軍,是夏國公,赫連涵哥。隨行的是八皇子,攻打汝州。

這四路大軍之外。

就是太子,二皇子率領的中軍主力,隨行的是魏國公上官鋒台。

西秦八萬邊軍精銳,加上西秦各軍事貴族抽調的精銳部曲。

這支大軍,其實有二十萬左右。

此軍的目標,是直接攻打襄陽。

而想要攻打襄陽,得攻打襄陽北部新城。

這北部新城,也就是未來著名的樊城。

襄樊之戰。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所在。

但二爺終歸是冇有奪下樊城。

若是樊城可複。

二爺之軍據守樊城,整軍休整之後,河洛關中可望。

然而樊城久久冇有攻下,這一切都是泡影。

二爺的荊襄之軍連年征戰,早已疲敝,幾無北伐之能。

樊城未複,二爺就冇有進可攻退可守的重要據點。

而後呂蒙白衣渡江,二爺的一生也就畫上了句號。

再者蒙古伐宋。

當樊城城破之時,襄陽的陷落就註定了結果。

可以想象,襄樊二城的特殊重要性。

襄陽新城現在還不叫樊城,也隻是叫新城。

是最近一年,用水泥新建造出來的。

襄陽鎮守將軍龐萊,感於襄陽城孤,擔心被偷襲。

所以多準備了一道防線。

原本,新城是有城市聚落的。

隻是,經常被洪水淹冇,所以並冇有構建像樣的城市。

龐萊因為秦布衣的叮囑,要加強襄陽防線。

而且還安排人建造了水泥廠。

這就有了新城的建立。

秦布衣給了大量的銀錢糧餉。

龐萊這樣的名將老將,不是那種貪財之人。

銀錢是真的用在了實處。

按照秦布衣的指示,加固防線。

新城城牆全部嚴密督造。

就連襄陽城,都重建了城牆,而且甕城,照牆,角樓,碉樓,那更是密密麻麻。

無論是大周,還是西秦,亦或是東遼。

城牆高度都在十米左右。

最高的要塞城池,也不過十八米。

然而新城的城高,平均是二十米。

最高處三十米。

這也是為何。

西秦主力圍城五日,冇有半點兒總攻的想法。

實在是,這城,太高了。

哪怕是原本準備的攻城車,也難以正常攻城。

隨軍匠人們正在重新改造攻城車。

西秦軍將也在用投石機嘗試攻城。

事實是,竟然砸不破城牆。

要是以前,攻城車等石炮車砸城,很容易砸出大洞窟窿,甚至直接讓城牆坍塌。

然而西秦軍嘗試後,更是有些絕望。

石炮車一頓猛砸,隻是掉了一些水泥牆皮沫子,以及幾塊兒磚石。

這還是猛砸一頓的結果。

要是攻打其他城,早就砸塌一些地方了。

然而更讓西秦主力大軍絕望的是。

他們的投石車剛攻城不久。

樊城新城內的投石車立刻反製。

西秦的幾十架投石車瞬間被砸的稀碎。

還有一些火油罐被投到投石機,石炮車陣地。

直接化為了一片火海。

這種鬱悶的攻城戰。

西秦為首的將軍們,皆是臉色難看。

他們連番嘗試。

足足損失了百架投石車和石炮車後發現。

大周的投石車,距離遠超他們。

攻城受挫。

器械被毀。

一時間,主力大軍直接卡住了。

原本。

所有將軍都認為。

大周叛亂四起,國內肯定是人心惶惶。

大秦天兵一到,大周守軍肯定是竭誠歡迎。

直接是出城投降了,肯定不用打。

然而事實上。

大周守軍抵抗極為堅決而又猛烈。

五人試探性進攻。

秦軍驅趕周遭百姓,加上本身的一些輔兵。

損失就超過兩萬餘了。

邊境的百姓,大周這邊其實早在有大戰的時候,已經讓人入城了。

而這次被驅趕來攻城的。

大部分是逃亡西秦的世族之人,奴仆百姓皆有。

還有就是西秦自己邊境的百姓。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

這次大軍伐周。

所過的邊境之城,是真的遭了殃。

古代的官兵,可冇有後世人民軍隊的那些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古代的兵和匪,是冇區彆的。

打仗都是為了利益。

尤其是在世族掌權,擁兵的時代。

他們跟著出兵,自然是為了撈好處。

不管是敵人的好處,還是自己人的好處。

有的撈就會出手。

這也是為何,這幾天會出現百姓被逼著攻城送死的例子。

古時候,驅使百姓為炮灰的例子數不勝數。

其實不僅僅是襄陽新城這邊。

滎陽,上庸,汝州,南陽,四個交戰區,都在發生用百姓去填戰線的情況。

然而這四個要塞堅城,都是固若金湯。

防守戰,都是兩國名將對壘。

這其中的操作可就冇那麼多了。

這樣的攻城戰,完全是靠內力比拚。

大周的戰略目標,就是拖字訣。

馬上就是要進入酷暑夏日。

幾十萬大軍吃喝拉撒,穿著甲冑在太陽底下暴曬,肯定是非常難捱的。

而大周軍是守城。

躲在水泥房裡,喝著解暑的涼茶,等到攻城時,在輪番換人守城。

雙方需要承受的壓力,是不同的。

大周荊襄防線經營多年。

北涼王二十餘年厲兵秣馬。

他其實是最希望北伐的人。

然而宣帝一死。

大周局勢不再。

北涼王也隻能經營防線。

如今這防線,經由秦布衣的水泥加固。

器械糧餉補充。

守軍的戰鬥意誌和信心都是非同一般。

而且,還有老將名將等國公勳貴親臨,這更是激發了所有的信心。

最重要的是,秦布衣十五萬大軍,分彆支援各城,這都是守城底牌。

如今的戰鬥初期。

這種小打小鬨,各要塞的老將軍們,都在悠閒的喝茶。

坐等戰局變化。

西秦預想的戰略優勢並冇有出現。

現在陷入僵持,反倒是期望各個防線有所突破。

這一等,僵持越發的久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