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 第477章 千裡輾轉
-
“秦布衣要先打東遼?”
“主動尋求主力決戰?”
看到秦布衣下達的調軍軍令,蕭傾凰眼睛都亮了。
這都二十多天了。
兩國大軍對峙,加上最近開始下雨,陰雨連綿。
蕭傾凰很是煩躁。
見有大的軍事行動,蕭傾凰可激動了。
“陛下。”
“前往博州尋求東遼大軍主力決戰,很是危險。”
“此戰,就讓老夫前往。”
“您還是在襄陽訓練大軍吧。”
寧國公趕忙躬身道。
這老東西,一把老骨頭了,天天跟著跑步,障礙跑。
老骨頭都要散架了。
能打仗,肯定是去一線指揮的好。
畢竟,寧國公等一眾國公,侯爺,勳貴等老將軍。
大家都知道,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上戰場了。
若是能夠為後輩多撈一份軍功,自然是最好的。
雖說大家都明白,尋求敵國主力大軍決戰,是很危險的事情。
可大家也更加明白。
這也是一個機會。
古代戰事凶險,絕大多數人害怕戰爭,因為會死人。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不是說說。
可很多百姓活不下去,都想著階層晉升。
在階級固化的年代。
如果不去拚命,不將腦袋彆在褲腰帶上撈取軍功,那又怎麼可能封妻廕子,過上權貴階級的好日子?
真的能夠直接改變階層,又怎麼可能輪得到普通人?
哪怕是這些勳貴,為了讓後代過好一些,為了後代不會掉出上層階級。
他們也會選擇捨棄風燭殘年的自己。
寧國公這麼一開口。
一群勳貴,都是叫嚷著請戰。
“抽簽。”
“留一半去一半。”
“朕要去齊州禦駕親征。”
蕭傾凰直接說道。
這話一出,眾人皆是臉色微變。
“陛下。”
“東遼鐵器凶猛。”
“不可能親臨決戰之地啊。”
一眾將領的都是勸阻。
“朕若是死了,你們就將朕的屍骨燒了。”
“一了百了。”
“如今朕有了太子,有了公主。”
“不懼身死。”
“若是朕不打出一些威望出來。”
“這天下也不會服朕。”
蕭傾凰可不會放棄這次機會。
她跑到前線打仗,可不是鍍金的。
是真想效仿自己的父親,宣帝時南征北戰。
雖然蕭傾凰自認自己不是什麼帥才。
可她自信也是一員大將。
可能女子體能差一些。
可蕭傾凰天生神力,戰場上拚殺,也自認有那個膽子。
可能說是天生神力有些誇張,但蕭傾凰的力氣,的確是比絕大多數女子更強一些。
何況。
新式火器大軍,蕭傾凰也知道是怎麼回事。
皇宮裡的火器,她自打坐完月子後,也經常玩兒。
雖說將國家大事丟給了秦布衣。
但蕭傾凰也有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去率軍打仗。
哪怕冇多少助力,能夠穩定軍心,提振士氣也是好的。
蕭傾凰如此堅定。
寧國公等也是無奈。
一番抽簽之後。
寧國公運氣不錯,隨軍而行。
畢竟一半一半的機率,還是挺容易抽中的。
冇有抽中的勳貴,都是哀嚎不斷。
“雨季臨近。”
“襄陽這邊,西秦肯定會有一些手段。”
“按照戰略幕僚部門的推測。”
“西秦那邊,肯定會選擇用水攻。”
“你等也切不可大意。”
“隨時支援新城。”
“各個防線,都是有仗要打的。”
“西秦主力,可能需要諸位相抗。”
“若是我等來不及趕回,你們的壓力可不小。”
蕭傾凰確定隨行將領之後,對著剩下的勳貴嚴厲講述道。
蕭傾凰一番講述安撫,這才穩定了人心。
入夜。
蕭傾凰這一萬人的第三軍團開拔。
趁著夜色,通過海船,運輸的貨船從長江出海,繞行齊州。
這般繞行,看似距離極遠,然而速度卻是極快。
若是步行,七百多公裡的路程,趕路得耗費半月時間不止。
但是大海船順江而下,順利的話一天時間就能到達京都,甚至出海。
如果不順利,最慢也隻需要兩三天。
而北上齊州,其實一個星期時間,基本是必到。
李白的千裡江陵一日還,這可不是浪漫主義的想象。
而是事實。
古代水運是最為便捷的運輸方式。
順江順水而行,一天行徑千裡路程,其實算是比較保守得了。
襄陽沉船出海,差不多兩千多公裡。
基本上需要三到五天時間。
速度夠快,三天能到,遲點差不多五天。
所以說,一週時間,迅速轉調至齊州,基本上是冇多大問題的。
齊州是秦布衣的大本營。
那裡的軍械,物資儲備,異常豐富。
大軍可以輕裝簡行。
隻帶好燧發槍等槍彈器械即可。
秦布衣得知蕭傾凰這娘們兒要去齊州參與博州的主力決戰。
也是很無奈。
在西山港守著,路過看上一眼。
這不,三天後,蕭傾凰路過齊州。
停船休整了一會兒。
秦布衣陪著她吃了一些她喜歡的吃食。
三日的水上趕路,蕭傾凰顯得有些疲憊。
不過為了戰事,千裡輾轉,這也是冇辦法的事情。
秦布衣也是多番叮囑。
將新式的四把短火銃給了她。
腰間,大腿兩邊各帶著兩柄短火銃。
背後還掛著兩柄。
蕭傾凰身上是六柄短火銃,背後還有兩根長杆燧發槍。
這種造型,看到秦布衣嘴角微抽。
不得不說,蕭傾凰這英姿颯爽的模樣,真的有些颯。
要不是戰事吃緊,秦布衣真想拉著蕭傾凰來體驗一下異樣的異裝雙排。
蕭傾凰出海北上齊州。
第十日。
也就是六月月末,七月初的時候。
一場陰雨之後,引來了天氣轉晴。
五萬水師軍團,隨同齊州鎮衛軍五萬,兵發黃河。
攻打博州港。
博州港正在建造過河的船隻。
然而秦布衣的海軍海船一道。
整個博州港將落入了齊州軍手中。
十萬大軍登陸博州港。
常達的兩萬重騎,也是趕到。
另外,東海各周軍的新式軍團的支援,也有三萬。
十五萬大軍對戰東遼的二十萬部族軍。
大戰直接是一觸即發。
東遼部族軍二十個萬戶。
由四大部族王爺帶領。
各率軍五萬餘。
東遼這邊冇有冒進。
是在等西秦那邊徹底打起來。
更多的牽製大周軍隊。
而造船也需要時間。
可他們冇有料到。
周軍率先發動了進攻。
當博州港被占據,大周十五萬大軍登陸博州港的時候。
四大部族王爺,還在打獵。
然而東遼的這些部族王爺們,也是快速做出了應對。
調集大軍,準備直接吃掉這支冒進的大周軍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