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 第591章 精氣神
-
項斯伯本來是擔心蕭傾凰冇有那個能力。
不會比秦布衣這個軍神後人做的好。
可看到她帶領親衛井然有序。
旗艦上的士卒各司其職,軍容肅然。
項斯伯自己都震驚到了。
項斯伯自己在浮梁招募鄉勇,宗族練兵,守衛浮梁。
無論是自己項家練的部曲精兵,還是浮梁的鎮守軍。
看著都是稀稀拉拉的。
少了一股精氣神。
而這艘旗艦上的士卒,一個個身姿挺拔,昂首挺胸,精氣神十足。
對比一下自己帶的兵,就像是一群土匪一樣。
兩方軍隊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艦隊航行不停。
午間還能夠讓所有人吃上熱飯。
雖說是按批次用餐,可也是都吃上了熱飯。
這讓項斯伯更震驚了。
可怕的是,所有官兵,甚至皇帝蕭傾凰,吃的都是一樣的。
大亂燉配烙餅。
就這夥食,項斯伯看的心驚。
浮梁的軍隊,可吃不到這麼好。
一週能夠嚐到一次肉味都是難得的事情。
這次第一次在軍隊裡吃大鍋飯,就嚐到了肉味兒。
還能咀嚼出肉粒的口感。
這種夥食,震驚到了項斯伯。
然而更震驚的晚上。
大軍到了浮梁。
就在浮梁城外紮營。
大軍吃喝,依舊是同樣的吃食。
而浮梁的項家族人為了犒勞大軍,準備了很多宰殺的豬羊,雞鴨。
當送來的時候,項斯伯等人正在和蕭傾凰吃東西。
這些肉食送到,也一起烹飪。
不過項斯伯還是內心震撼到了。
因為晚間的吃食,和中午船上一模一樣。
當詢問到平日吃食都是這般,甚至更好一些的時候。
項斯伯有些頭皮發麻。
朝廷是如何做到,能夠供給如此吃食的?
他跟著女帝巡營的時候看到。
這些食物,都是大包裝箱,整理好的。
用巨大的紙箱,麻繩包裹。
裡麵有著小號的紙包。
看起來極為精細。
晚間每個士卒還獲得了一些蜜餞糖果,甚至還有一些奶茶粉。
這些食物補給,是項斯伯從未見過的東西。
他們浮梁守軍,吃的都是雜糧飯,甚至不一定管飽。
糖和蜜餞這東西,哪兒是大頭兵有資格吃的?
甚至拿香味濃鬱的奶茶,還有晚間和午間一樣的大鍋燉的肉湯飯。
都不是項斯伯能夠想象的。
以前的朝廷軍隊,哪兒有這種待遇?
發放蜜餞糖果,奶茶粉。
這的確不是普通朝廷軍隊的待遇。
隻是在戰時,為了進一步補充戰士的體能,能量,才發放的。
平時其實最多重油重鹽,保證吃飽就行。
像現在這種補給,都是戰時的。
浮梁大族準備好的牲畜犒勞王師。
也都是平分分肉。
整個軍營雖然熱鬨。
可一群浮梁世族,都出現了項斯伯內心纔有的震撼。
軍容整肅,不收浮財。
這些世族犒勞的錢財,全部上交。
交友蕭傾凰那邊平均分配。
這些個浮梁世族。
知道秦布衣在九江所作所為。
大家都想著秦布衣能夠高抬貴手。
所以大出血,拿出錢財犒勞,想要買通這些軍將。
希望能夠高抬貴手。
甚至給蕭傾凰獻上了重禮。
蕭傾凰也不廢話,來者不拒。
但是也不多說什麼,隻是感謝浮梁世族慷慨勞軍。
也冇說什麼,也冇保證什麼。
使得浮梁世族依舊是人心惶惶的。
第二日。
蕭傾凰聚將。
將浮梁世族的錢財分發下去,犒勞大軍。
整個大軍都震動不已。
這都是秦布衣預測好的。
秦布衣在江州殺的太狠。
又有接近二十萬大軍扼守九江。
威懾南北東西。
世族們是真的將秦布衣當成活閻王。
都想花錢消災。
可秦布衣都預料了這些。
有些罪過,不是花錢就能免災的。
如果不殺一批。
秦布衣如何威懾地方,進行改製?
如果不處理,哪兒來的人力物力財力去修路修水渠?
秦布衣拿錢不辦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五日過去。
蕭傾凰帶著人轉了一圈浮梁。
瞭解了浮梁的詳細地理情報。
這是當初周宣帝禦駕親征時。
蕭傾凰的記憶。
算是周宣帝,北涼王等名將,大帥一起教授她的經驗之談。
蕭傾凰就算不是什麼當世名將。
可被名將和北涼王這位軍神教導過。
她的帶兵能力,是冇什麼問題的。
可以說是中規中矩。
不會搞什麼奇謀,也不會有非常亮眼的操作。
然而這就足夠了。
秦布衣當初培訓新軍,也冇想著要什麼兵仙神帥的。
隻要穩紮穩打,中人之姿的將軍,就足夠了。
因為有了火器和百分之百披甲的甲士大軍。
就足以橫掃一切了。
遇到任何大戰。
隻要帶軍之將有中人之姿。
隻要他有堅定的戰心。
新軍就不會隨意被擊潰,而是越戰越強的那種。
因為新軍都會進行各種訓練,尤其是心性方麵的訓練。
不會出現一戰即潰的那種行為。
而且。
所有的新軍,學的最多的就是烏龜王八陣。
這個陣一擺。
那就是滿滿的安全感。
五日巡查了浮梁周圍的地理。
蕭傾凰已經明確了幾處作戰埋伏的地點。
不過。
蕭傾凰也冇想著去埋伏一群叛軍。
如今大周朝廷兵鋒強盛。
也根本不需要埋伏。
正麵碾壓,不需要奇兵奇謀。
畢竟,整個戰爭時代,已經出現變化了。
“報。”
“探馬來報。”
“三十裡外,有萬餘騎兵動向,四處劫掠緩行。”
“饒州三十萬叛軍,在五十裡外趕來。”
軍帳之中,響起了稟報之聲。
擂鼓聚將。
浮梁城外軍營。
立刻召開了將領議會。
“三十萬大軍?此事為真?”
浮梁郡守項雲驚聲問道。
聲音有些顫抖。
雖說蕭傾凰是禦駕親征。
可賊兵三十萬。
蕭傾凰這邊,滿打滿算加起來,也就十來萬左右。
人數幾乎是三倍差距。
很多浮梁將士都有些慌了。
“咱們在此設伏。”
“先吃掉這支萬人騎兵。”
“叛軍距離浮梁五十裡路。”
“一天都不一定能夠完全趕到。”
“先吃掉叛軍的先鋒部隊。”
“打擊一下對方的士氣。”
李沫開口道。
李沫是英國公第十二子,老來得子。
雖然小兒子應該受到喜愛。
然而並不是這般。
國公爵位和他可沒關係。
他想未來過得好,自然得努力拚搏。
作為第三軍團的萬人軍團長。
李沫自然是渴望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