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 第688章 夾擊
-
十月底。
從京都兵分四路打到湖州。
有三路大軍在湖州彙合。
左翼武威侯和周蝶的大軍,主要是穩住西部防線。
是襲擾作用。
所以,進展烈度較小。
四支叛軍首領聯盟,也冇時間去管左翼大軍的襲擾。
他們的目標,隻有蕭傾凰的中路大軍。
現在是壓上一切,孤注一擲。
像楚地叛軍初期那般,儘可能的解決蕭傾凰。
想要在湖州,水陸大軍一起夾擊蕭傾凰的中路軍。
叛軍的戰略目標是擺在明麵上的。
湖州就是一個圈套。
這種戰術,秦布衣他們身邊的老將勳貴,曾經參與諸王之亂的大戰。
也不是冇有打過湖州。
這一招,宣帝用過。
效果很是不錯。
現在想用到蕭傾凰身上,自然冇那麼可能。
不過,蕭傾凰並冇有退縮。
明知道是陷阱,也想正麵打一仗。
在詢問秦布衣,得到秦布衣許可之後。
決定了戰略方案。
湖州是陷阱。
那麼蕭傾凰的二十萬大軍,就可以是誘餌。
吳國公清理蘇州方向的叛軍後。
其實有一部分大軍和蕭傾凰會合。
如今是二十五萬主力大軍。
另外五萬在秦布衣那裡。
秦布衣主要是艦隊。
用不著多餘的五萬。
讓五萬繼續支援蕭傾凰。
而秦布衣自己,率十萬大軍從蘇州入太湖。
在定好戰略決戰日期之時。
十一月八日。
決戰起。
蕭傾凰二十萬萬大軍徐徐推進。
秦布衣幾乎將能夠搜刮的所有軍團的鋼板車和臨時加工的鋼板和鋼鐵支架。
交給了蕭傾凰。
這能夠讓二十萬大軍原地成陣,原地成城。
完全形態的結硬寨,打呆仗。
吳國公為了雪恥,親自指揮防禦反擊戰。
他在十日前,就開始訓練大軍快速的結成防禦陣列。
新軍軍團對這個很熟練。
但是有半數多的軍隊,並不擅長。
但是在吳國公的操練下,結陣的情況,有了很可觀的改變。
此次南下平叛的大軍,可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加上秦布衣工業部提供的工業防護車,鋼板車援助。
整個快速防禦陣列的構建,更為容易。
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密密麻麻的軍團陣列前進。
為了確保大軍不會出現炸營潰敗。
大軍行進極為謹慎和緩慢。
從長興到湖州。
五十裡的路。
急行軍一天就能到。
騎兵一個來回,也要不了一個多時辰。
然而這五十裡,大軍硬是走了五天。
這是吳國公給秦布衣的預期。
五天的緩慢行軍,能夠讓大軍保持警戒和謹慎的態度。
能夠快速做出反應,進行立地集結,防禦。
形成防禦反擊的陣列。
這也是為了保護蕭傾凰。
若非蕭傾凰在中軍。
吳國公不會這般謹慎。
可為了蕭傾凰這個皇帝,大軍再怎麼謹慎也不為過。
和秦布衣的信使獲得聯絡。
得知秦布衣他們已經進入太湖,繞道大軍後方方向的時候。
湖州梭哈戰,開啟了。
在秦布衣看來,這一戰,冇有任何懸念。
因為他囤積了足夠多火藥和火器。
新型的手雷,已經非常穩定,威力也得到了加強。
很多燧發槍,都開始加工出了膛線。
換了一批無煙火藥和尖頭米涅彈。
雖然尖頭米涅彈不是底火子彈。
但已經能夠做到底火子彈的七八成了。
不過,換彈速度依舊是一個大問題。
但這都不是問題。
主要的火器,還是火炮上麵。
鋼板車的車載火炮,口徑是一百毫米和六十毫米混用。
另外就是飛雷炮等炸藥包投送器。
因為火器匠人的主要製作方向是燧發槍和一百毫米,六十毫米火炮。
所以其他火器的發展稍微慢了一些。
這也主要是因為技術受限導致的。
化學物質提煉無法做到工廠化,規模化。
像大規模製造更加先進的火器,就無法做到。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金屬冶煉遇到了瓶頸。
加工炮彈,子彈的技術前置性要求太高了。
雖然以洪作擇,公輸魚等八級鉗工的能力,是能手搓炮彈和子彈。
可就算他們乾到老死,做出的炮彈和子彈都不夠一場戰鬥用的。
還是那句話,需要培養更多的人才,以及規模技術才行。
現在隻能用比較成熟的火器。
但,這也足夠了。
如今的燧發槍,已經裝備了十萬支。
其中有一萬支,已經開始拉膛線了。
不過膛線比較粗糙,但也足夠用了。
高精度的線膛燧發槍,隻配備千餘人。
粗製線膛燧發槍,達到萬人,已經是非常恐怖的火力。
這一萬人的燧發槍,射程精度提升了一倍。
能夠做到一百四十步達到半精度射擊。
這個半精度不是兩槍準確一槍,而是四槍準確一槍,其他三槍稍微有些偏差。
而蕭傾凰身邊的秦布衣千人親衛隊,能夠做到兩槍有一槍精確命中。
千人親衛隊的燧發槍是最好的,技術水平最高。
但數量太少,對大規模叛軍,起不到碾壓效果。
可精確的狙殺,能夠解決叛軍軍官。
已經有了槍械應有的效果。
叛軍為了應對火器。
準備了大型大盾和鋼鐵盾牌。
雖說他們的情報早就收集到火器的可怕威力。
也知道需要在陰雨天對朝廷大軍發動攻擊。
可大周這邊,早已經有了防雨措施。
除非是特大暴雨,否則不可能出現火器啞火的情況。
而且,十一月份屬於旱季。
秦布衣在這個季節南下平叛,可不單純是因為降溫涼爽。
叛軍四個首領舉棋不定,猶豫不決。
若是他們不是優柔寡斷,敢打敢拚。
但凡有老朱那樣的膽魄和頭腦來做出決策。
什麼時候打,什麼時候退,先打哪。
那麼江南叛軍,可能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或許在麵對秦布衣的火器部隊,換老朱來也改變不了什麼。
但最起碼可能會打出一些不錯的漂亮戰鬥出來。
當四位叛軍首領選擇防守,首尾銜擊蕭傾凰大軍的時候。
這一戰已經決定了。
叛軍在湖州城外排兵佈陣,要和蕭傾凰決一死戰。
算上小漁船,太湖之中隱藏的上萬艘艦船,直插大周朝廷大軍的後方。
百萬大軍,倒真有百萬大軍的氣勢。
叛軍這麼打,其實也是非常穩妥的。
拉長朝廷大軍的補給戰線。
決定性一擊,如果大周朝廷冇有劃時代的火器部隊。
那麼這一戰,真不好說。
隻是,太湖上不僅僅是有叛軍的萬艘艦船。
還有秦布衣百丈海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