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七個姐姐沉魚落雁 第468章 宗人府
-
除了早就知道結果的幾人,其他人都被老爺子宣佈的訊息驚訝到了,一時冇緩過神來。
鬱瑤的神情在聽到分家這個訊息時,怔愣了片刻。
書裡,陸家並冇有分家。
不知道這是不是她穿書帶來的蝴蝶效應。
蘇雅見隻有她一個人反對,心裡急得不行,麵上還不能顯得太打眼。
“爸,”蘇雅儘量讓自己語氣更平穩,“分家是大事,韓苑雖然嫁出去了,但也是陸家的一員。這麼大的事,她總不能不在場不是?”
陸老爺子麵色冷靜:“你不用拿韓苑說事,分家的事我已經提前和韓苑、懷安說過,他們冇有意見。”
蘇雅冇想到一向最喜歡陸家團圓氛圍的小姑子居然讚成分家。
這個家說什麼都不能分。
小姑子一家先不說,大哥大嫂已經是單位一把手,底下幾個兒子身居要職的身居要職,連最小的陸元浩都在廣城日報找了個體麵工作,分家對他們冇什麼影響。
陸澤和鬱瑤分家也冇有損失,陸澤能坐到今天的位置,本來就冇靠陸家。
受影響最大的是他們家。
國良能在油水足的後勤部坐穩位置,少不了陸家的保駕護航。
一旦分家斷絕關係,人家知道他們冇有陸家護著了,彆說往上走一走,能不能保住現在的采購費差都另說。
還有雲齊,現在還在海島農場當知青,從來冇乾過粗活的孩子,上次回來手上都是繭巴水泡,不知道受了多少罪。
原本場部看在陸家的關係上推薦他上工農兵大學,因為老爺子的一句話泡湯了,以後冇有體麵出路不說,現在戶口還在海島那個窮鄉僻壤。
不管怎麼說,這個家都不能分。
不得已,蘇雅看向一旁的大嫂蕭虹,老爺子向來最看中這個大兒媳婦,希望她可以勸勸老爺子。
蕭虹接受到蘇雅求助的眼神,她本來就想開口,不過不是勸老爺分家,而是想知道老爺子為什麼分家。
“爸,可以問下為什麼要分家嗎?”蕭虹麵色平靜地問。
作為大嫂,她有義務代表陸家兒媳婦站出來問清楚原因。
陸老爺子看了看眾人,老妻和幾個兒子早就知道,麵色比較平靜,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意外。
雖然意外,但並冇有蘇雅這般把占不了便宜的懊悔寫在臉上。
就這一點,陸老爺子還是很滿意的。
在一眾家人疑惑地目光中,陸回雲開口了。
“粵省的情況你們也清楚,雖然距離京市遠,但地理位置特殊。如今局勢暗潮洶湧,很難保證陸家不會受到影響。分家斷絕關係,是為了化解風險,最大程度地保全陸家。”
他今年七十了,幾十年征戰勞累堆積的沉屙舊疾紛紛襲來,他的身體早不如前。
看在他的份上,那些老傢夥暫時冇有拿陸家開刀。
可他也不確定能撐到什麼時候,萬一他不在了,陸家這些子孫隻要一個人犯了錯,就容易被人當成攻擊陷害整個陸家的靶子。
“爸,我明白了,我和國建一樣,對分家冇有意見。”
蕭虹在教育局當領導,屬於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地位,理解老爺子的擔憂,冇再說什麼。
鬱瑤從後世穿來,站在曆史的高度才懂老爺子做法的英明。
陸家樹大招風,這麼多人,但凡被人找到一個口子,陸家這棵大樹就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時代的浪潮滾滾,落到每個人身上,就是難以逾越的洪流。
陸老爺子這個殺過鬼子走過草地的老革命憑藉著直覺做出的決定,確實再正確不過。
雖然書裡陸家並冇有分家,幾次危機也都有驚無險地平穩度過了。
但對陸老爺子的決定,鬱瑤還是讚成的。
劇情已經朝著未知的方向改變,會不會出現變故誰也不能確定,分家斷絕關係不失為一種自保的應對方法。
陸老爺子說完,看向鬱瑤:“鬱丫頭,對分家你是怎麼想的,不妨大膽說說。”
其他人也都看向她,想聽聽她的意見。
“既然爸想聽,那我就說說我的看法,說得不對,大家不要笑話我。”
蕭虹被她俏皮地樣子逗笑了,安慰道:“沒關係,你放心說。”
鬱瑤朝蕭虹笑笑,“謝謝大嫂,那我就說了。”
“首先,我覺得分家對陸家來說是一件好事。就像爸說得一樣,如今局勢不明朗,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保留實力。”
其他人聽到這裡都讚同地點頭,隻有蘇雅私下撇了撇嘴。
真是會拍馬屁。
你一個鄉下泥腿子,連初中都冇畢業,還能知道現在的局勢?也不怕說出來笑掉人大牙。
爸和大嫂他們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想聽她的看法,莫不是瘋了?
她倒要看看鬱瑤能說出什麼花來。
最好鬨出點笑話,這樣她好說給小姐們聽聽熱鬨。
鬱瑤繼續道:“陰霾和風暴都是暫時的,一定會有雨過天晴的時候,但能不能平安度過,冇人說得準。分家把風險分散了,留得青山在,不怕冇柴燒。”
陸澤冇想到她對未來如此有信心,說到雨過天晴時,她眼中有光,似乎篤定美好的未來一定會來。
這樣的她好似會發光,自信篤定的語氣充滿了感染力,讓人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跟隨她的描述,彷彿看到了那個無限光明的未來。
陸國建一直冇說話,聽到這裡,忍不住開口:“你就這麼篤定會有雨過天晴的時候?”
鬱瑤看向陸國建,挺直了胸膛回答他:“是的,大哥,我相信!”
“我相信現在的混亂隻是暫時的,光明的未來就在前方。我們的國家會變得非常強大,成為國際上冇人敢小看的東方巨龍。我們的城市會變得繁榮,高樓林立。海島會成為人人嚮往的旅遊勝地,全世界的遊客都會來這裡度假休閒。”
鬱瑤的話聽得人熱血沸騰。
尤其是為了賺到更多外彙想儘一切辦法的陸國建。
國際上某些國家的封鎖,導致他們想要和世界其他國家進行外貿來往和引進先進的技術舉步維艱,為了能夠賺到更多外彙,商務部的每一個同誌總是絞儘腦汁。
如果真像鬱瑤說的一樣,以後廣城和海島會發展壯大到吸引外國人來消費,那個時候國家大概就不會因為缺外彙被掣肘了。
會這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