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手帳 第88章 伯努利方程
伯努利方程
“不努力的人是學不會伯努利方程的哦!”這句話就像一句魔咒一樣,經常在流體力學王大振老師的課堂上響起。王老師是個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他那帶有濃鬱四川口音的話語,總能讓原本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伯努利方程,這個看似簡單的公式,卻是流體力學領域的核心原理之一。它由瑞士科學家丹尼爾·伯努利於1726年提出,至今已經有將近三百年的曆史了。這個方程描述了理想流體在穩定流動過程中,單位體積流體的動能、位能和壓力勢能之和保持恒定的規律。
簡單來說,當流體在管道中流動時,流速快的地方壓力小,流速慢的地方壓力大。這就好像我們在吹口哨時,空氣快速流過口哨的小口,使得小口處的壓力降低,從而產生了清脆的哨音。
然而,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伯努利方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對流體力學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還需要熟練運用數學工具進行推導和計算。這就需要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不斷地學習和實踐。
正如王大振老師所說:“不努力的人是學不會伯努利方程的哦!”隻有通過不斷地努力,我們才能真正領悟這個方程的奧秘,將其應用到實際的工程問題中去。
在沈陽電力學校的學習生涯中,有兩段與“伯努利方程”相關的故事,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深深地烙印在機七二三班每一位同學的記憶深處,成為我們人生中難以磨滅的印記。
刷漿
在沈陽電力學校的第一個暑假裡,我們機七二三班同學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儘情享受假期的悠閒時光,而是積極地策劃並組織了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刷漿”。
在那個特殊的曆史時期,學校裡的桌椅板凳和門窗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教室裡的牆壁上還殘留著各種標語口號,整個教學環境顯得有些破敗不堪。麵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班委會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利用暑假的時間來給教室進行一次全麵的“刷漿”工程,同時還要自帶工具對損壞的桌椅板凳進行修理。
這個決定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響應和支援,大家紛紛表示願意為改善學習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刷漿可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副班長於德勝全權負責。在討論會上,大家說湊錢買白灰。但於德勝說:“不用湊錢,我家就有。你們隻需帶臉盆和刷子就行。”說乾就乾,於德勝很有經驗,他說他乾過多次刷漿工作了。
於是,在暑假的某一天,我們班的同學們都早早地來到了學校,準備完成刷漿和修理桌椅板凳的任務。
教室的四周牆壁麵積頗為廣闊,然而這並沒有成為同學們參與刷牆工作的阻礙。儘管男女同學的身高各異,有高有矮,但每個人都熱情高漲,積極投入到這項任務中。
令人欣喜的是,許多同學不僅表現出高度的熱情,還展現出了極大的主動性。他們甚至自掏腰包購買了刷子,確保每個人都能擁有一把得心應手的工具。這種積極的態度使得整個刷牆過程更加順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人多力量大的優勢得到了充分體現。同學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塗抹,有的負責攪拌塗料,還有的負責清理工具。每個人都各司其職,整個場麵有條不紊。
沒過多久,原本單調的牆壁在同學們的巧手下煥發出新的生機。潔白的塗料均勻地覆蓋在牆壁上,彷彿給教室穿上了一件嶄新的衣裳。看著四周的牆壁迅速被刷完,同學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然而,刷棚頂這項任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極具挑戰性,原因無他,隻因棚頂的高度實在是有些高不可攀。要想完成這項工作,非得身材較高的同學出馬不可。而在我們班級裡,恰好就有四位這樣的“高人”,他們分彆是信仰、史更新、賈慶和金剛。
這四位同學的身高都頗為驚人,無一例外都超過了一米八零。如此傲人的身高,使得他們站在普通的桌子上,再放上一把椅子,便能夠輕而易舉地夠到棚頂。
於是乎,這刷棚頂的艱巨任務,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順理成章地落在了這四位身材高大的同學身上。這棚頂的麵積可真是夠大的,但是隻有他們四個人在那裡埋頭苦乾。
這四個人雖然個個都身強力壯,但麵對大麵積的棚頂,也不禁有些力不從心。他們的動作顯得有些遲緩,刷子在棚頂上緩緩移動,彷彿每一下都需要用儘全身的力氣。而且,長時間站在那搖搖晃晃的椅子上,不僅讓人頭暈目眩,對他們的體力更是一種嚴峻的考驗。
沒過多久,這四位大個同學就開始感到有些吃不消了。他們的手臂像被灌了鉛一樣沉重,每揮動一下刷子都變得異常艱難。原本輕鬆的笑容也漸漸從他們的臉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倦容和疲憊。
那時候的我,身高僅僅隻有一米六五,站在那高聳的棚頂下方,抬頭仰望著那似乎遙不可及的頂部,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挑戰**。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勇敢無畏的探險家,麵對著一座未知的山峰,雖然充滿了困難和危險,但卻毫不畏懼,勇往直前。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我決定采用一種獨特的方法來應對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想到了疊羅漢的方式,將兩張桌子緊緊地摞在一起,這樣一來,我就能夠站在更高的位置,更接近棚頂,從而順利地完成刷漿的工作。
於德勝和嚴福德幫我扶住桌腿,確保桌子的穩定。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這兩個摞起來的桌子,感覺自己彷彿站在了一座小山上,離棚頂隻有咫尺之遙。
我拿起沾滿白漿的刷子,高高地舉過頭頂,同時踮起腳跟,努力讓刷子能夠觸及到棚頂的每一個角落。這可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白漿順著我的手臂流淌下來,流進了我的脖頸裡,讓我感到一陣涼意和黏膩,非常難受。
然而,我並沒有放棄,我咬緊牙關,繼續堅持著。每刷一下,我都能看到棚頂變得更加潔白,這給了我繼續下去的動力。
就在我全神貫注地刷著棚頂時,突然,我腳下一滑,身體失去了平衡。我心中一驚,意識到自己可能要從這高高的桌子上摔下去了。
幸運的是,於德勝眼疾手快,他迅速伸出雙手,緊緊地抱住了我,阻止了我摔倒在地。這驚險的一幕讓我心跳加速,我不禁感歎自己真是太幸運了。
有了這次有驚無險的經曆,我再也不敢輕易嘗試摞桌子刷棚頂了。為了讓牆壁更加潔白,我們至少刷了兩遍漿,每一遍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耐心。
開學了,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教室裡,照亮了每一個角落。我們懷著期待的心情走進這個剛剛刷過漿的教室,眼前的景象讓我們感到無比的舒爽。
潔白的牆壁如同新雪一般,沒有絲毫的瑕疵,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畫布等待著我們去描繪美好的校園生活。桌椅整齊地排列著,每一張都擦拭得一塵不染,地麵也被打掃得乾乾淨淨,甚至可以反光。
然而,就在我們沉浸在這整潔的環境中時,一個突如其來的命令打破了這份寧靜——“換教室”!這個訊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讓同學們都傻了眼。原本充滿期待的開學第一天,因為這個意外的命令而變得有些黯淡無光。我們辛辛苦苦打掃和佈置的教室,還沒有來得及好好享受,就要拱手讓人了。這就像是一場徒勞的努力,所有的汗水和付出都在一瞬間化為泡影。
同學們不禁想起了伯努利方程,心中湧起一股失落感,彷彿所有的努力都如同泡影一般,真的是“白努力”了。我們麵麵相覷,彼此的眼神交彙中透露出失望和無奈,原本充滿期待的臉上此刻都被陰霾所籠罩。
然而,就在這沉悶的氛圍中,一位同學突然用一種幽默風趣的口吻說道:“嘿,你們看,我們機七二三班這麼辛勤地勞動,就像一股強大的動能一樣。雖然我們可能沒有直接得到什麼好處,但我們的努力肯定會提高其他入駐班級學好科學知識的位能和壓力能啊!”
他的話引起了周圍同學的一陣笑聲,原本壓抑的氣氛也稍稍緩和了一些。接著,另一位同學也附和道:“是啊,我們都是電力事業的接班人,我們的勞動不就是為了給他人帶來幸福嗎?這和雷鋒精神不是一樣的嗎?”
同學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儘管我們對這次的結果感到有些遺憾,但我們也明白,付出並不一定總是能立刻得到回報。有時候,我們的努力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為他人帶來積極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也許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顯現出來。
撿拾玻璃渣
時光荏苒,轉眼間,1973年的元旦即將來臨。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班委會決定要以一種熱熱鬨鬨的方式來迎接新年的到來。
在一次班委會會議上,於德勝同學提出了一個關鍵的觀點:要想過一個愉快的新年,必須有充足的物資基礎。這意味著我們需要購買各種美食和遊戲獎品,以增添節日的歡樂氛圍。
經過一番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水果、瓜子、飲料以及一些有趣的遊戲獎品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這些東西都需要用錢購買,那麼錢從哪裡來呢?
正當大家陷入沉思時,於德勝靈機一動,提議說:“我們可以去撿拾玻璃渣!”這個主意立刻得到了全班同學的響應和讚同。畢竟,在那個年代,玻璃渣雖然不值錢,但也能換來一些微薄的收入。
撿拾玻璃渣開始了,同學們有的拿著兜子,有的拿著小筐,還有的拿著臉盆,在學校各處撿拾玻璃渣。彆的班級同學都嘲笑我們班,他們到處都在喊:“機七二三班,撿拾破爛班!機七二三班,撿拾破爛班!”為了順口,這句嘲諷甚至被簡化為:“機二三,破爛班!機二三,破爛班!”這句順口溜傳遍全校,“破爛班”成為了機七二三班的代名詞。但為了向雷鋒學習,勤儉節約,過好元旦,同學們都不懼嘲諷,仍在努力的工作著。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班的同學們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鼓舞,紛紛開始行動起來。無論是課間休息還是放學後,校園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同學們忙碌的身影。
有的同學在操場的邊緣仔細搜尋著,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有玻璃渣的地方;有的同學則在教學樓的周圍小心翼翼地檢查著,生怕錯過任何一片微小的玻璃碎片;還有的同學甚至跑到了學校工廠區,在車間廠房周圍翻找著,希望能找到那些被遺忘的玻璃渣。
儘管天氣寒冷,同學們的雙手被凍得通紅,但大家都沒有絲毫抱怨和退縮。相反,每個人都充滿了熱情和乾勁,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將會為新年帶來更多的歡樂和驚喜。
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之間的友誼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大家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共同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有時候,一個同學發現了一片玻璃渣,會興奮地呼喊其他同學過來一起分享這份喜悅;而當有人不小心被玻璃渣劃傷了手指,其他同學會立刻圍過來,關切地詢問傷勢,並幫忙處理傷口。
就這樣,經過幾天的努力,同學們終於收集到了足夠多的玻璃渣。這些玻璃渣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們卻承載著同學們的辛勤付出和對新年的美好期許。
很快,一個驚人的撿拾成果震驚了整個校園,機七二三班賣玻璃渣賣了一百八十元。我在網上進行了大資料搜尋後得知:“1973年的100元約等於2618元,按此比例計算,1973年的180元相當於現在的4700元左右。”機七二三班發大財了,我們班的同學們歡呼雀躍,彆的班級同學目瞪口呆。
正當我們興高采烈的時候,團總支書記李淑華老師突然出現在我們麵前,她麵帶微笑地走到於德勝身邊,輕聲說道:“於德勝同學,我聽說你賣了學校的玻璃渣,這錢可得交公哦。”
於德勝一聽,頓時愣住了,他有些不情願地回答道:“可是,老師,這玻璃渣是我們自己撿來的呀,賣的錢也應該是我們自己的吧。”
李淑華老師耐心地解釋道:“玻璃渣雖然是你們撿來的,但它畢竟是學校的財產,賣的錢自然也應該歸學校所有。”
於德勝還想爭辯幾句,但看到李淑華老師堅定的表情,他知道自己再怎麼說也無濟於事,隻好無奈地歎了口氣,把錢交了出來。
同學們看到這一幕,都傻眼了,原本以為可以用這筆錢好好犒勞一下自己,沒想到最終還是一場空,自己的勞動成果就這樣白白浪費了,真是讓人感到無比沮喪。
就在眾人都如鬥敗的公雞般垂頭喪氣之際,於德勝突然靈光一閃,嘴角揚起一抹戲謔的笑,朗聲道:“嘿,諸位莫要如此氣餒啊!這錢雖說是交給了學校,但換個角度來看,不就等同於上交給國家了嘛。”
他頓了頓,環顧四周,見眾人皆一臉狐疑地看著自己,便接著解釋道:“你們想想看,伯努利方程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不就是物質不滅、能量守恒嘛!咱們的努力又怎會白費呢?它隻不過是轉化成了國家的一點點財政收入罷了。這就好比伯努利方程中的位能,它可是由咱們辛勤勞動所產生的動能轉換而來的喲!如此說來,咱們也算是間接地為國家財富水平的提升貢獻了一份綿薄之力啊!”
嚴福德連忙點頭表示讚同,他激動地說道:“沒錯啊!把錢交公,這可不僅僅是簡單的交錢行為,而是為了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呢!這就好比是給一座正在建造的高樓大廈添上一塊堅實的磚頭、一片牢固的瓦片一樣重要啊!這是多麼光榮的事情啊!”他的聲音充滿了熱情和自豪,彷彿能夠感受到那座社會主義大廈在他的努力下一點點地崛起。
聽了這兩位同學的話,原本有些沉重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大家的心情也略微放鬆了下來。然而,金剛同學的內心深處仍然被一股難以言喻的失落感所籠罩著。
他沉默片刻後,緩緩說道:“用伯努利方程來安慰自己,這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罷了。”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帶著一絲無奈和苦澀。
就在這時,於德勝突然大聲插話道:“我們就是要當阿q!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我們需要這種‘阿q精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麵對種種困難和挫折時,不至於被徹底擊垮。至少,這樣能讓我們覺得自己的努力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於德勝的話語如同驚雷一般,在眾人耳邊炸響。一時間,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思考著他所說的話是否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