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 > 第142章 這錢,得花出個名堂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 第142章 這錢,得花出個名堂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林楓指尖輕點,那條長達五十秒的語音資訊自動播放。

林舅媽略帶尖銳和疑慮的聲音,像一把冰冷的錐子,從手機聽筒裡鑽了出來,刺入404宿舍微顯燥熱的空氣中。

“小楓啊,你小舟表弟都跟我說了,你們那個什麼成長基金,錢都彙總到你那兒了?這壓歲錢可都是長輩給孩子的心意,不是讓你們拿去亂花的。什麼心理支援車,聽著就不靠譜。你要動這筆錢,得先給我們一個說法,不然你外公外婆那邊,我可沒法交代。”

語音結束,宿舍裡陷入一片死寂。

林楓緩緩抬起頭,目光落在自己的膝上型電腦螢幕上。

螢幕上,一份名為“‘心理支援車’專案啟動預算”的表格清晰可見,最下方那個用紅色加粗的數字——3000元,此刻顯得格外刺眼。

他深吸一口氣,胸口彷彿壓著一塊巨石。

這已經不單單是錢的問題了,這是信任的試金石,是新舊觀唸的一次正麵衝撞。

如果連第一步都無法取得家人的理解,那又談何去幫助更遠處的陌生人?

他猛地合上電腦,站起身,沉聲道:“404,緊急會議。”

原本各自忙碌的陳默、趙子軒和張野立刻停下了手裡的動作,三雙眼睛齊刷刷地望向他。

空氣中彌漫開一股名為“麻煩來了”的緊張氣息。

“長輩們開始質疑了,”林楓的語氣冷靜,但眼神裡燃燒著一團火,“他們覺得我們在‘糟蹋’壓歲錢。所以,我們必須立刻行動,向他們證明,這筆錢不是被我們‘糟蹋’了,而是被我們‘點燃’了。”

陳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鏡片反射著程式碼的光芒,他第一個開口,邏輯清晰如刀鋒:“質疑的根源在於資訊不透明和缺乏信任。解決辦法也簡單——極致的透明。我可以在十二小時內搭建一個專案公示頁,就叫‘安心錢袋·專案透明站’。把支援車的路線規劃、服務內容、預期社會影響,甚至我們每一次的開銷,全部列上去。再嵌入我們之前構想的‘春節dao’的鏈上憑證,每一分錢的流向都有雜湊值,公開可查,永久記錄,誰也彆想篡改。”

趙子軒摸著下巴,一雙桃花眼閃爍著屬於營銷天才的狡黠光芒:“光有資料不夠,長輩們不一定看得懂,更需要有溫度、看得見的東西。技術是骨架,內容纔是血肉。我建議,我們得有人親眼見證。不如就拍一個‘出征記錄’係列短視訊,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紅包開路》!第一期,就用我最擅長的風格,搞個《用土味情話拯救抑鬱大學生》的預告片,先把‘心理支援車首站發車’這個概念炒熱,讓大家看到我們的熱情和決心!”

“光說不練假把式!”張野一拳砸在桌子上,發出“咚”的一聲悶響,他黝黑的臉上滿是決絕,“第一站必須去我老家那個師範學院!我高中就是那兒的附屬中學畢業的,我帶你們直接去見校長,他是我爸的老戰友!順便,我也該回去好好查查那個所謂的‘王大師’,看到底是什麼牛鬼蛇神在背後搞鬼!”

四顆年輕的心在這一刻達成了高度的共鳴。

這不僅是對長輩質疑的回應,更是對自己夢想的扞衛。

分工瞬間明確。

陳默一言不發地戴上耳機,手指在鍵盤上化作一片殘影,螢幕上程式碼如瀑布般滾落,他要在一夜之間,為他們的夢想鑄造一個堅不可摧、絕對透明的“安心錢袋”。

趙子軒則拿出手機和穩定器,在宿舍裡來回踱步,嘴裡念念有詞,時而深情,時而搞怪,開始構思他那足以引爆社交網路的vlog文案。

而林楓,則拿起了電話。

他沒有直接回複家族群,而是先撥通了學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李老師的號碼。

他需要專業的背書,需要權威的聲音來告訴長輩們,他們正在做的是一件嚴肅且有意義的事。

通話的最後,他鄭重地將自己資助小舟購買專業書籍的那張轉賬憑證截圖發給了李老師,並附言:“李老師,這是基金的另一個用途案例。我想證明,它不僅能用來幫助遠方的陌生人,也能立刻支援身邊的親人實現個人成長。公私兩途,皆有價值。”

初八的夜晚,萬家燈火依舊沉浸在春節的餘韻中。

林楓在家族群裡,沒有發長篇大論的辯解,也沒有任何情緒化的文字,他隻是平靜地上傳了一份製作精良的pdf檔案,檔名是——《關於“心理支援車”專案啟動資金使用的公開說明》。

檔案內容詳儘得令人咋舌:從專案的社會背景(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到預算明細(精確到每一瓶礦泉水),從資金使用的三方簽字監督流程(林楓、陳默、張野三人聯簽方可動用)到那個獨一無二、閃爍著科技光芒的鏈上存證編號。

最後,林楓在群裡發了一段附言:“各位長輩,這三千元不是我林楓一個人的決定,它是404宿舍四個人,以及小舟表弟在內的五位年輕人共同意誌的延伸。我們承諾,每一分錢都將用在刀刃上。若您質疑,請掃描檔案中的二維碼查驗資金流水和專案進度,或隨時在此群中提出質詢。”

群裡再次陷入了沉默,一種與之前截然不同的、帶著審視和思考的沉默。

十分鐘後,一個意想不到的動態打破了僵局。

小舟,林舅媽的兒子,將這份pdf檔案的截圖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配文是:“我表哥在用我們的壓歲錢做一件大事,超酷的!”

次日清晨,天剛矇矇亮,林楓的手機就響了。

來電顯示,正是林舅媽。

林楓走到陽台,按下了接聽鍵。

電話那頭,舅媽的聲音不再尖銳,而是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遲疑地問:“你們……你們真的要去那麼遠的地方?”

“是的,舅媽,”林楓看著遠方泛起魚肚白的天際線,聲音平穩而有力,“第一站是張野的家鄉。去年,他家鄉那所師範學院,有個學生從圖書館樓上跳了下去。後來人們才發現,那個學生在離世前的一個月裡,在學校的樹洞網站上留了十幾條‘想消失’的留言,但沒有一個人發現。”

電話那頭是長久的沉默,隻有微弱的電流聲在傳遞著一位長輩內心的震動。

良久,林舅媽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察的沙啞:“……那你記得多買點暖寶寶帶上,聽天氣預報說,那邊要降溫,冷。”

林楓笑了,那是在初春清晨的寒意中,發自內心的溫暖笑容。

他知道,那堵橫亙在兩代人之間,由懷疑和不解築成的厚牆,終於裂開了一道縫。

結束通話電話,他回過頭,看見陳默正舉著一張a4紙,上麵是用馬克筆畫出的“心理支援車”設計圖初稿。

那是一輛普通的二手麵包車,但在車身側麵,一個簡潔而生動的圖案躍然紙上——一條小小的魚,嘴裡銜著一枚閃閃發光的金幣,正奮力地逆著洶湧的水流,向上遊去。

出發的日子定在了正月十二。

經過幾天的籌備,二手車被裝飾一新,物資也已備齊。

四個年輕人帶著一股無畏的衝勁,告彆了尚未完全褪去假期氛圍的校園,踏上了向北的征途。

經過一天一夜的顛簸,傍晚時分,這輛被命名為“逆流號”的心理支援車終於駛入了張野家鄉那座寧靜的小縣城。

按照計劃,他們將車停在了縣城中心廣場最顯眼的位置,準備進行簡單的休整,明天一早再去師範學院。

發動機熄火的瞬間,周圍的世界彷彿一下子安靜下來。

旅途的疲憊湧上心頭,然而,這份寧靜並未持續太久。

林楓剛拉開車門,就感到一絲異樣。

他抬起頭,發現車窗外不知何時已經圍上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那些目光,充滿了毫不掩飾的好奇、審視,甚至還有幾分警惕。

寂靜的空氣中,開始響起竊竊的私語,和越來越多、由遠及近的腳步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