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萬界輪轉係統 第10章
趙翔還要感謝白武,卻被白武拒絕,那遼國女人行刺未果,雖然不至於懷疑到丐幫頭上,但是必然會加快行動,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既然大人平安無事,那在下便告退了。”
現在無錫城中隻有大義分舵的弟兄,就算是知道了遼國計劃,未免力有不逮,他還要趕快趕去幫忙。
趙翔見留不住他,也不強留,擺手道:“既然如此,少俠請自便。”
白武點了點頭,剛要轉身,目光卻瞥見這院中黑壓壓的一片人,頓時心中靈光一閃,身形一頓。
趙翔見狀,問道:“少俠可是還有什麼事情?”
白武笑道:“確有一事,需要城主幫忙。”
趙翔道:“什麼事?少俠儘管開口,趙某若能做到,必不推諉。”
白武指外麵道:“本幫探到遼國有巨大陰謀,關係到我大宋安危,但是行動匆忙,本幫幫眾未能及時趕到,人手不足,還望城主能調撥兵馬,助我丐幫一臂之力。”
“這?”
趙翔頓時麵露難色,他自以為城主府防禦嚴密,但是不管是敵人還是白武,都輕而易舉的潛了進來,還差點兒將他首級帶走,若是將兵馬借給白武,豈不是將自己置於敵人眼皮之下?
白武自然知道這老傢夥想什麼,微微笑道:“城主不必擔憂,宋遼大戰就在眼前,遼國奸細一擊不中,必然遠遁千裡,萬萬不會再回來的。”
“況且城主借兵退敵,到時候上報陛下,必然重重有賞,正所謂富貴險中求,何況城主此舉,也未必見得就有危險。”
此時丐幫確實人手不夠,若能借一隊兵馬,無異於雪中送炭,而且勝利的希望也多了幾分。
趙翔思索了一會兒,牙一咬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將城主府三千近衛交給你,希望少俠不要讓我失望。”
白武笑道:“城主放心,本幫喬幫主親自鎮壓,此次功勞必定手到擒來。”
片刻後,城主府之外,三千近衛集合完畢,在白武的帶領下往城外而去。
沿途早有丐幫兄弟留下的暗號,大意就是喬峰已找到遺失財物,率領丐幫眾弟子前往迎敵,丐幫弟子見到暗號,即刻前往支援。
此時天已大亮,路上有攤位已經擺開,看見白武帶著一群甲士經過,那些人都指指點點,驚訝不已,想不到白武這種叫花子還能和官家扯上關係。
白武帶著一群甲士,離開無錫城,徑直往城北乘茵林而去。
乘茵林原本是亂葬崗,傳聞宋太祖立國之時曾在此處決戰俘,將其埋於荒陵之下,荒陵便是乘茵林的前身,後來無錫經曆曆代城主,將外麵亂葬崗平複了,種下一片桃林,與杏子林並稱兩林。
雖稱為兩林,但是乘茵林因為之前埋過戰俘,又傳聞有鬼怪出冇,向來冇人來的,冇想到喬峰追查財物蹤跡,竟追查到此地。
眼見快到乘茵林畔,眾甲士之中走出來一人道:“少俠,前方乘茵林乃鬼怪出冇之地,不可再前進了。”
白武看去,隻見幾乎所有甲士都麵帶惶恐之色看向乘茵林。
白武暗自歎氣,身為大漢士卒,竟然被子虛烏有的傳說嚇到,怪不得國土被遼國覬覦,這紙糊的軍隊,和給遼國將國土拱手相讓有什麼分彆。
白武深吸一口氣道:“子不語怪力亂神,響噹噹的男兒豈能懼怕鬼怪?”
甲士似乎麵帶慚愧之色,但還是說道:“自古便有天子祭祖、祭拜鬼神,天子都對鬼神如此敬畏,我等不過凡夫俗子,焉能不加敬畏?”
此時林中似乎有喊殺之聲,必然是丐幫弟子已經與遼賊開戰。
見他們如此模樣,白武遙指桃林冷笑道:“聽見了嗎?裡麵喊殺震天,便是我丐幫弟子在與遼賊作戰,你等的膽量難道還不如幾個乞丐?”
眾甲士看向白武,耳邊傳來陣陣喊殺之聲,頓時憋得臉色漲紅,但是誰也冇有勇氣說出什麼來反駁白武。
白武又道:“趙城主讓你等助我捉拿遼賊,你等抗命不尊,便是不仁;遼賊在我大宋大好河山猖獗如斯,你等身為官軍,視而不見,便是不義。不忠不義之徒,你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叮,任務釋出,宿主鎮壓內亂,成功後獎勵:大還丹一顆(可增長三十年功力)”
驀的,白武腦海之中傳來一道提示音。
他目光一凝,看向眾甲士,果然發現其中有幾人目露凶光,虎視眈眈的看著他。
丐幫訊息靈通,最近卻並未有什麼關於內亂紛爭的事情,這幾人神色不對,必然是對他有想法。
一念及此,白武不等他們發難,冷哼一聲,轉身一拳轟向旁邊的一顆碗口大小的桃樹,他若是直接攻擊人,這群人未必不可能群起而攻他,雖然他自信最後還是能降服這群人,但是裡麵丐幫弟子已經在血戰,多耽擱一秒便會增加一份傷亡,還不如殺雞儆猴。
這群人都是尋常身強體壯之人,卻並無內力在身,行軍打仗或許比江湖人士要強,但是誰都不能如此輕描淡寫的擊斷碗口粗的桃樹,一見白武一拳之威竟如此之強,頓時各個噤如寒蟬。
人群中的那幾人也都凶光潛藏,不敢再多說一句話。
白武冷聲道:“你們抗命不尊,若是能殺得了我,自然可以回去哄騙城主,但是光憑你們怕還冇有這個本事。”
其中忽然有一人道:“不要怕,咱們群起而攻之,他未必可以抵擋,這片桃林凶險的緊,進入其中必然有不祥之事。”
頓時,人群中再起騷亂。
白武忽然暴起,身形宛如鬼魅衝入人群之中,隻聽一聲慘叫傳出,一位甲士已經被白武轟爆腦袋,紅白之物灑在周圍的甲士身上,周圍幾人瞬間瑟瑟發抖。
其餘人等也都瞪大眼睛看著白武,誰也想不到這看起來人畜無害的乞丐出手竟然如此狠辣。
見鎮住眾人,白武冷哼道:“此人是死於反叛還是護國戰役之中,全憑你們行動決定。”
他站在人群之中,如同鶴立雞群,眾人與他對視,皆低下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