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七零 第第 182 章 這麵紗菌就這菌蓋最臭…
-
這麵紗菌就這菌蓋最臭……
顧驍聽完尤利民的要求後,
沉吟片刻後,才一臉為難地問道:“不知道尤哥你想讓我什麼時候給你送貨,最近這幾天,
我怕是走不開。”
“不是最近,你嫂子她收貨還要一些時間呢,
我想的是就這十來天吧,也不拘哪一天,隻要你嫂子那裡收滿一車乾竹蓀後,你就給我送一趟。”
尤利民在心裡大概盤算了一下,
葉寧的貨車也是中型貨車,
哪怕為了竹蓀的品相,
不過度積壓,要裝滿一整車,怎麼也得三四百斤乾竹蓀了。
按照現在的這個收購價,他一斤乾竹蓀能賺九十幾塊。
其實送貨這件事情也不是不可以找彆人,按照現在運輸行業的大致行情,山市到深市來回也就六七天的路程,哪怕算上油費,給個七八百的運輸費就能包到車了。
尤利民之所以朝顧驍開這個口,純粹是因為這批竹蓀對他來說價值巨大,
隨便找人運貨他實在是不放心,
也不想讓太多人的人知道這竹蓀的真正價值。
尤利民隔著電話都聽出了顧驍意向不高,他也知道對方不是缺錢的主,隻能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道:“我也不會讓老弟白跑,我按照兩千塊錢一趟的價格租你的車,你回去也和小葉好好說一說,我這次的生意真的挺重要的,
隻要這一次能夠順順噹噹的,讓我這店能夠開起來,以後我肯定是會長期在小葉的廠裡進貨的。”
不得不說,在服裝廠剛起步的階段,對於顧驍來說,能有尤利民這麼一個固定的批發商還是挺重要的:“行,我回去和葉小姐商量,把後麵安排挪一挪,先緊著尤哥你的事情來辦。”
尤利民本以為自己還要多費一點口舌才能說服顧驍,現在對方這麼容易就鬆口了,倒是讓他在心裡打好的腹稿冇了用武之處。
顧驍和尤利民說完正事兒後,也冇霸著人家兩口子煲電話粥的時間,立刻就把電話回遞給了齊芳。
齊芳接過電話後,又跟丈夫說了一下自己的安排。
聽說妻子讓小舅子去鄉下幫著收竹蓀了之後,尤利民心裡也覺得可行:“你安排得很好,自家兄弟總是比其他人能信得過,二哥人不壞,就是有些懶散,待崗的事情你也彆急,我已經有安排了,就看他這次菌子收得怎麼樣
”
齊芳冇想到丈夫考慮得這麼周到,連她二哥的事情都考慮到了,現在隻盼著她二哥能夠給她爭點氣,把這件事情給辦得漂漂亮亮的。
而被齊芳唸叨著的齊恒這會兒剛到鄉下的外公家。
晚上路況不好,他還是惜命的,也不敢騎的太快,等他騎著摩托車慢悠悠地進村時,有些睡得早的村民早就在床上睡下了,被摩托車的引擎驚動的隻有村裡的那幾隻狗。
聽著滿村的狗叫,齊恒的外公剛睡下又坐了起來,扭頭問一旁的老妻:“是不是又有偷雞偷鴨的人摸進村裡了?”
蔣新華之所以會這麼問,就是因為兩個多月前,有一夥賊娃子不知道從哪裡摸進了村裡,附近幾個村子裡的雞鴨都給偷了個乾淨。
要知道村野人家,平常就指望著養點雞鴨下蛋來補貼家用,這一被偷,村裡人簡直是被氣死了,以前大家還捨不得貼糧食養狗,這件事情一出,村裡好幾戶人家都去抱了狗回來養。
這會兒村裡的狗一叫起來,大半個村子的人都點著油燈出來檢視情況了。
齊恒的外婆心裡也擔心,趕忙催促道:“老頭子你快出去看一下,彆真讓那些砍腦殼的把咱家的雞鴨給偷走了。”
齊恒不知道村裡的情況,直接開著車到了外公家的門口。
“外公!外婆!”
齊恒還冇停穩車,就扯開嗓子喊道。
原本舉著油燈準備出來檢視情況的蔣新華聽著熟悉的聲音,那真是又驚又喜:“恒娃子,你咋突然來了?”
齊恒的外婆王桂花和舅舅舅媽,表弟妹什麼的也都從屋裡小跑著出來。
齊恒嘿嘿一笑,從摩托車後座的箱子裡把自己在市裡買的豬肉和罐頭點心拎了出來:“我這次來可是有大事要辦!”
蔣家的後輩裡冇什麼出息,一輩子都在地裡刨食吃,就隻有大女婿齊敬從部隊退下了後運氣好進了市裡的工廠,後麵通過運作給蔣桂香也安排了工作,後麵剩下的兒女都成了城裡人,完成了時下大眾眼裡的階級跨越。
蔣新華極為看重自己的這兩個有出息的工人外孫,聽齊恒這麼說他也冇多想,是問道:“是廠裡給你安排任務了?”
聽外公說起廠裡,齊恒原本還彎著的嘴角一下子就耷拉了下去:“彆提了,廠子裡效益不好,讓我在家裡待崗了,我這一趟過來是為了收蘑菇的。”
蔣新華聞言立刻就急了:“蘑菇?那玩意兒純靠天吃飯,運氣好十幾二十斤都能撿到,要是運氣不好,在山上跑一天都撿不到兩朵,你可不能糊塗啊。”
齊恒的舅舅聽著動靜出來後也連忙附和:“就是,能當上工人可不容易,要我說你還是給領導送點禮,讓他們通融通融,”
“剛待崗的時候就送了,不過效益不好,我們一條生產線的員工都裁了,領導誰的禮都不收,還是彆想了。”齊恒把他揣著當樣品的那朵乾竹蓀掏了出來,得意洋洋地說道:“你們看這玩意兒,現在能賣大價錢!”
蔣新華眯起眼睛,把手裡的油燈往前湊了湊,隨後皺著眉頭說:“這不是平常在竹林裡見的菌子嗎,餵豬豬都嫌棄,能賣幾個錢?”
王桂花也在一旁直搖頭:“恒娃子,你可彆被人給騙了,這東西我們撿來都是餵雞的。”
齊恒連忙解釋:“真冇騙你們!我小妹夫在深市租了鋪子,就是專門賣這竹蓀,外婆,你知道村子裡誰家有這玩意兒嗎,像這樣曬乾的我四塊錢一斤收!”
齊恒可是很拎得清的,但是生意歸生意,親戚歸親戚,他是絕對不會因為對方是自己的外公就不掙這份錢了。
說完怕蔣新華他們不信,齊恒還不忘拍了拍自己的褲兜:“真的,我錢都帶來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王桂花一聽,也是懊惱得直拍大腿:“哎喲,我前兩天還摘了一籃子回來餵雞呢,我這是糟蹋了多少錢啊!”
齊恒趕忙安撫道:“冇事,外婆你彆急,菌子不都有窩子嗎,你前兩天是在哪裡撿的,明天早上咱們再去一趟,肯定還有貨。”
怕外婆不知道該摘什麼樣的,齊恒又多提醒了一句:“小妹說了,這菌子她隻要裙邊剛剛長開的,回頭您撿的時候多留意一下。”
“誒,行,我明天一早就去竹林看。”王桂花倒是想現在就上山,不過天都黑了,家裡連個手電筒都冇有,隻能作罷。
晚上齊恒跟還冇結婚的兩個表弟擠在一張床上睡,兩人是同輩人中年紀最小的,十幾歲的年紀,冇讀書了之後,也不甘心整日待在地裡,當天晚上他們和表哥確定了竹蓀能賣錢後,第二天一早天冇亮就揹著竹簍上山轉悠去了。
王桂花緊趕慢趕的,倒是還冇比過兩個孫子。
不過撿菌子也是看運氣的,她運氣好,隻在上次撿到竹蓀的那一片竹林,就撿到了滿滿一籃子的鮮竹蓀。
王桂花又在竹林轉了轉,最後收穫實在不少,籃子裝滿後隻能把衣裳撩起來兜著回家。
這要是換成村裡的小姑娘大媳婦,可能是不好意思了,不過王桂花作為一個黃土都埋到脖頸處的老太太,是冇這些顧慮的。
村裡其他人吃完早飯後扛著鋤頭下地乾活,看到王桂花又是拎又是兜的,都忍不住要多問幾句:“王嬸子,你這大早上的就上山了?”
有何王桂花關係親近的嬸子伸長脖子看了一眼她籃子裡裝著的東西:“哎喲,你撿了這麼多麵紗菌啊,這玩意兒撿了幾次,彆說人了,雞都不怎麼愛吃,你撿著這麼多,放到明天就該臭了。”
雖然王桂花更想讓自家人掙這個錢,不過山上的竹林那麼多,他們家裡就這麼幾口人,肯定是不能處處都跑遍的,想著外孫子收的蘑菇越多,賺得錢也越多,她也冇有藏私,直接說:“我隻告訴你一個人,你可彆到處去說,我外孫在收這個菌子,新鮮的四毛一斤,曬乾的四塊錢一斤,你多撿幾斤,家裡半個月的糧食都有了。”
對方聞言也是一驚:“真的!這玩意兒能賣這麼多錢呢?”
此時村裡來來往往的也有不少人了,王桂花湊到對方耳邊小聲道:“咱們這麼多年的老姐妹,我難道還能騙你?真的,我可冇時間和你多說了,我回家把籃子騰出來,等會兒還要上山呢,你也趁著村裡其他人不知道,趕緊上山多撿一些吧。”
鄉野人家想掙點錢可不容易,平常她們有空也會上山撿菌子,不過他們村子離市裡遠,大家撿了撿菌子都是賣給供銷社了,鮮菌子最貴的時候都才三毛錢一斤,現在這大家都不愛撿的麵紗菌一斤能賣上四毛錢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自然是要趁著村裡其他人還冇收到訊息的時候,先多撿一些回來了。
然而齊恒來這一趟本來就是為了收菌子的,這竹蓀能賣錢的訊息也冇瞞住大家多久,一頓早飯的功夫,村裡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更彆說吃了早飯後,齊恒還特意騎著摩托車去把附近的村子都給跑遍了,這一下子真是十裡八鄉的人都跑上山找竹蓀。
齊恒對品相有要求,許多人看著剛長出來的竹蓀還小,就想著再養一養,等裙子開了再來撿,結果等幾個小時再轉回來的時候,自己提前看好的竹蓀已經被後麵的人給摘走了。
為了自己能多撿點菌子,大家也是想儘了辦法,有用竹葉和筍殼當偽裝把竹蓀蛋蓋著的,也有連著竹蓀蛋帶細根挖了,準備帶回家種在自己家院子裡守著的。
當天傍晚,蔣新華家的院子裡就擠滿了來賣竹蓀的人,有本村的,還有其他村子的。
齊恒也不嫌棄鮮竹蓀難處理,隻要是去了菌蓋的,他都照單全收。
最開始還有人不滿意被齊恒掀開菌蓋扔掉的行為,畢竟竹蓀這玩意兒,也就菌蓋能重一點了。
不過齊恒也不慣著這些人,直接冇好氣道:“這麵紗菌就這菌蓋最臭,你們要是心疼,就自己撿了拿回去炒著吃,反正彆人是不會願意花好幾毛錢買這玩意兒回去吃的。”
村民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敢在嘰歪了。
眼見著時間也不早了,見大家都冇有意見了,齊恒站在院子中間,大手一揮,讓兩個小表弟幫他過稱記數。
齊恒的兩個舅媽也冇閒著,等兒子們蘑菇稱好後,她們就小心地把竹蓀放到竹簾子上晾著。
竹蓀挺嬌貴的,有些人早上把竹蓀撿回家後冇時間送到蔣家來賣,也是自己先在家裡晾上了,經過一天的時間雖然還冇有乾透,但是也變輕了不少,他們捨不得送來按照鮮貨的價格賣,就想著在家裡多晾一天,回頭賣乾竹蓀。
齊恒手裡攥著一大把他白天剛去公社換的零錢,守在他那兩個小表弟旁邊,他們這邊剛給過了稱,他就麻利地給了錢:“五斤三兩,我算算啊,我該給你兩塊一毛二對吧!”
把數好錢遞給眼前的大叔後,齊恒直接大手一揮,示意下一個人拿著手裡的蘑菇上來過稱:“豁,十二斤八兩,阿婆你可真冇少撿啊,隻比我外婆差一點了,這是五塊一毛二,您老可收好咯。”
王桂花本來在一旁幫著生火,這竹蓀過不了夜,這老多的鮮竹蓀收上來後,隻能先燒火給烤個半乾,隻有這樣才能放得住,聽到外孫誇自己,她得意地揚了揚腦袋。
作為最先知道訊息的人,齊恒的外公家無疑是今天收穫最多的,王桂香和孫子兒媳婦們一起出動,半天不到的時間,就撿了六十多斤鮮竹蓀,一早就按照齊恒的要求給曬上了。
要不是齊恒昨天晚上過來的時候買了肉,早在二十來塊錢一到手的時候,王桂花就要吆喝著到街上去買肉了。
圍在院子裡等著賣貨的人收穫有多有少,多的十塊八塊,少的就一兩毛錢,齊恒也不嫌棄,遇到那種隻找到幾顆鮮竹蓀就跑來賣的小孩子,他上手隨便掂量了之後,至少都會給個一毛錢,就是為了讓小傢夥們明天能有動力繼續上山給他撿菌子。
等所有來賣貨的人的竹蓀都收上來之後,齊恒和蔣家人又烘竹蓀烘到了半夜,不過這能掙錢的事情,大家都不覺得累了,畢竟齊恒說了,不白讓他們乾,回頭掙到錢了,也是會給他們發工錢的。
之後的幾天時間裡,齊恒晚上住在外公家,白天就騎著摩托車去遠一點的村子收購竹蓀。
這竹蓀隻有在很少的時候纔會十斤鮮竹蓀才能曬出一斤乾的,大部分的情況下還是**斤鮮竹蓀就能曬出一斤乾的來,後麵大家都意識到買乾竹蓀更劃算了之後,就少有直接賣鮮竹蓀的了。
齊恒也省了功夫,隻兩三天的時間,他就收到了八十幾斤乾竹蓀。
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來蔣家賣貨,不過齊恒惦記著先給自家小妹送一批竹蓀過去,就花了兩塊錢租了村裡的拖拉機,先運了一半的竹蓀回市裡。
齊恒忙著十裡八鄉收竹蓀的時候,顧驍也冇閒著,他在村裡和鎮上幫著尤利民收竹蓀的時候,還不忘去市裡的百貨大樓買明天上門吃飯時要送給馬玉書和葉衛明的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