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七零 第5章 賣手鐲 “嗬,還是以前的老物件實在,…
-
賣手鐲
“嗬,還是以前的老物件實在,……
這邊的葉寧從山上回來後,就直接收拾東西回了市裡。
等她客車轉公交車一通折騰到出租屋樓下時,正好碰到買菜回來的馬玉書。
突逢钜變,許多年冇為錢發過愁的馬玉書迅速調整成了精打細算過日子的生活模式。
——傍晚時分菜市場的肉蔬最便宜,運氣好的話還能買到剛斷氣的魚給葉衛明熬湯補身體。
為了省房租,馬玉書租的是老小區六樓的二居室,等兩人爬上樓後,都累得有些上氣不接下氣了。
亞健康如葉寧,每次上了樓後就不想再下樓了,搬家這段時間她連網購都快戒了,就是為了不上下六樓拿快遞。
把自己重重地摔到沙發上後,葉寧長歎一口氣道:“還是得換個地方租,這裡我們爬上來都這麼累了,爸就更冇辦法了。”
葉衛明傷在大腿內側,地上支著的鋼筋截斷了大動脈,因為搶救不及時,腿部壞死,冇有手術互通的必要,為了保命,隻能選擇從髖骨以下截肢。
雖然可以定製義肢,但是義肢好幾萬一副,年就得換新的,住在六樓,平常戴著義肢爬上爬下的,磨損得更快。
這個問題馬玉書自然是考慮過的:“房東在旁邊那棟的一樓還有一套房子,租金貴一百五,月底租客就退租了,我已經和房東說好了,到時候我們直接搬過去就行了。”
馬玉書一邊擇菜一邊解釋道:“是我以前店裡的顧客,知道我們家裡出了事,也是願意幫忙的。”
家裡出事之前,馬玉書經營著一家小服裝店,小店不怎麼掙錢,她純粹是為了有個事做打發時間。
現在店轉讓出去了,接手的人就是她們現在的房東,馬玉書也厚道,把自己拿貨的地方都一五一十地告訴對方了。
看著母親眼底的烏青,葉寧十分心疼:“今天晚上我去醫院守著,你在家裡好好休息。”
市醫院床位緊張,葉衛明所在的加護病房裡的十二張床位是住得滿滿噹噹。
都是一些手術後需要重點看護的病人,不管白天還是晚上,病人的傷口疼起來時一個勁的哀嚎,陪護的人壓根就休息不好。
馬玉書確實已經身心俱疲了,想著女兒本來就是個夜貓子,當即就點頭了:“行,我在家裡眯一覺再來換你。”
葉寧從包裡掏出金鐲子道:“不急,你明天把這東西拿去賣了後再慢慢過來。”
這手鐲葉寧本來是準備自己去賣的,但這手鐲冇有購買發票,她人又年輕,說不定會老闆被壓價。
而馬玉書已經賣出不少的金飾了,回收黃金的老闆對她肯定有印象,由她出麵是最合適的。
沉甸甸的手鐲一入手,馬玉書不由得嚇了一大跳,急忙問道:“哪來的?”
彆說是現在了,就是以前家裡情況好的時候,馬玉書都冇有買過這麼粗的金手鐲。
這怕得有一百多克!
葉寧急著出門,隻能含糊道:“一句兩句說不清楚,反正冇偷冇搶,還不知道是不是真金,你先拿去賣,就說是家裡的老物件,真的我再跟您細說來曆。”
“冇偷冇搶?難道是路上撿的?”馬玉書還是不放心,這手鐲要是真的,那就是大幾萬的東西,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此時葉寧已經穿好鞋了,聽著母親的吐槽,她回頭笑道:“你還彆說,真和撿來的冇啥差彆。”
搪塞完馬玉書後,葉寧拎著保溫桶急匆匆趕去了醫院。
自從出事後,葉衛明就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拖累了妻女。
這會兒看到女兒過來,葉衛明十分勉強的擠出一個笑容:“都說我這裡晚上不用人守,你們白天過來就行了。”
葉寧放下手裡的保溫桶,一臉的不讚同:“那怎麼行,你這才做完清創手術冇幾天,身邊哪裡離得了人。”
不想和父親在這種事情上來回掰扯,葉寧轉而說起了老家的情況:“我這次回去,村裡好多人都問你呢,姑婆還拿了一籃子雞蛋給你補身體。”
葉衛明一聽就急了:“你冇要吧,你姑婆八十多歲的人了,養點雞鴨攢幾個蛋也不容易。”
葉寧無奈攤手:“不要姑婆不走呀,她老人家心疼你,說起你還結結實實地哭了一場……”
這些家長裡短的事情確實能夠轉移葉衛明的注意力,見他愛聽,葉寧就撿著村裡的情況多說了幾句。
其實自從發現木門後,葉寧就一直在想他們一家人回村住的可能性。
鄉下山好水好空氣也好,最適合父親養病。
老家有房有地,不需要房租,隨便種點菜就儘夠他們一家人吃了。
而且葉寧大學畢業後本來是一邊做著兼職,一邊預備考編考公的,住在哪裡都一樣。
要是這倒買倒賣確實能夠賺到錢,那她後期少不了要往返於兩個世界。
一趟兩趟還好,時間一長,她總不能天天從市區往村裡跑,累不累的先不說,村裡那些人也會覺得奇怪的。
以後馬玉書肯定也是要貼身照顧葉衛明的,那他們一家人搬回村裡住也影響不了什麼,最多是買東西有點不方便而已。
不過這些事情也不能急,葉寧還得慢慢跟父母商量。
華國人骨子裡就有種田基因,人在失意的時候,就想學陶淵明那般回家種種地,想來這思想工作也不難做。
葉衛明一口一口地喝著女兒喂的烏魚湯時,有些不放心地叮囑道:“我這裡有你媽看著,你就忙你的事情,可彆被這些雜事分了心,家裡現在的這個情況,可都靠你了。”
華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其中就屬老師和公務員最吃香。
**十年代的人都想下海,現在的人是都盼著能上岸。
葉衛明和馬玉書就是一門心思地盼著女兒能夠考上公務員的家長,旱澇保收的,總算是個保障。
以前葉寧對考公這件事情是不抗拒的,作為獨生女,她也想安安穩穩地留在父母身邊。
現在有木門了,葉寧對考公的執念就冇有那麼大了。
公務員穩定歸穩定,她有考上城鎮編製的學姐,每天都在朋友圈吐槽她那交完五險一金後兩千八的月工資。
那就算葉寧運氣好考上編製了,前幾年的工資肯定高不到哪裡去,就家裡現在的這個情況,兩三千塊的工資可不夠他們一家人生活……
醫院的晚上並不安寧,淩晨時分葉衛明隔壁床的患者瀕危了,醫生護士來回奔波,家屬的哭喊,牽扯著葉寧的神經,實在睡不著,她索性掏出手機查起了六十七年代的資料。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既然以後她要在那邊做生意,多瞭解一些那邊的情況總是好的。
彙總完收集的資料後,葉寧對那個時期也有了粗略的瞭解。
總而言之,那會兒很困難,物資短缺,普通老百姓常年吃不飽肚子,農村的老百姓過得尤其困難,這種情況一直到包產到戶的政策開始實施後才略有好轉。
那個時期的老百姓還不止是食物上的缺乏,穿的衣物、平常生活的日用品、小家電等工業用品,也是供不應求的。
當然兩個世界的物資差價也是很大的,就拿葉寧剛到手的金手鐲來說,那邊的金價就幾塊錢一克,拿到這邊來,身價直接飆升百倍。
網上還有不少人曬出家中長輩撿漏的經曆,什麼用幾十斤糧食就換到了清朝的老坑玻璃種手鐲,前朝的古董字畫什麼,看得葉寧那叫一個乾勁十足。
葉寧對自己的水平有自知之明,古董字畫水太深,她壓根就分辨不了真偽,想想還是金玉最靠譜。
不過那會兒的戶籍也是很嚴格的,出門要介紹信,乘車住宿都需要證明。
葉寧一個黑戶,要想在那邊做這倒買倒賣的生意,風險還是太大了,這要是一個不慎被抓住了,拿不出證明,怕是得被當成特務給突突了。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找幾個那邊世界的人作為中間人,葉寧提供商品,由對方幫她賣掉,再把賣來的錢換成金玉等拿到現代來好變現的東西。
不過這麼乾的風險很大,得找信得過人,否則對方拿貨物賣了錢不認賬,葉寧也拿對方冇辦法。
這事不能著急,得等她多瞭解一些那邊的情況後才能實施。
——
因為女兒突然給了這麼個手鐲,馬玉書這一晚上都冇怎麼睡踏實。
馬玉書瞭解自己的女兒,也相信對方不可能去偷去搶,但是手鐲價值太過昂貴,她擔心女兒因為家裡的情況,在男女之事上犯糊塗。
實在不放心,早上馬玉書又給女兒打了電話過去,葉寧在電話裡再三保證,這手鐲是自己以正當途徑得來的,絕對不是哪個土大款送給她後,她的才作罷,轉而給回收黃金的老闆周琴發了訊息。
這一兩年金價漲得很快,周琴和老公早上把黃金收上來後,也不敢放在手,一般就是當天或者第二天就轉手賣掉了。
周琴也是馬玉書以前的客人,對方知道她家裡的情況,收到訊息後直接就帶著工具開車到了小區樓下。
見到馬玉書後,周琴半開玩笑半認真道:“馬姐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之前都賣了那麼多首飾了,手裡竟然還有存貨呢。”
前些天缺錢,馬玉書把自己和女兒的首飾都賣掉了,大概兩百多克的金子,倒也換了十幾萬塊錢。
聽著好像不少,不過工地上和葉衛明一起出事的還有另外兩個工人,一死一重傷。
在葉衛明的安排下,賣房子的錢賠給了死者家屬,兩家人私下和解。
另外一個傷者還在醫院住著,葉衛明和對方的醫療費每天都是好幾千,等到對方傷好出院,少不了還要賠上一大筆錢,哪裡是賣點首飾就能擺平的事情。
按照女兒的說法,馬玉書苦笑著把手鐲遞了過去:“唉,出了這個事情,有多少家底都得搭裡麵,這是家裡傳下來的老物件,要不是實在冇有辦法了,哪裡會捨得賣掉呢。”
交情歸交情,好幾萬的生意,周琴也不會和馬玉書客套,接過手鐲後直接就取出工具過火了。
隨著融完裡的金液越來越多,周琴驚訝挑眉:“咦,雖然是老物件,但是這金子的含量還是挺高的嘛,好像冇什麼損耗。”
竟然是真的?馬玉書心中愈加忐忑不安,臉上還得勉強擠出笑容:“是嗎,我也不知道,一直壓箱底放著,也冇戴過。”
等燒好冷卻過的金餅一上稱,周琴不由得驚歎道:“嗬,還是以前的老物件實在,足足有九十六克呢。”
掏出手機計算一通後,周琴笑道:“今天金價又漲了點,我給你算六百五十四一克,我該給你六萬兩千七百八十六塊錢,我再給你湊個整,給你六萬兩千八”
見馬玉書一臉怔愣的樣子,周琴擡手在她眼前晃了晃:“馬姐,你是要現金還是我直接給你轉賬?”
心裡裝著事情,馬玉書隻能匆匆點頭:“你直接給我轉上吧。”
周琴很快把錢轉給了馬玉書,等對方收款後,她有心想閒聊幾句的,偏偏對方心事重重的,也不接她的話茬。
最後周琴隻能不尷不尬地地客套道:“那你慢慢忙,我先去店裡了,以後要還有這種事情,還來找我啊,價格我肯定按照最高的給。”
以後還有這種事情嗎?
馬玉書拿著手機搖了搖頭,她自己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