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七零 第第 76 章 賣不起就彆摸,你們這手…
-
賣不起就彆摸,你們這手……
葉寧揹著揹包,
懷著緊張又興奮的心情,腳步輕快地沿著上次跟著顧驍走過的羊腸小路一路走著,路上遇到在山上找野果野菜的人也不用遠遠地避著了。
為了融入這個世界,
過來的時候葉寧特意打扮了一下自己,現在她身上穿的是長度到膝蓋的短袖藍色格子裙,
腳上穿的基礎款的小皮鞋,就連頭髮,也讓馬玉書幫著在腦袋後麵編成了長辮子。葉寧本來就是不常燙染頭髮的,發現木門後更是連理髮店都冇進去過,
隻需稍作打扮,
看上去便與這邊的小姑娘相差無幾。
用馬玉書的話來說,
現在葉寧看起來就跟她記憶中那些剛下鄉插隊的城裡姑娘一樣。
拿不準自己什麼時候能回來,葉寧還背了一個帆布挎包,裡麵放了一個裝滿水的保溫杯,七八個小麪包和家裡吃剩的月餅,一包紙巾和兩塊馬玉書從新布上裁下來連夜趕工做成的手帕。
說實話,葉寧很不習慣用手帕這種老派的東西,接過手帕時還有些不樂意:“這個就不用了吧,我帶了紙巾的。”
馬玉書態度十分強硬地把兩張趕工出來的手帕塞到了女兒的包裡:“必須帶上,七十年代可冇有紙巾,
這玩意兒你偷偷用可以,
人多的時候可彆拿出來,在外麵彆人都用手帕,你也得入鄉隨俗。”
見馬玉書一樣一樣往自己包裡不停地塞吃的和喝的,葉寧真想跪下來求她彆塞了,再塞包要撐破了不說,她還要揹著一大包的東西走那麼遠的山路呢。
“吃的喝的少帶一些,
我帶了一根金條,還有之前的那一百塊錢我也帶上了,餓不著。”說著葉寧把包裡馬玉書切好裝好的一盒子果切拿了出來,隻往包裡塞了兩個洗乾淨了的蘋果。
葉衛明和馬玉書送葉寧到木門處的時候,像,路上的行人也是目不斜視地直接進了城。
確定冇有巡查的人後,葉寧也放心地走了進去。
鎮上條件是要比鄉下好一些,葉寧一路走來,在鄉下看到的都是土坯和石條砌成的房子,有的房屋頂上還鋪的是稻草。
鎮上就不一樣了,路邊的房屋多是磚塊和石條,頂上也都是蓋的青瓦,偶爾還能看到主體都是用木頭做成的屋子。
唯一能和葉寧記憶中的老房子對上號的,則是鎮上的供銷社,青磚黛瓦不說,大門還是用大片大片的玻璃做得,兩邊的玻璃上麵用紅漆噴了菸酒、鹽巴、醬油等字樣。
葉寧包裡裝了錢,倒也不怯場,也擡腳跟著進店的人進去看了。
說實話,樂陽鎮的供銷社規模還是挺大的,都快有一個小型超市的大小了,裡麵擺著很多個長方形的玻璃櫃檯。
和後世的商場一樣,供銷社也分了好些個櫃檯,葉寧一一看去,有賣菸酒茶葉的櫃檯,還有賣點心糖果的櫃檯,依次往裡,還有鹽巴、肥皂等日用品的櫃檯,賣成衣和布料的櫃檯。
原本葉寧還奇怪,自己之前給顧驍的那些布料和衣裳怎麼那麼好賣,每次尤利民都冇怎麼壓過價。
現在葉寧看到這邊本土的成衣和布料後,瞬間就理解了。
那牆壁上用鐵絲掛著的兩卷布,一卷是綠色大花的,一卷是紅色大花的,每一種的色彩飽和度都拉到了最滿,讓人第一眼看到它們的時候,都能感受到一股衝擊力。
葉寧覺得自己要用這樣的布料做成被子,晚上睡到上麵指定會失眠。
然而這邊的原住民對這樣的布料明顯接受度良好,就在葉寧愣神時候,兩個阿姨直接從她身邊擠過去了。
其中一個阿姨摸索著手裡的大紅花布對身旁的另一個阿姨道:“三嬸,這布料既喜慶又好看,你家建軍不是要結婚了嗎,你扯上三四尺回去做個新被麵,新媳婦兒肯定喜歡。”
一旁的葉寧聽著人都麻了:新媳婦兒真能喜歡這玩意兒?
偏偏另一個阿姨也一臉讚同地附和:“確實好,小姑娘,這布多少錢一尺?”
櫃檯裡的年輕售貨員看著兩個阿姨大驚小怪的樣子,眼皮都冇擡一下,懶懶地回道:“八毛錢一尺。”
阿姨聞言嚇了一跳:“怎麼這麼貴?之前的那種花棉布不是才五毛錢一尺嗎?”
其實不止阿姨嚇了一跳,一旁的葉寧也嚇了一跳,不是,就這樣的棉布都要賣八毛錢一尺?也才賣這個價啊!
售貨員聞言把手裡量布的木尺“啪”地一下拍到了櫃檯上,翻著白眼很是不耐煩地開口道:“之前那種普通的棉被怎麼能和這個棉布比,你看這顏色染得多豔,正兒八經的高檔布,賣不起就彆摸,你們這手糙得喲,把布料刮壞了算你的還是算我的。”
習慣了現代微笑服務的葉寧,簡直冇想到供銷社的銷售員竟然這麼大膽。要知道現代那些眼高於頂的奢侈品牌櫃員,也隻敢在心裡暗自嘀咕客人,最多就是麵上表現得不耐煩一些,眼前這個售貨員的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語氣裡的嫌棄也是毫不掩飾。
葉寧覺得這兩個阿姨就是不跟這售貨員吵上一架,也肯定是要找領導投訴這個銷售員了。
然而讓葉寧驚訝的是,這兩個阿姨明顯被售貨員諷刺了,看起來竟然也冇生氣,反而還像冇當一回事兒一樣朝對方討好地笑了笑:“要買的,要買的,我要四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