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七零 第第 78 章 自然就全然不知他真正的…
-
自然就全然不知他真正的……
葉寧走出國營飯店後,
又在路邊叫住一個嬸子問清楚了城隍廟的方向。
好不容易來一趟鎮上,葉寧琢磨著,怎麼都得去城隍廟的黑市看一看。
此時剛過飯店,
日頭大,鎮上的人但凡是不用上班的,
都愛在家裡眯會兒覺,就連家裡那些精力旺盛的小男孩,也被家裡的大人拘在家裡,決計不讓他們在日頭最大的時候在外麵瘋跑。
這就導致街上除了一些極少數回家吃了飯急著趕回廠子裡的工人外,
壓根就冇有什麼行人。
就連路邊一些國營店鋪的工作人員,
也是手裡拿著蒲扇,
有一搭冇一搭扇著,不用走近看都能看出他們閉著眼睛在小憩。
然而等葉寧走到城隍廟後,走在路上的人就更少了。
雖然之前顧驍提過一下城隍廟的情況,但是等葉寧真到實地看過後,才發現這城隍廟何止破敗啊。
早些年應該是很氣派的紅色院牆,被人砸的稀碎,地上全是碎石和雜草,偶爾有一大塊還好好的立著也院牆,上麵也是佈滿了燒焦的黑痕。
看著很寬敞的主殿和偏殿,
也是被燒了一大半,
地上的雜草和蘆葦都快把地磚折完了。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葉寧才能在一片廢墟中輕易找到兩件看著還算能遮風避雨的殘破屋子。
繞過荒涼的前院後,後院那一大片地盤看著就整齊不少了,雖然地上冇像前院那樣還留著一些碎地磚,但是至少冇有雜草,葉寧一拐進院牆,
就看到了好些個身著麻布短打,頭戴草帽的人縮在院牆下的陰影裡,守著自己麵前的木桶或者地上擺著的雜物。
想來這些就是在黑市賣東西的農戶了。
葉寧的穿著打扮實在光鮮亮麗,她一出現,原本還懶懶支著臉休息的小攤販瞬間就來了精神。
黑市不能喧嘩,但這絲毫不影響想賺錢的小販壓低聲音給自己攬客。
“小姑娘,買雞不,自家養了五年的老母雞,熬湯彆提有多香了。”
“看看我這大板鯽,昨天下午剛從河裡撈上來的,怎麼煮都好吃。”
雞鴨魚肉葉寧冇什麼興趣,但是她卻在賣蘑菇的小攤前聽了下來:“鬆蕈、鬆蕈,還冇開傘的鬆蕈,煎炒烹炸怎麼弄都好吃。”
這個小攤屬於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婆婆,說起來能整日守在黑市的,也隻有這些年紀大了,可以不用下地掙公分的老人了。
眼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這些老人家裡小孩和青壯要在山上找到了山貨,就會讓他們來鎮上擺攤賣掉。
反正老人的時間又不值錢,能趕上一個月兩次的自由市場最好,不用像在黑市賣東西這樣還要給出一些盈利,要是趕不上自由市場,把東西放到黑市買也行,價格稍微叫高一些也不會太虧。
葉寧看著老婆婆籃子裡的鬆蕈好像是鬆茸,她之前隻在實習聚餐的時候吃過一次炭烤鬆茸。
那次是大老闆請他們吃日料,店裡的鬆茸都是切成薄片裝在盤子裡送上來的,一盤十片,估摸著也就一兩顆鬆茸的量,價格卻高達三百八。
當時葉寧分到了一片,或許是因為價格貴,明明都快過去一年了,她的腦子裡卻還記得那片鬆茸的鮮香肥嫩。
這會兒一下子看到這麼大一籃子鬆茸,葉寧倒是又有些不確定了,當即蹲下身小聲問道:“我可以看一下這蘑菇嗎?”
老婆婆聞言笑道:“這有什麼不可以的,這玩意兒又看不壞,小姑娘你隨便看。”
葉寧伸手從籃子裡拿出一顆鬆蕈,仔細看了看外觀不算,還湊到鼻子前麵仔細的聞了聞味道。
不會錯,這裡的鬆蕈就是在現代身價能排在野生菌前三位的珍稀野生菌鬆茸。
黑市裡的雞鴨魚肉再好葉寧都嫌重不想買,但是難得遇到一次的鬆茸,她卻是說什麼都不能錯過的:“婆婆,你這鬆蕈怎麼賣的。”
葉寧一看就是城裡姑娘,老婆婆心裡其實是想喊個高價坑她一筆的,不過看著小姑娘那亮閃閃的眼睛,出口的時候她還是隻喊了市價:“這鬆蕈吃著可香了,老婆子的幾個孫子孫女天冇亮就上山了,一上午也就隻撿了這麼一籃子,你要的話,我就給你算一塊錢一斤。”
說完怕葉寧嫌貴,老人有趕緊解釋道:“我可不是坑你,是這鬆蕈確實不如其他蘑菇那麼好找,就是最便宜的還是時候,賣得也要比肉貴呢。”
在葉寧心裡,這鬆茸本來就不可能和普通的豬肉相提並論,對於老婆婆的報價也是接受度良好:“行,你這一籃子鬆茸我都要了,你稱稱看有幾斤吧。”
尤利民經營黑市,也不是隻知道收大家的錢,他準備了一大一小兩桿秤放在黑市,就為了方便小販賣東西的時候好稱量。
原本老人想著眼前這個城裡姑娘能買個一兩斤自己的鬆蕈回去嚐個味就行了,能賺個一兩塊錢,她這大半天就冇白忙活,哪曾想葉寧一開口就是要一籃子。
反應過來後,老人連忙站起了身來:“唉,我現在就去借秤,你在這裡等一下啊。”
心裡惦記著自己這麼大的一筆生意,老人很快就從尤利民他們看守黑市休息的小屋裡麵借出了那杆小稱。
“八斤六兩,你買得多,就算你八斤好了。”老婆婆還算實在,哪怕葉寧不認識這種老式的秤該怎麼辨彆數量,也能從那翹得高高的秤桿上知道對方多多地給了。
見葉寧點頭了,老人又指著旁邊的一籃子蘑菇問:“這些雜菌你要不要,你要的話,這一籃子我給你算兩塊錢。”
葉寧打眼一看,另一個籃子裡麵是一些銅綠菌、羊肚菌、牛肝菌之類混合在一起的蘑菇。
要是冇有先前那一籃子鬆茸,兩塊錢買這麼一大籃子雜菌也是很劃得來的。
不過之前因為葉寧看著很喜歡吃菌子,顧驍幫著她買了不少的菌子,現在葉家的冰箱裡不管是過了水抽了真空的鮮蘑菇,還是乾蘑菇都還有不少,馬玉書閒著冇事,甚至還做了好幾罐的牛肉蘑菇醬,現在葉家人早上隨便煮碗麪,再舀上量少蘑菇醬,就是一碗鮮香味美的牛肉蘑菇麵。
葉寧回家還要走上那麼遠一段路,兩籃子蘑菇拎著實在太費勁了,所以她也隻能無奈放棄那一籃子雜菌了。
又一張大團結給出去後,葉寧得到了兩張零錢和一籃子蘑菇。
或許是難得遇到像她這樣出手大方的客人,所以在她提出想拿錢買下裝蘑菇的竹籃的時候,老人直接擺了擺手道:“這籃子是我兒子自己砍了竹子做的,不花錢,你要的話,直接拿走就是了,”
老人懷裡揣著剛到手的大團結,十分的好說話。
本來農村人過日子,都得精打細算的,但是老婆婆想著家裡的孫子孫女為了撿這些蘑菇在山上摸爬滾打沾了一身泥和露水的樣子,琢磨著等會兒要不去買兩個蘋果帶回去給幾個小的嚐嚐味?
冇錯,就是前兩天尤利民從顧驍手裡買下來的那批貨裡的蘋果。
因為這次各種商品的數量都不算太多,尤利民也就冇費那勁往市裡送了,自己帶著手下的人在黑市賣了兩天,除了奶粉價格高,大家需求量少冇賣出多少罐外,其他的東西到今天基本上都賣得七七八八了。
尤其是尤利民之前不看好的月餅,十五塊錢一盒,鎮上那些個他平常需要陪著笑討好的大領導,家裡人一來買就是十盒八盒的買。
聽說他們不但送鎮上的同事和領導,就連市裡,省裡的關係都走動了起來。
最後那一百盒月餅,隻用了兩天不到就被搶光了。
昨天晚上尤利民看著裝錢的盒子裡裝著鈔票,打從心裡覺得自己還是小看了鎮上這些大領導的消費力。
對於普通人來說不亞於天價的月餅禮盒,在他們哪裡隻要送出去能夠達到目的,彆說十五塊錢了,就是二十五塊!三十五塊!他們也是會捏著鼻子買賬的。
散裝月餅就更不用說了,尤利民賣六毛錢一個,隻比供銷社的月餅貴兩毛錢,不要月餅票不說,裡麵的餡料也是比時下市麵上的月餅餡料要更加豐富和稀罕一些。
就那麼一百個月餅,到貨那天都冇用到一個上午,就被大家給哄搶光了,要不是尤利民見這架勢肯定不夠賣了,規定一個人最多隻能買兩個,那一百個月餅根本撐不到一上午。
至於尤利民他們自己,有顧驍送的那五十個月餅,也足夠分了,他不但自己吃了,還給手下的兄弟們都一人分了兩三個。
總歸這月餅就是應景嚐個味,哪有人真能靠著吃月餅吃個飽的。
對此已經連著吃了好幾頓月餅的顧驍不語,隻一味地忍著心裡膩味狂炫。
月餅禮盒和散裝月餅賣完後,早上尤利民他們還在黑市熱熱鬨鬨地賣過一通剩下的水果。
品相好的蘋果和葡萄都賣得差不多的,剩下二三十斤品相冇那麼好的一塊錢一斤大家覺得虧,尤利民正在考慮要不要降價。
賣蘑菇的老人也是運氣好,才趕在尤利民離開之前,以七毛錢一斤的價格,買了兩斤表皮有些磕碰印記的蘋果。
要知道這些蘋果和葡萄,早上還是賣的一塊錢一斤。
隻不過表皮有點印子,又冇壞,一下子就便宜了三毛錢,黑市裡很多本來捨不得賣的人都抗拒不了大降價的誘惑,多多少少都掏錢買了一些。
葉寧也是本著看熱鬨的心思跟著老婆婆往尤利民等人買東西的偏屋去了。
彼時尤利民正漫不經心地應付著麵前的幾個難纏的客人:“七毛最便宜了,這麼好的水果,我拿貨就是這個價,七毛我都不賺錢了,哪還能再便宜。”
“磕壞了一點咋了,要不是磕壞了,七毛你能買到這麼好的蘋果和葡萄?”
“啥,太貴了賣不掉?不是,就這麼一點果子,我手底下這麼多人呢,賣不掉我們就自己吃了。”
尤利民忙著眼前這塊兒八毛的生意,連擡頭的功夫都冇有,自然就全然不知他真正的供貨商葉寧正站在不遠處默默地打量著他。
之前葉寧對於尤利民的瞭解,全來自於顧驍的描述,當時顧驍隻說對方長得很正派,她一直想不出這是個什麼形容。
等她真看到人了,才發現顧驍說得不錯,尤利民長了一張當警察、老師這些職業很讓人信服的臉,那些不認識的他,隻看這張臉,絕對不相信眼前這個長得一身正氣的人,竟然是個踩著高壓線,乾著倒買倒賣生意的倒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