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昏君_能有什麼壞心思 第119章 第二次科舉的前三甲第一批曲轅犁,高質量的一期報紙
一個月後。
珂午的報社建好了。
珂華安,楊肅以及珂烈都離開了紫荊城,前往前線。
這一次羅林的賞賜是和上次不同的,上次讓珂華安去江南鹹魚去了,就是不想讓他再做事。
但現在是戰時,雖然情況比之前好了很多但還是戰時,羅林給予的是正常賞賜,賞賜完了繼續讓三人去前線指揮。
珂烈繼續去水師那邊。
而珂華安、劉流以及楊肅一起前往了陳國,重心落在扶陳唐計上,不可有半點差錯。
與此同時。
科舉也進行到了最後環節。
…………
“題目是——昏君行徑。寫出你們心目中昏君的形象。”
羅林淡淡說道。
他坐在龍椅上,滿臉威嚴。
如果羅宓沒有在他的懷裡爬來爬去的話,那應該會更有威嚴一些。
“時長為半個時辰。”羅林說完,就去帶孩子了。
說起來還頗為感慨,如果是現代,他這個年紀還沒有成年,才17歲。
結果已經有孩子了。
得更加努力的去敗壞國運啊……
羅林的心中浮現出一抹責任感。
他定下這個策論題目也是因此,他要看看這些學生眼中的昏君是怎樣的。
然後努力的去成為這樣的一個昏君!
下麵,諸多學子都是一陣懵逼。
啊這……
萬萬沒想到皇帝給出的題目是這個。
不少學子眼中冒光。
不愧是陛下!
這是要為了警醒自己,不能成為一個昏君嗎?
讀書十餘載,為的是什麼?實現心中抱負!遇上這麼一個好的君王,何愁抱負不可成?
一個個學子立即開始動筆開始書寫。
大部分人選擇的題材都是商紂王。
然後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昏君。
又到了秦朝時期的秦二世。
還有漢朝的一些離譜君王。
很快。
殿試結束。
羅林開始看試卷。
他一目十行,閱讀速度很快,但是神情卻不是很好。
不咋地啊……
沒有看到想看到的。
大部分都是非常離譜或者是羅林已經做過了的,比如說煮人、扒皮的殘暴,又比如說流連後宮不上早朝的。
“嗯?”羅林挑眉,他看到了一些比較特彆的。
他在比對了之後,覺得這三份試卷不錯,就抽了出來,定為狀元、榜眼、探花。
狀元名為費蘊,他寫的是,不動世家不為好皇帝,世家是一個國家的寄生蟲,人口,地,大量掌握在世家手中。
他認為羅林隻是打壓了全國官員以及江南一帶的世家門閥、豪門貴族,並不足以稱得上是做到最好。
羅林一看,好家夥,反手把狀元給了他。這個人以後當官,一定和世家對著乾,世家門閥反了,國運就扣下來了。
榜眼名為趙辵,啊哈哈,後一個字羅林不會讀,文化沙漠了屬於是。
趙辵寫的文章裡,他認為不遵循法紀的皇帝不是好皇帝,身為皇帝應當作為全國人的榜樣。
——“而陛下如今開五後之先例,非明君之所為。”
也是直言羅林做得不對的。
但羅林並不在意這個,作為一個昏君,這種事情他早就預想到了。
他看重了趙辵的才能,認為趙辵可以充當一名酷吏,有他在,一定會和世家門閥對著乾,世家門閥反了,那國運就掉下來了。
裡,說不喜歡喝酒,不喜歡奢侈,不喜歡美女的人是昏君。
好家夥,這個人腦子多多少少有點問題。
羅林樂。
連羅林都知道,一名帝王享受美酒,喜愛奢侈,喜愛美女纔是昏君。
這個人腦子不正常,重用的話一定能敗壞國運。
這次科舉值了!
羅林對於自己收獲了三名“人才”而感到十分開心。
“此為前三甲,其餘人皆中進士。”羅林道。
“謝陛下隆恩!”幾十名全國脫穎而出的考生齊齊的行大禮。
羅林不在意的搖了搖頭,隨後抱著羅宓離開了。
羅宓一雙黑白分明,帶著靈氣的小眼睛看著滿堂的學生……不,現在應該叫進士了。
這一幕,哪怕是在羅宓長大後,都隱隱的能夠回想起來。
…………
“恭喜恭喜!”
“狀元公,你寫的什麼?”
“我以為,一個昏君他一定是放任世家門閥變強的。而陛下應當多打壓世家門閥。”費蘊說道。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其餘人都不敢再和費蘊交流。
又有人問趙辵:“趙辵,你呢?”
“我認為,一個昏君來治國必定是用人治,無論那個人犯了什麼罪過,都應該依法治理,這纔是明君所為。”趙辵道。
其餘人立即遠離了趙辵,隻有幾個人圍繞在趙辵身邊和他交談。
“探花公是誰?”有人問。
“是我。”一名體毛茂密,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個讀書人的壯漢說道。
很多疑惑而好奇的目光看向酒辛工。
“探花公,你寫的是什麼?”一個進士問。
“不愛美酒,不愛奢華,不愛美女之人,昏君也。”酒辛工說道。
其餘的進士一聽,頓時很高興的來和酒辛工攀談交友。
…………
半個月後,進士們開心的玩了半個月。
便在朝廷的指令下,前往江南做官。
而考試的卷子,被趙陽送到了紫荊報社裡。
報社已經開了一陣日子,在這一片地區裡已經有了不小的銷量。
紫荊城的老百姓並不缺錢。雖然報紙略貴,但並不會造成特彆大的負擔。
上麵的新聞資訊,讓普通老百姓們大開眼界。
尤其是紫荊報社在開辦之後,就經常“利用”國子監理學院文學院的老師還有工部工匠與民間投稿。
珂午很有錢,這紫荊城內有不少產業都和珂家有幾分聯係,他也正是用這些錢來購買文章。
那些有文采的人才,並不介意寫些文章來掙錢。
但這一次的報紙。
卻是一次特彆加長版。
除了附帶了本次科舉前三甲的文章內容,還有許多重量級的內容。
“明天,朝廷製造的,寫的是科舉後,其餘進士對待前三甲的不同反應。
“是前任首輔寫的,得看看。”一個學生道。
這些學生都是一堆人共同看一份報紙。
“嗯,是啊。繼續看,反正買都買了。”
“也是。”
學子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