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昏君_能有什麼壞心思 第195章 臣權被進一步劃分!羅林乾綱獨斷大改革,大乾軍銜製
大內閣更加震驚了。
啥玩意?!
陛下竟然讓李婉樺當了內相,擁有相當於宰相的權力??
“陛下!”這下子,原本內閣的人也坐不住了。
沈武、譚斐啟等人也是聯名上書,表示此舉不妥。
這李婉樺雖然現在是後宮妃子之一,但她是唐國派來和親的啊!
怎能讓她當這內相!
可惜的是。
羅林的皇權高度集中。
他廢話一句不說,直接一票否決掉所有的反對意見,然後要求大內閣通過了該命令。
內相職位被設立。
這一次足足有一大半的宰相想要反對。
但他們真正想要反對的時候,卻愣住了。
因為他們發現,如果自己堅持反對,就會給另外十幾個宰相彈劾。
按照製度,皇帝有最高決策權,你們一個個的想要阻止陛下,這是不是心懷鬼胎?
被分裂的臣權完全無法阻止皇帝。
皇權展現出了它的力量。
就像是一把利刃切開豆腐一樣。
這些宰相一陣有心無力。
加上皇宮常年被錦衣衛所守衛,這些錦衣衛直接忠於陛下。
這一件事拖了一天。
結果羅林反手就把一個宰相給罷免。
宰相們傻眼了。
這官還做不做了?再不願意答應,下一個丟掉宰相官位的就是他們。
其中不少宰相可是因為群相製才成為宰相的,這屁股還沒有坐熱呢,眼見事不可為,最終也隻能答應下來。
內相製成立。
該製度允許皇帝將皇宮中的宦官、宮女、妃子封為內相,內相擁有和宰相一樣的權力。
所有的宰相的相權進一步被分化。
而相權被分化,這意味著羅林的皇權進一步的被集中。
原本因為群相製而變得有些混亂的朝廷,現在多了一個共識: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皇帝都能乾綱獨斷。
他能夠選擇聽取臣子的意見。
但皇帝擁有拒絕聽取建議並且一意孤行的權力。
…………
係統:“叮!作出昏君行為【建立內相製,後宮乾政】,扣除國運點!”
“當前國運點!”
“獲得獎勵:李婉樺政治
10,健康
10,魅力
10。唐乾關係
100。獲得《華夏軍事曆史》。”
羅林舒服了。
國運直接暴跌了一萬!
不過,這獎勵……沒想到竟然獎勵了一本書啊。
這和李婉樺的軍事才華有關嗎?
羅林隨即開始研讀這本書。
書裡記載了華夏曆史的軍隊製度。
“哦!對了。”
“我可以把軍隊的製度改革一番。”
但羅林不打算用書裡的任何一個製度。
他決定把這些製度全部揉搓起來,然後用簡單的數字“3”,來做成一個新的軍事製度。
於是。
大內閣這邊還沒有從內相製的風波裡緩過來。
羅林又跑來大內閣。
“朕要改革軍隊製度!”
接著,就在幾十個宰相目瞪口呆的眼光中,開始侃侃而談。
“首先,最高指揮官當然是朕!”
最高指揮官為皇帝。
“然後,設定將官、校官、尉官、準尉、士官、士兵。五大級。以及……35個軍銜!”
羅林語出驚人。
一旁的太監飛速的記錄著。
…………
將官:特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準將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準尉:一至五級準尉。
士官:一至三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
羅林從最下級開始講。
“服兵役,入伍參軍,訓練完成或者是參與了一次戰役那麼便算是二等兵。”
“下士管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各1人。”
4人為一個小組。
中士自己有一個小組,小組內包括他自己和2名一等兵、1名上等兵。同時他管理3名下士。為一小隊,16人為一小隊。
上士自己有一個小組,小組內包括他自己和2名上等兵以及1名一等兵。然後統帥2個中士。為一中隊,總共36人。
到了一至三級軍士長,區彆不大。
隻是有高低之分。
每一級的軍士長都是自己領三名上等兵。然後統帥3個上士,為一大隊,總共112人。
一到五級準尉,一樣是沒有權力的大區彆,隻有軍銜高低。
但到了這裡,士兵已經不再是士兵了,不再需要自己領一小組,而是成為了發號施令的官。
不領小組,但統帥3名軍士長,總共人數為337人,為一個加強大隊。
準尉之後,就是尉官裡的少尉。
少尉統帥3名準尉,總人數為1012人,為一個營的人數。
中尉統帥3名少尉,總人數3037人,為一個加強營人數。
上尉統帥3名中尉,總人數9112人,為一個團人數。
尉官之後,便是校官。
到了這個層次,已經進入到了軍隊的核心。
少校統帥3名上尉,總人數人,為一個師人數。
中校統帥3名少校,總人數人,為一軍的人數。
上校統帥3名中校,總人數人。為一個軍團的人數。
校官之後,便是將官。
特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準將。這五個將官隻是純粹為了論功行賞才設定的,實際上的權力和上校一樣。
最終的皇帝。
擁有統禦全部軍隊的權力。
…………
羅林沒有使用係統獎勵的書裡任何一個製度。
他以“3”為核心,構建了一個簡單的,多級的軍銜製。
不過羅林沒有設定那些亂七八糟的將軍字首。
那個太難想了。
還是現代的上將、中將這些又簡單又好記。
“朕說完了。你們好好的完善一下,朕明天就要見到奏摺,並且讓這一製度通過!”羅林說道,然後就坐在了最上座的椅子上。
幾十個宰相擦了擦汗。
能咋辦?
不通過的話,皇帝就把你的宰相位置給撤掉。
無奈,幾十個宰相也不做嘗試了,直接三三兩兩討論起來,完善起這份製度。
次日。
該軍銜製被通過!
沒有特地設定名字,而報紙在報道時則是統一叫做“大乾軍銜製”。
而羅林也聽到了係統美妙的提示音……
“叮!作出昏君行為【於戰時更改軍隊製度】,扣除國運點!”
“當前國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