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就一昏君_能有什麼壞心思 > 第262章 歐陽靜,義倉,港口,朝廷和世家在地方的影響力差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就一昏君_能有什麼壞心思 第262章 歐陽靜,義倉,港口,朝廷和世家在地方的影響力差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旱災荒年流傳在紫荊城內。

而大內閣以道士做法為解決方法的事情,也登上了報紙的頭條。

惹來大量吐槽。

“什麼年代了,還通道法?”這是文人士子,大部分是還未考上的士子。

“道教厲害呀,我要信仰道教。”這是大部分的老百姓。

不管怎麼說,宗教在這個世界發展許久,不少人都有信仰習慣。

而越是掌握更多知識的人,就越是不信仰宗教。

但這些並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一個名為歐陽靜的女子看見報紙,隨後陷入沉思。

京城十三家,歐陽家。

這一家來曆很大。

可以說是京城十三家裡來曆最大的,甚至,京城中有言論稱,寧願招惹珂家,也不要招惹歐陽家。

珂家的人大多是高官,通情達理。

而歐陽家,在朝堂裡沒有什麼官。

這可能就感到很疑惑了,沒有什麼官員在裡麵任職,還能夠當京城大族的嗎?

是的。

可以。

因為歐陽家掌管著全國的新鹽販賣!

沒錯,這個家族就是熙太後的孃家,堪稱半個皇家的歐陽家!

但是。

要掌握全國的新鹽販賣,乃至於出口到其餘國家,這需要的人手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因此,熙太後的孃家,也就是歐陽家,開始了瘋狂擴張。

大量原本賣鹽的店鋪商家為了跟上新糖的潮流,隻能夠選擇融入其中。

而其中的傳奇商人,則是被送到了紫荊城,親自掌管紫荊城的糖鋪!

“……”

歐陽靜默默的放下了報紙。

“旱災……荒年……糧倉……”

她沒有歐陽家的血脈,當然是被吸納進來的外族人。

一般而言,她應當和歐陽家的人通婚,以讓子嗣擁有歐陽家的血脈。

但是,她已經是寡婦了。

在自願守寡的情況下,沒有人能夠強迫她。

畢竟歐陽靜不是一般的商人……

她正是所謂的傳奇商人!

出自糖鹽世家,可惜家道中落,歐陽靜長大的時候,媒婆和父母引導她去和一名小商人結婚,這個家夥不但醜,而且還一身病,除了有些小錢之外彆無用處。

因為歐陽靜不喜歡那個商人,所以她就在自己被玷汙之前先殺掉了那個商人。

滴水不露。

歐陽靜將丈夫殺死,沒有任何人發現,而她以後也能夠全心全力的將精力放在經商上。

“可惜了,要是陛下能早些登基,說不定我能當個皇後。”如今僅僅19歲的歐陽靜在內心感慨一聲。

而再抬起頭來,眼中的野心和權勢**都被收斂起來。

看上去人畜無害,彷彿一隻純真的小白兔。

隨後,歐陽靜開始寫信。

她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令百姓將手中的餘糧給送到倉庫裡,這個地方就叫做義倉。以賑災自助為目的,由當地各地豪門望族組織辦理。”

義倉

然後便是讓人轉手送到了紫荊報社那邊。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大內閣應當會通過這一專案。

畢竟,這是對所有的世家都有好處的。

隻要操作得當,平民百姓存進去的糧,就是世家的糧食,可以隨意調動。

“啊~”歐陽靜打了個嗬欠,隨後便是讓侍女開始給自己按摩。

按摩到一半,歐陽靜樂嗬嗬一笑,把侍女抱在懷裡,肆意撫摸可愛侍女的翹臀。

侍女絲毫不反抗,顯然已經習慣了。

殺掉那個丈夫,最大的理由其實就是這個侍女。

侍女自小和她一起長大,情同姐妹。

一想到自己嫁給那個一身病的醜八怪,而自己的貼身侍女也要陪嫁過去,歐陽靜就無法接受,最終惡向膽邊生。

殺掉丈夫是她人生的分水嶺。

自那之後,歐陽靜就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能力,也真正突破了傳統的束縛。

她知道,自己有那個能力去做許多事情……

她終將屹立於此盛世,當那攪動風雲的人物。

雖然被歐陽家收編了,但這並不是壞事。

不如說是一步登天,歐陽靜因為個人才能的緣故,來到紫荊城管理這裡的新糖店鋪,結交到的人脈完全不是之前能比擬的。

她的個人勢力,也在瘋狂膨脹……

而就在歐陽靜調戲著自己的貼身侍女的時候,忽然有人敲門。

“少夫人,您有信件。”

“哦,送過來。”

歐陽靜很快拿到信件。

“……在齊國興建港口嗎?”

“這專案不小,得看朝廷的臉色才能做。”

新收的燕地齊地櫻島,還有遙遠的高麗,這些地方無一例外都是沿海地區。

優秀的港口地區一大把。

也就是具備“避風港”、“內靠內地河”、“港口處於各大航線的附近”、“冬季不能結冰”。

燕地太北,容易結冰。而齊地處於酈紫大運河中心,還要修建新都。

這也是為什麼歐陽家家主想要投資齊地,在齊地建立港口的原因。

“還得靠宮裡,這種港口大產業基本上是朝廷吃下來的,得看歐陽家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了。”

歐陽靜喃喃著,把信封丟到一邊。

…………

紫荊城,紫荊報社。

珂午又在準備明天要刊登的報紙。

“珂大人。”這時候,一名來勤工儉學的學生敲門走入。

“嗯?怎麼了?”珂午問道。

“這是今天刊登的報紙發售後,有人送到我們報社的,送信人說是歐陽家少夫人歐陽靜所寫。”學生道。

“……哦,我看看。”

珂午拿過信封檢視起來。

剛剛一看,就是眯起了眼睛。

義倉……

這倒是和之前楊弘的方法類似,但有一個很大的區彆。

楊弘的倉庫是官營,也就是以朝廷名義,花錢收取餘糧,到時候賑災的時候賑災出去。

而歐陽靜的義倉方法“自治”元素很重,義倉建立歸建立,但實際上怎麼用是各地世家的事情。

“朝廷影響力和世家影響力的區彆嗎……”

珂午在心中暗暗的說道。

所謂“天高皇帝遠,土皇帝生活”正是這樣形容的。

無論什麼朝代,隻要地方足夠偏遠,那麼影響力最大的永遠是地方名族。

是世家,是地主。

不僅僅是資金方麵,更是在人望方麵。

在古代,若是朝廷稍稍腐敗,那麼賑災的速度就會很慢很慢,而且吃到的都是陳糧。

那些選擇開糧賑災的世家,纔是被百姓所歌頌讚揚的。

愚民並不知道,世家們這麼做很少是出自善意,而是因為害怕饑餓的流民形成叛軍,然後把世家的糧倉給搶了。

如果變成那樣,那就是一粒米都剩不下,直接破產。

而若是早些開糧,不但有了名聲,還能減少損失。

因此大部分的時代,都是地方望族比朝廷更有影響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