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昏君_能有什麼壞心思 第61章 稅收十億!震驚六國!康哲盛世
乾國的官吏已經下鄉去收稅了。
而此時的內閣,其實還需要做一件往年從未有過的事情。
那就是收取唐國的稅。
如果唐國搞小動作而被抓出來,那就是實打實的曝光給天下人看,那臉是不用要了。
所以,感性思考而言唐國是不會搞事的。
但該做的還是得做。
乾國的稅收團隊,由朝廷官員、東廠太監以及錦衣衛組成,前往了唐國,核對賬本。
屆時,將拿取一半的販鹽利潤充入乾國國庫。
…………
而一個訊息,則是在乾國翻起了風浪。
事關後宮。
甄覓甄貴妃竟然是刺客!想要刺殺皇帝才進的後宮!
“喂,你聽說沒有?最近傳得很廣的那個。”
“假的吧……要是真的,那皇帝不早就殺了那個妃子?”
“聽說那貴妃壞了龍種喲……”
“那就更加不合理了,你信嗎?我看更像是後宮之鬥。”
“也是,咱們這些平民就吃個瓜就可以了。”
一陣的交談聲。
不遠處,坐著一名老儒,麵色沉肅的喝著茶。
不當內閣首輔後,珂午閒了很多,也有時間出來喝茶了。
但沒有想到,聽到了這種事情。
“曼安啊……不會真的是你吧?這種事情沒有意義的!唉……”
珂午心中沉重。
他的女兒珂曼安貴為皇後,應當是不會這麼做。
但是,他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女兒了,女兒經曆了什麼,變成了什麼樣子,他也不清楚。
如今的心中頗為忐忑。
…………
後宮。
“你不要多想。甄覓,好好養胎。”羅林握著甄覓的手,心中卻是有著不滿。
哪個不長眼的敢傳甄覓的謠言?
“嗯……陛下……”甄覓麵色一陣發白,握著羅林的手微微顫抖。
“沒事的……”羅林再次安撫道。
片刻之後,離開甄覓居所。
此時,四大錦衣衛和小李子已經等候在門外。
“謠傳之人找出來了?”羅林問。
“回稟陛下!已經查出!現已關入詔獄,基本可以確定乃是魏國密談!”朱雀開口道。
“哦?”
魏國?
羅林微微皺眉。
這個七大國之中的最大國家想乾嘛……難道,魏國也想對付乾國?
這個想法讓羅林心中稍稍升上一層陰霾。
他不想發動戰爭,但戰爭這玩意,有時候是被動的。
前世的天朝近代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國弱被人欺啊。’
羅林無言,歎氣道:“把那些密探殺了吧。終止謠言。小李子,此事交給你來辦。”
“遵旨!”小李子領旨。
白虎忍不住的問:“陛下,不深查嗎?”
“查什麼?不是已經確定是魏國想挑撥離間嗎。”羅林問。
“查……甄覓身世!”白虎還是說出了口!
“不用,朕相信她。她的肚子裡,懷的是朕的第一個孩子。魏國如此做,必是詭計,沒有必要查了。”
“可是!”
“沒有可是,你們退下吧。”
羅林擺手,便邁步離開。
…………
此後,珂曼安常來探望甄覓,顯露出關心的姿態。
甄覓也和其相處融洽。
羅林對此很是滿意。
轉眼間,半個月過去,流言蜚語自然消散。
稅收之事已經進行到最後,內閣朝廷成天就把精力耗在這裡了。
但內閣閣臣們卻是不知疲倦。
按照他們的粗略估計。
這最後的稅收……實在是喜人!
…………
魏國。
鄴都。
訊息傳來。
曹叢依然淡定的吃著包子。
“看看吧,你們覺得呢?”曹叢把情報扔給了兩個丞相。
司馬尤:“再等會兒。”
郭潤:“為什麼啊?”
“這些訊息隻是流於表麵,乾王有能,那麼就一定會徹查此事。”司馬尤道。
“嗯。那就等等。”曹叢說著,然後吃著包子感慨著,“多事之秋啊……”
他已經和匈奴那邊打了幾場。
匈奴比以往更加強大。
但他並不會因此而氣餒,他的目標始終是一統六大國!
正是因為要達成這個目標,匈奴才這麼讓他煩惱。
要是舉全國之力,魏國作為七大國的第一大國,打敗匈奴輕而易舉。
重點就在於這裡。
打敗了之後,有什麼收獲呢?
匈奴有一部分草原,但更多的是沙漠,無法種植的土地。
打贏了又怎麼樣?
追過去?追到對方的主場打仗?
就算打贏了,也沒有辦法統治當地。
唯一的結果就是損耗自身的國力。
如今乾國崛起,七國局勢變化,曹叢正是因為有橫掃六國的雄心,纔想著要儲存國力。
於是。
魏國定下了幾個策略。
一,擊退匈奴。不深追。
二,發展國力。不斷變強。
三,打壓他國。就比如之前想要支援唐國,刺殺乾王這些手段。
高築牆,廣積糧。
若想成為千古流芳的一代雄主,決不能喪失耐心。
一定要穩。
穩住心態。
“陛下!最新的情報……乾國今年稅收10億兩白銀!!”
曹叢:“???”
什麼鬼?!
魏國今年稅收也才特麼的1億2千萬兩白銀!
我心態崩了啊!
…………
乾國。
朝廷上下都是喜洋洋的。
大治!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治啊!
“康哲盛世……康哲盛世!我已經想好了後世人會怎麼評說如今的這段曆史了!!”
“真是讓人激動,讀書數十年,入朝為官,不就是為了治理國家,青史留名?”
內閣的閣臣們彼此交流著,難掩麵色激動。
說實話,他們看到這個稅收也傻眼了。
這個數字有多離譜?
去年乾國的稅收不過3000萬兩白銀!
這是特麼的翻了三十倍啊!
“果不其然……貪官纔是最該死的!”趙陽道。
“嗯。那些個貪官,欺壓百姓抽取油水,不知道坑了多少錢!”張倩附和,“而且,這新鹽和新糖也太賺了……新糖的出口賺了5億!從出現之後就是日進鬥金,六國之商,趨之若鶩,那訂單是源源不絕啊!”
“新鹽也不差,雖然禁止了出口,但單單國內就賺了1億5千萬,這也太賺了。明明價格比舊鹽還要低呢。”
“哈哈哈……價格低,百姓才買得起啊。百姓有錢了之後,第一個想的就是衣食。鹽可是必需品!”
“還有那江南的捕撈,也是前景很好!這才開始了多久?那邊因為捕撈業多出來的稅收就高達八千萬兩白銀!”
這一刻。
乾國的大臣們意識到了一點——
科學技術纔是第一生產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