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囊老爹惡毒奶,開局屯糧去逃荒 107
顧留生一家
冬月二十八,永安城境內迷霧朦朧,三米開外看不見任何東西。
一群難民來到永安城門口,見有人施粥,他們激動得跑了過去卻被一把推開。
“想喝粥排隊去!沒看到我們都排了一天了嗎?”
一個瘦骨嶙峋的高個男人凶狠的看著他們,被推倒的男人趕緊爬起來跑到最後麵排起了隊。
他們正是當初被土匪放下山的顧留生等人。
現在梨花村活著的人隻有二十多個了,就連顧留生家除了他之外也隻剩下宋耀枝和顧應川了。
他們抱住胳膊試圖不讓自己暴露在冷空氣中,可山風吹過時那種冰冷刺骨的感覺還是席捲了全身。
他們一直排到傍晚,眼看著前麵都沒幾個人了,可偏偏卻在這時沒了粥。
“沒了沒了,今天粥喝完了,明個兒趕早吧!”
施粥的管事邊說邊和小廝收著粥桶,難民們都失望的離開的。
宋耀枝不能眼睜睜看著顧留生餓死,於是跪到那管事身前磕著頭。
“老爺,我們剛到永安城,我家老頭子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求求你,大發慈悲給口吃的吧!”
這十多天來,管事已經習慣了這種場麵,他麵無表情的提起桶。
“沒了就是沒了,實在不行你們明日去周邊的路口碰碰運氣,那些村裡的地主鄉紳也在施粥。”
說完他便帶著幾個小廝往回走去,完全不顧哭得死去活來的宋耀枝。
“這可怎麼辦啊,晚上那麼冷,你爹怕是熬不過今晚了!”
宋耀枝看向顧應川,顧應川也滿臉無奈。
“都說不要帶上他了你們就是不聽,這不純純浪費糧食嘛?現在倒好,糧食吃完了,人還半死不活的!”
一旁的趙春花滿臉嫌棄的看向顧留生。
這個老不死的一路吃了那麼多糧食,如今卻成了這副模樣,白瞎了王八寨給的那些糧食!
“你個娼婦給我住嘴!要不是我男人,你們能走到這兒來?他一路替大家著想,遇到事兒了也是我家先上,這才讓你們平安無事的走到這裡,你現在說這種話也不怕遭天打雷劈!”
宋耀枝江懊悔不已。
若不是這群人,顧留生也不會在城外被人砍傷,唯一的糧食也不會被搶走。
如今老頭子沒用了,這些人卻一個個恨不得將他們一家丟在半路。
“你個老虔婆說啥呢?又不是我們求著他去村裡問路的,如今這老頭子快死了你就想怪到我們頭上是吧?”
“你……”
宋耀枝氣得差點沒站穩,顧應川走到趙春花麵前一把拎起她。
怎料他還沒動手,趙春花便尖聲叫了起來。
“啊!救命啊!顧應川要殺人啦!”
話音剛落,他丈夫顧三塘便站出來一把抓住顧應川的手。
“臭小子,勸你識相點!你老子都快死了,你還以為自己家是梨花村的裡正呢?”
說罷,他便用力將顧應川推開。
顧應川也已經餓了幾天,力氣哪裡比得上天天有飯吃的顧三塘,才被推了一下便摔倒在地。
扶著顧留生的宋耀枝看著顧應川倒在地上半天站不起來,心疼得眼眶中淚水直打轉。
趙春花得意的走到顧應川旁邊踢了他一腳,然後看了一眼宋耀枝夫婦扭著腰肢走開了。
梨花村其他村民也沉默不語。
此時的他們都不一樣隊伍裡再多三個累贅,如今顧留生不行了,顧應川也餓得沒了力氣,他們家已經徹底失去了價值,沒人願意幫他們說話。
天很快黑了下來,顧應川背著顧留生走在官道上,宋耀枝無力的跟在後麵。
“應川,停下來歇歇吧,不走啦。”
顧留生虛弱的聲音響起,才說了兩句話他便咳了起來。
“爹,聽說路口村子裡的地主老爺們會施粥,咱們去等著,明早天一亮便能喝上粥,你一定要撐住啊!”
“是啊,老頭子,左右不過那麼幾個時辰,咱們這一年都熬過來了,你可千萬彆丟下我走了啊!”
說著,宋耀枝哭了起來。
她的幾個兒子都沒了,兒媳也一個個死去,孫子孫女們也不知所蹤。
不知為什麼,每次他們一睡著或者去商量村裡的事後他家的小孩總會失蹤一兩個,最後一個孩子也在前幾日被村裡的土匪追趕的時候沒了性命。
想到這裡,宋耀枝心中痛如刀絞。
三人就這樣在零下三四度的夜裡走了幾個小時,直到淩晨一點多的時候才隱隱約約看到前麵微弱的燈光。
他們走近一看竟然是個窩棚,裡麵有衙役點著油燈看守。
顧應川看到前麵還有一間小小的土坯房,冷得四肢麻木的他趕緊將顧留生背到土坯房中。
宋耀枝摸了摸顧留生的額頭。
“遭了,你爹發燒了!”
在這種天氣發燒,若不去看大夫便死定了。
顧應川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可是……
“永安城所有村子都不允許難民進入,村外皆有衙役看守,唉……”
宋耀枝實在不甘心,她不能看著家人一個個在眼前死去。
於是,趁著顧應川不注意的時候,她跑到那衙役前跪了下去。
“差爺,我家老頭子發了燒快不行了,求求你幫幫我們吧。”
說完她便朝地上磕頭,整片額頭鮮血淋漓。
這衙役見慣了這副場景,他也實在無能為力。
隻見他拿出一壺熱水一個火摺子給宋耀枝。
“你們先喝點熱水,再點堆柴火烤一烤,其他的我實在幫不了你們了。”
見到火摺子,宋耀枝激動的對著衙役千恩萬謝。
回到土坯房邊,顧應川正安置好顧留生準備出去找她。
“娘,你乾啥去了?嚇死我了!”
他還以為娘想不開……
宋耀枝趕緊將熱水壺遞給顧應川。
“這是前邊那位好心的差爺給的熱水,你快給你爹喝了暖暖身子,我撿些柴火生火去。”
看到火摺子,顧應川也激動不已。
“娘,你去和爹喝熱水,我去撿柴。”
說完,他將水壺塞回到宋耀枝手中,跑到路邊撿起了柴火。
不一會兒,顧應川便抱著一堆細柴和乾草回到了屋中。
見裡麵有灶台,他們便在灶台生起了火,父子三人就這樣圍坐在爐邊。
看著進氣多出氣少的顧留生,宋耀枝顫抖著身體心裡默默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