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女朋友是學醫的 > 第二十二章 交流學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女朋友是學醫的 第二十二章 交流學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地鐵外的救援工作緊張進行。

當靈管局的特勤隊員穿著防護服,攜帶強光裝置強行開啟車廂門時,

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景象:車廂內一片狼藉,乘客們驚魂未定,但整體秩序已然恢複,幾名明顯是騷亂源頭的乘客昏迷在地,而趙仁理正護著輪椅上的蘇子言,靜靜地站在角落。

“蘇教授,趙先生!你們沒事吧?”

帶隊的小隊長認出兩人,連忙上前。

“我們無礙。”

蘇子言微微頷首,目光投向隧道牆壁上那些在強光照射下迅速枯萎焦黑的“噬光菌”,

“取樣分析,重點檢測其能量轉化效率。複蘇盟這是在測試……批量采集‘恐懼靈能’與生物光能的可行性。”

鄭國鋒很快趕到現場,聽完彙報後,臉色鐵青。

“利用公共交通工具,製造大規模恐慌,還能順便采集能量……複蘇盟,你們真是越來越沒有底線了!”

他狠狠一拳砸在旁邊的隔離欄上,

“蘇教授,多虧你們在現場,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趙仁理看著工作人員將那些昏迷的狂暴者抬走,眉頭緊鎖:

“鄭局長,這些人……似乎不完全是因為恐慌才失控。他們體內的‘幻聽病毒’殘留,在極端環境下被極大地激化了。”

蘇子言補充道:

“而且,噬光菌吞噬光能後,確實轉化出了一種極其微弱但確實存在的靈氣波動,雖然駁雜不純,但證明這條路是可行的。複蘇盟的技術,又進步了。”

危機暫時解除,但留下的陰影卻更加濃重。

回到靈樞實驗室,趙仁理解開了“凝玉訣”,繼續投入新藥方的最終完善。

而蘇子言,則因為此次強行引導趙仁理神識,損耗不小,臉色又蒼白了幾分。

數日後,在靈管局的協調與國際壓力下,一支新的、規模更小的“國際醫學交流團”抵達申城大學附屬醫院。

名義上,是學習中國在應對此次疫情中的“獨特經驗”。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上次卡特團隊事件後,各方勢力博弈妥協的結果,名為交流,實為監視。

迫於形勢,蘇子言不得不象征性地收下了其中三名成員作為“學員”,在聯合實驗室進行有限度的“學習”。

這三名學員,表麵謙遜有禮,但眼神深處的審視與懷疑,卻逃不過趙仁理和蘇子言的眼睛。

為首的是一位名叫安德森的金發青年,來自北美某頂尖醫學院,眼神中帶著西方精英固有的自信與審視。

另一位是身材高挑、神情冷淡的日裔女醫生石原裡美,她的禮貌之下是拒人千裡的疏離。

最後一位,則是有著深邃碧眼、笑容看似熱情洋溢的法國女郎,索菲·馬丁。

“蘇教授,趙醫生,很榮幸能向二位學習古老而神秘的東方醫學。”

安德森用流利的中文說著客套話,但目光掃過實驗室裡那些藥材櫃和針灸模型時,一絲不以為然稍縱即逝。

蘇子言坐在輪椅上,隻是微微頷首,語氣清冷:

“醫學之道,在於濟世救人,無分東西。望諸位在此能有所得。”

趙仁理站在她身側,能明顯感覺到這幾人身上散發出的氣場與普通醫學生不同,帶著一種經過嚴格科學訓練後的固執與……隱隱的優越感。

他們就像精密儀器,隻相信可測量、可重複的資料。

接下來的幾天,這種無形的衝突在細微處不斷上演。

當趙仁理根據“望氣”術,為一位“幻聽病毒”感染者調整藥方,加入一味“靈銀柴胡”時,安德森會立刻提出質疑:

“趙醫生,你依據什麼判斷這位患者需要疏肝解鬱?他的肝功能化驗指標全部正常。你加入這味藥,有雙盲實驗資料支援嗎?”

趙仁理耐心解釋:

“《內經》有雲:‘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患者雖肝功能指標正常,但其情誌不舒,脈象弦緊,此乃肝氣鬱結之象。肝鬱化火,上擾清竅,故幻聽加重。靈銀柴胡並非直接作用於肝細胞,而是通過調節整體氣機,疏泄鬱結之火。”

“氣機?玄之又玄。”

安德森聳聳肩,

“我認為這更多是心理安慰效應。”

石原裡美則對針灸表現出“嚴謹”的探究欲,但她的問題往往尖刻:

“蘇教授,請問金針刺激穴位的生物物理學機製是什麼?神經傳導?區域性血流改變?還是某種我們尚未知的能量傳遞?如果不能用現代科學語言闡釋,它如何能被稱為‘科學’?”

蘇子言眼皮都未抬,隻是淡淡道:

“《靈樞·經脈》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其理至深,非當前科技所能儘窺。汝可知,無線電波未發現前,人亦不知千裡傳音為何物。未知,不代表不存在。”

石原裡美抿緊嘴唇,不再說話,但眼神中的懷疑並未減少。

索菲則表現得對趙仁理格外感興趣,總是找各種機會接近他,

用帶著法式口音的中文詢問各種問題,從藥材藥性到修煉心得,眼神中閃爍著毫不掩飾的好奇與……某種熾熱。

“趙,你手指點一下,就能讓人安靜下來,真是太神奇了!這是中國功夫嗎?”

她幾乎每天都會帶來不同的精緻點心,試圖拉近距離。

趙仁理隻能客氣而疏離地應對。

這一日,安德森似乎準備充分,帶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這是一位六十歲左右的老者,衣著樸素,麵色晦暗中透著一絲不正常的潮紅,不停地咳嗽,氣息短促。

“吳先生,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年,伴有原因不明的持續性低熱和極度乏力。我們用了最新的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甚至免疫調節劑,效果都不理想。”

安德森介紹道,嘴角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挑戰意味,

“聽聞中醫擅長治療疑難雜症,尤其是趙醫生您的‘望聞問切’之術神乎其技,不知能否為吳先生診斷一番,讓我們開開眼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