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手養大的狀元郎,竟嫌我”市井俗物\ 第十二章
-
在去往西域的商隊裡,我收到了徒弟的飛鴿傳書。
信上說,陳辭收到那本假賬簿後,欣喜若狂。
他當著我的徒弟,假惺惺地掉了幾滴眼淚,說:
【替我轉告母親,她的恩情,孩兒來世再報。待我東山再起,定將她風風光光地接回京城。】
轉頭,他就將那本假賬簿付之一炬,帶著我的十兩銀子,連夜離開了蘇州。
他以為,他銷燬了所有證據,從此便可高枕無憂。
他以為,我還是那個會被他幾滴眼淚就哄騙得團團轉的蠢婦人。
他不會想到,就在我離開蘇州的前一夜,那本真正的賬簿,已經由最可靠的渠道,送到了都察院左都禦史,也就是他最大政敵的書案上。
我站在鳴沙山頂,看著眼前無垠的沙漠,心中一片平靜。
陳辭,你的青雲路,到頭了。
我怎麼也冇想到,最後一次聽到兒子的訊息,是在敦煌的一家酒館裡。
說書先生正唾沫橫飛地講著京城裡最新的奇聞。
新科狀元陳辭,因結黨營私、钜額賄賂,被削去功名,抄冇家產。
他的嶽父柳侍郎受其牽連,被罷官免職。
他的父陳伯言,因教子無方,被革去秀才功名,逐出宗族。
而陳辭本人,則被判流放三千裡,目的地,正是這苦寒的西北邊陲。
“據說啊,那狀元郎被押出京城的時候,還一個勁兒地哭喊著找娘呢!”
說書先生一拍驚堂木,引來滿堂大笑聲。
“可惜啊,他那個被他趕出家門的繡娘老孃,早就帶著萬貫家財,不知所蹤了!”
酒館裡再次鬨笑。
我平靜地喝完杯中的三泡台,在桌上留下幾枚銅錢,轉身走入漫天風沙之中。
身後,是酒客們對這個忘恩負義的狀元郎的嘲笑聲。
後來,官府通過海捕文書找到了我,他們說陳辭在流放途中,想見我最後一麵。
我搖了搖頭。
“不必了。”
“讓他去找他那位‘以聖賢之道教他’的父親吧。畢竟,他最敬愛的,是他的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