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紈絝世子,怎麼就要造反了? 第109章 鑄魂
嶽飛校場立威,以霸王槍力壓熊大、陳淩風兩大成名高手,其展現出的驚人實力、沉穩氣度和巨大潛力,徹底平息了葉家軍內部的質疑之聲。
那震耳欲聾的「服!」字,不僅是對嶽飛個人的認可,更是對葉淩雲識人用人之明的信服。
軍營中,關於嶽飛的風向悄然轉變。
士兵們看向那個手持霸王槍、沉默練功的少年將軍時,眼神中少了輕視,多了敬畏與期待。
他們開始私下議論嶽飛沉穩大度的為人,讚歎他武藝高強卻不驕不躁,更隱隱感受到他身上那股未來統帥的雛形氣質。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秦王殿下對嶽飛的看重,絕非心血來潮!
嶽飛參與軍務決策的頻率越來越高,無論大小會議,總能看到他沉默傾聽、認真思索的身影。
葉淩雲此舉,無疑是在為葉家軍培養未來的擎天巨柱!
蒼梧郡的建設如火如荼,百業初興,民心漸穩。
葉淩雲深知,根基初定,是時候對葉家軍這支他寄予厚望的力量,進行一場觸及靈魂的變革了!
他要打造的,絕不僅僅是一支能打仗的軍隊,更要是一支有理想、有信仰、有靈魂的人民之師!
改革的第一步,葉淩雲便直指軍心根本,優渥的待遇與無上的榮光!
他召集寧宸軒、熊大、嶽飛、陳淩風等核心將領,頒布了《蒼梧郡葉家軍軍功撫恤及優撫條例》。
這份條例,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瞬間在軍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條例核心,前所未有地強調了軍人的地位與尊嚴:
軍餉倍增,足額發放。
所有入伍將士,無論新兵老卒,軍餉在原有基礎上翻倍!
且由郡衙財政直接保障,每月初十,準時足額發放至個人!絕不剋扣、拖欠!
軍功授田,永世傳承:。
凡立戰功者,按功勳大小,授予嶺南開墾出的良田!
功勳卓著者,可獲世襲田莊!
土地所有權永久歸個人及家族所有!
這意味著,軍功不僅能光宗耀祖,更能為子孫後代打下堅實基業!
撫恤無虞,澤被遺孤。
陣亡將士,一次性發放十倍年餉作為撫卹金!
其父母由郡衙贍養至終老!
其子女免費入蒙學堂、惠民醫館,直至成年!
傷殘將士,按傷殘等級,終身領取優厚津貼,並優先安排至工坊、驛站等郡衙產業任職,確保生活無憂!
軍屬優待,免除後顧。
軍人家屬,父母、妻兒等免除一切徭役賦稅!
軍屬優先享受郡衙平價糧、平價鹽供應!軍屬子女優先入學!
軍屬遇困難,可直接向郡衙「軍屬司」申訴,優先解決!
功勳昭彰,名留青史。
設立「英烈祠」、「功臣閣」!
凡立大功、犧牲者,姓名事跡刻碑立傳,供後人瞻仰!
定期舉行隆重的「榮軍日」,表彰功勳將士,讓軍人及其家屬享受全城百姓的尊崇與愛戴!
訊息傳出,軍營沸騰!
士兵們捧著新發的、沉甸甸的餉銀,看著手中蓋有秦王大印的「軍屬優待憑證」,聽著軍官宣讀那一條條足以改變家族命運的優撫條款,激動得熱淚盈眶!
「王爺……王爺待我們如手足啊!」
「十倍撫恤!爹孃養老!孩子讀書!這……這真是做夢都不敢想!」
「以後誰敢欺負俺家人,郡衙管到底!俺這條命,賣給王爺了!」
「當兵!光宗耀祖!值了!」
……
這份前所未有的優撫條例,如同最熾熱的火焰,點燃了所有將士心中的忠誠與熱血!
他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自己的犧牲,得到了郡衙最高規格的尊重與回報!
軍人的身份,不再是低賤的「丘八」,而是真正成為了保家衛國、光耀門楣的——榮耀象征!
蒼梧郡內,青年男子踴躍參軍,父母妻兒不再阻攔,反而以家中有人參軍為榮!
一股強大的凝聚力,在葉家軍中悄然形成!
優厚的待遇隻是基礎,葉淩雲深知,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必須有靈魂!有信仰!
他召來寧宸軒,這位才華橫溢的狀元郎、新任郡守,賦予他一項前所未有的重任,兼職擔任葉家軍「政委」,並依據他的核心思想,編纂《葉家軍軍人信仰指導綱要》。
當寧宸軒拿到葉淩雲親筆寫下的核心思想提綱時,這位飽讀詩書、精通經義的才子,震驚得久久不能言語!
提綱上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沒有深奧的經義,隻有最樸素、最直指人心的三句話:
「葉家軍為何而戰?」
「為守護身後父母妻兒而戰!」
「為保衛腳下家園土地而戰!」
「為開創天下太平盛世而戰!」
提綱下,是更詳細的闡釋:
人民子弟兵:「葉家軍,非一家一姓之私兵!
乃蒼梧郡百姓之子,嶺南萬民之盾!
軍人之糧餉,取自民脂民膏;軍人之刀槍,鑄自民力辛勞!
故,軍人當愛民如父母!
欺壓百姓者,軍法嚴懲!守護黎庶,乃軍人天職!」
保家衛國:「嶺南之地,乃我等安身立命之所!
金國虎視,朝廷猜忌,匪患未平!
軍人當執乾戈以衛社稷,禦外侮於國門之外!寸土不讓,血戰到底!」
崇高使命:「征戰殺伐,非為私慾,非為功名!
乃為掃平亂世,蕩滌汙濁,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讓耕者有其田,工者得其酬,幼者有其養,老者有所依!
此乃葉家軍之終極使命!」
寧宸軒反複咀嚼著這些文字,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彷彿看到了一種超越時代的、足以撼動天下的力量!
這不再是傳統的「忠君報國」,而是將「君」的概念,化作了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
將「國」的概念,具象成了腳下的土地和身後的家園!
這是一種紮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最終為了人民的至高信仰!其格局之宏大,立意之高遠,遠超任何聖賢書中的微言大義!
「淩雲……此乃……此乃經天緯地之論!足以開萬世太平之基!」
寧宸軒激動得聲音發顫,「宸軒……定當竭儘全力,將此信仰,深植於每一位將士心中!」
在葉淩雲的親自指導下,寧宸軒嘔心瀝血,結合儒家「仁者愛人」、「民為貴」的思想,融入法家「賞罰分明」的紀律,編纂出了《葉家軍軍人信仰指導綱要》(簡稱《信仰綱要》)。
這份綱要,語言通俗易懂,道理深入淺出,摒棄了空洞的說教,充滿了鮮活的事例和感人的故事。
葉淩雲隨即在軍中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政委」體係:
層級設定:郡設「總政委」(寧宸軒兼任),軍設「政委」,營設「教導員」,連設「指導員」。
皆由識文斷字、明理善辯、忠誠可靠的文官或軍中德高望重者擔任。
核心職責:宣講《信仰綱要》,統一思想,凝聚軍心;
關心士兵疾苦,解決實際困難;監督軍紀,確保官兵平等;
組織識字掃盲,提升士兵素質;開展文娛活動,豐富軍營生活。
日常滲透:每日晨操後,由指導員帶領全連誦讀《信仰綱要》核心條款;
每週一次「士兵大會」,由教導員或政委講解時政、分析戰例、宣揚軍人榮譽;
每月一次「榮軍日」,表彰先進,傾聽士兵心聲。
官兵平等:嚴禁軍官打罵、體罰士兵!
士兵有權向政委申訴不公待遇!
官兵同吃同住同訓練(戰時除外),強調「官兵一致,皆為兄弟」!
一場前所未有的思想洗禮,在葉家軍中轟轟烈烈地展開!
清晨,操練場上,不再是單調的號令,而是震天的齊誦:
「吾等軍人,來自百姓!守護黎庶,天職所在!」
「保家衛國,寸土不讓!血戰到底,誓死不退!」
「掃平亂世,開創太平!還我河山,朗朗乾坤!」
士兵大會上,教導員不再是高高在上地訓話,而是與士兵圍坐一圈,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嶽飛如何救助流民,老秦王在北疆如何抵禦金軍,新秦王如何嘔心瀝血建設嶺南……
「我們打仗,不是為了王爺一個人,是為了咱們的父母能吃飽飯,為了咱們的娃兒能上學堂,為了咱們的嶺南,不再受人欺負!」
軍營裡,政委和指導員的身影無處不在。
他們不再是冷冰冰的監軍,而是士兵的貼心人。
誰家老母生病了,政委親自安排醫館救治;
誰家媳婦生孩子了,指導員送去米麵糧油;
誰識字困難,教導員手把手教……
士兵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上官」也可以如此親近!
原來軍營,也可以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這場思想變革的效果,是潛移默化而又翻天覆地的。
士兵的眼神變了。
不再是麻木和畏縮,而是充滿了使命感和榮譽感!
他們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訓練場上,他們更加刻苦,口號更加響亮!
因為他們知道,練好本領,才能更好地保護身後的家園和親人!
官兵關係變了。
軍官不再高高在上,士兵不再唯唯諾諾。
一種新型的、建立在共同信仰和目標基礎上的官兵平等、團結友愛的氛圍逐漸形成。
士兵敢於提出建議,軍官樂於傾聽。軍營中,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活力。
軍民關係變了。
葉家軍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葉淩雲簡化版:如不拿百姓一針一線,買賣公平,說話和氣,損壞東西要賠等。
士兵們主動幫助百姓修路、挑水、收割莊稼。
百姓們則簞食壺漿,犒勞軍隊,將軍人視為子弟兵。
一種前所未有的軍民魚水情在蒼梧郡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葉淩雲站在新建的瞭望塔上,俯瞰著煥然一新的軍營。
聽著那震天的口號聲,看著士兵們訓練時眼中閃爍的光芒,感受著軍營內外和諧融洽的氛圍,心中充滿了欣慰與豪情。
他知道,這支注入了信仰靈魂、擁有了鋼鐵紀律、贏得了人民支援的軍隊,已經脫胎換骨!
它不再是舊時代隻為君王、為利益而戰的私兵,而是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為了人民、戰無不勝的,人民鐵軍!
嶽飛手中的霸王槍,將不再是孤懸的軍魂象征,而是這支鋼鐵洪流最鋒利的矛尖!
而寧宸軒主持的思想熔爐,則為這支軍隊鑄造了最堅固的盾牌和最熾熱的靈魂!
蒼梧郡的根基,嶺南的未來,乃至整個天下的希望,都將由這支嶄新的軍隊,用熱血與忠誠,去書寫、去扞衛、去開創!
一個屬於信仰與力量的新時代,正隨著軍營中那嘹亮的號角聲,磅礴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