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德帝 第440章 請功議罪情
朱厚照似乎對這第一樁大事的議定還算滿意。他端起手邊的青玉蓋碗,呷了一口參茶潤喉,目光轉向禦案另一側一份帶有明顯捷報標識的奏疏。
隻見他放下茶碗,拿起那份捷報便道:“陝西王守仁馳奏:套虜小王子部萬餘騎,乘黃河冰堅,自花馬池入寇,窺我固原、平涼。守仁督率三邊官軍,預設伏於黑水苑,待虜深入,突起擊之。激戰竟日,斬首七百三十餘級,奪獲馬匹、器械無算,餘虜潰遁出塞。此乃開年一大捷,振我國威!”
暖閣內氣氛頓時一振。張侖作為勳貴代表,首先麵露喜色,聲音洪亮:“恭喜陛下!守仁真乃國之乾城!此捷大挫虜賊氣焰,可保陝西安寧一冬!”
王瓊眼中精光一閃,迅速道:“陛下,王守仁蕩平南贛汀漳巨寇,平定寧藩逆亂,今又揚威邊塞,功勳卓著。此番黑水苑大捷,正當新春吉時,臣以為當厚加封賞,以勵將士忠勤之心,彰陛下酬功之德!”
做為王守仁的政治盟友,當然要給王守仁請功了。
毛紀也撚須頷首:“王守仁忠勇可嘉,運籌帷幄,克奏膚功。確應重賞。然……”他話鋒微頓,似有斟酌,“其爵位已至新建伯,食祿千石。按祖製,非社稷軍功,爵賞不宜過濫。臣以為,可厚賞金銀、絹帛,增其祿米,蔭其一子入國子監,或加其本身散階、勳級,以示殊恩。其麾下有功將士,著兵部核實功次,從優議敘。”
怎麼?還想封侯爵不成?
朱厚照聽著幾位的意見,手指在捷報上輕輕敲擊。他對王守仁的心情頗為複雜。此人是大才,也是大功之臣,但其學說與行事,常與正統理學格格不入,朝中攻訐者亦不在少數。
自己初時將其招至京師,後來又後悔,故而又另擇一大儒,也就是吏部尚書羅欽順來平衡王守仁的影響。同時將王守仁調離京師,也是為了保護他。
曆史記載:“守仁放言自肆,抵毀先儒,所封伯爵本當追奪,但係先朝信令,姑與終身,其歿後,卹典俱不準給。”
朱厚照念及此緩緩道:“守仁之功,不可不酬。著吏部、兵部、禮部會議,王守仁加太子太保銜,仍總督陝西軍務。賞銀五百兩,大紅紵絲蟒衣一襲,歲增祿米二百石。其子王正憲,蔭授尚寶司司丞。其麾下有功將士,著王守仁核實功次,列名具奏,兵部從優議賞,務使三軍感奮!”
王瓊聞言張張嘴想要說什麼,卻被一眾聲音打斷。
“陛下聖明!賞罰分明,臣等欽服。”眾人齊聲道。這份賞賜,加了從一品的宮銜賞了財帛祿米和象征極高榮譽的蟒衣,蔭子官職雖非高位但屬清要,既顯天恩浩蕩,又未輕易再晉其爵位,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朱厚照處理完兩件大事,臉上並無多少喜色,反而拿起兩份字裡行間透著戾氣的宗室奏疏,眉頭微蹙,邊將奏本遞給魏彬道:“這本子爾輩看看。”
魏彬趕忙將奏本轉遞給毛紀。
毛紀見是有關宗室的奏本一陣頭大,於是道:“乞陛下允臣等將下細看擬奏。”
朱厚照便道:“文書尚多,都要一看下去,也是閒就此商量,不好麼?”
毛紀等人紛紛應諾。
朱厚照接著道:“宗室之事,不可輕忽。南安王彥泥奏:岷王彥汰,身為大宗,不恤宗親,屢屢侵奪其封地內莊田、湖澤,縱容惡仆毆傷其府中官校,更於太祖忌辰宴飲作樂,毫無哀慼之情,實屬忤逆不孝,欺誑朝廷。”
他放下南安王的奏本,又拿起另一份,“岷王彥汰則奏:南安王彥泥,素行不端,私通番商,坐地分贓;強占民田,逼死人命;穢亂王府,與其父妾有染,大傷國體;更藐視王章,不服鈐束。兩王各執一詞,互相攻訐,醜態百出!爾輩以為,當如何計較?”
涉及天家宗室,尤其是親王與郡王之間的爭鬥,閣臣們發言更為謹慎。
毛紀作為首輔,責無旁貸,他沉吟道:“陛下,宗室失和,互相訐奏,有損天家體麵。岷王乃太祖血脈,大宗藩主;南安王為其宗支郡王。按製,郡王有過,當由親王戒諭訓責,或奏聞朝廷。今二王互訟,言辭激烈,所控之事皆駭人聽聞,無論孰是孰非,已令皇家蒙羞。臣以為,當遣一老成持重、剛正不阿之重臣,充為欽差,親赴湖廣,會同湖廣巡撫、巡按、布按二司,徹查二王所控諸事。務必查明真相,秉公處置。若查有實據,無論親王郡王,皆當依《皇明祖訓》嚴懲,以儆效尤,肅清宗藩!”
既然是狗咬狗這就好辦了!
王瓊介麵道:“首輔所言甚是。查,自然要嚴查。然臣以為,查辦之外,更需思善後之策。二王嫌隙已深,縱使此番查明處置,裂痕難彌,日後恐再生事端。或可借機,於查明真相、懲處有罪之後,由朝廷下旨,為二王明晰封地疆界,勘定爭議田土、湖澤歸屬,永杜爭端。若有罪證確鑿、不堪為宗室表率者,亦可奏請陛下,降其爵祿,移其封地,使其遠離是非之地。”
好麼,這等於是要接著調停,來查二王的田莊。
一旁的張大順聞言偷偷瞟了眼皇帝心中暗道:“此等龍子龍孫,食朝廷厚祿,竟行此等雞鳴狗盜之事!倘若滿朝文武眾口一詞奏請徹查,正好借機挫其跋扈之焰。或可趁機更定封疆,將彼等侵占之田土湖澤收歸官田,充實地方府庫,萬歲喜歡,大臣們也高興。”
喬宇也道:“臣附議二位閣老。宗室乃天下表率,尤須謹言慎行。二王互控,無論誰是誰非,其行止失當之責難逃。欽差查辦之外,陛下或可親頒一道嚴旨,申飭二王不顧宗親體麵、構訟朝廷之過,令其閉門思過。待欽差查明案情,再行論處。”
張侖對此類宗室糾紛素來敬而遠之,隻簡短道:“陛下,宗室事務,自當以祖訓國法為準繩,嚴查嚴辦,以正視聽。”
王憲也點頭稱是。
朱厚照聽著,臉色愈發沉靜。這些藩王們,在地方上多是土皇帝,驕奢淫逸、侵奪民利是常事。二王互控,無非是利益之爭撕破了臉皮。他心中厭惡,卻不得不處理。於是便點頭讓魏彬給付紙片進行票擬。
當擬票呈上,朱厚照見票上寫道:“應著都察院推選公正廉明、素有風憲之望之禦史一員,或於六部侍郎中擇一老成者,充為欽差大臣,剋日啟程前往湖廣,會同該省撫按及三司官,徹查南安王彥泥、岷王彥汰互控一案。務須秉公持正,查明虛實,據實回奏。在查辦期間,二王皆於本府禁足待參,非奉旨意,不得擅離封地!待案情明瞭,再行定奪。其封地疆界、田土歸屬,待結案後,由戶部、工部派員會同湖廣佈政司、按察司重新勘定,繪圖造冊,奏報備案,永為定例!”
於是便在本上親批:“可。”
眾人見此紛紛道:“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