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是正德帝 > 第535章 借力改遷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是正德帝 第535章 借力改遷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朱厚照顯然不準備放過這次機會,接著便道:“詹事霍韜早前上疏,說翰林官不肯外任、吏部官不轉他曹,當時滿朝議論紛紛,彈劾的、辯論的,鬨得沸沸揚揚。朕那時還覺得,或許是他言過其實,可經了張舉、李福達這兩樁案子,朕纔算明白,漢臣申公說‘為治不在多言,顧力行如何耳’,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朱厚照手指點著案幾,“滿口議論製度,卻沒人肯辦實事;天天說要革弊,卻連眼皮子底下的奸惡都查不清!”

朱厚照聲音提了幾分,目光直直看向屋內幾個重臣,“就說翰林院!官居其中的,個個自詡清貴,卻連外任都不肯去

——

怕地方苦?怕差事繁?還是覺得待在京裡、附在內閣身邊,更能得好處?”

眾人聞言心中再次暗暗吃驚。

很明顯,這次皇帝對翰林院尤為不滿。

毛紀猶豫著要不要勸諫一番,接著便聽到皇帝接著道:“官居翰林者不肯外任,不害怕朕,反倒畏懼內閣,真是聞所未聞。朕還宮時曾對楊廷和、蔣冕內閣諸臣言;‘惟以一人治天下’內閣輔弼左右,以備顧問,此祖製。如今倒好,翰林看內閣臉色,百官看吏部臉色,吏部又看公議,層層依附,盤根錯節!霍韜說要打破資格、內外互調,朕先前還猶豫,現在看來,若不狠狠整飭,這朝堂上下,不知要成何種局麵!到時候,朕這個皇帝,日後的嗣君、還有什麼用?”

毛紀聽得心驚,忙躬身道:“陛下息怒!內閣諸臣輔政,原是為陛下分憂,絕非有意攬權。翰林官不肯外任,或是因久居清職,不習地方事務,並非有意抗命。還望陛下體察,莫要因一時之氣,動了朝堂根本。”

朱厚照瞥了他一眼,冷笑一聲:“體察?先生不必這般勸說,今日內閣難得難麼齊,你們都議論一番,我想聽聽爾輩計較。”

這話一出,眾人皆是心頭一震

——

皇帝這是要動真格,從根本上打破眼下的官場積弊了。

窗外的蟬鳴似乎也歇了,暖閣裡隻剩下朱厚照威嚴的目光,和眾臣暗自心驚的沉默。

現在毛紀越發覺著,自己這次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讓皇帝借勢達成了一步步的舉措。

正在這時張侖卻首先開口道:“臣一日下朝,曾聽到過一順口溜。”

眾人看向張侖不知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隻見張侖笑道:“陛下與諸位權當笑話聽聽,那句話是‘翰林院文章,武庫司刀槍,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

話音一落,毛紀頓時漲紅臉,他怎麼會不知這諢語。

朱厚照問道:“何意?”

果然,徐光祚接著話茬道:“名不副實。”

聞言朱厚照的臉色也是一紅,自己怎麼能聽不出這些話的意思?但是仍明知故問道:“怎麼說?”

張侖見皇帝追問,忙躬身笑道:“陛下容稟,臣也是偶然聽底下人閒聊說的,當不得真。不過既陛下問起,臣便鬥膽說兩句

——

翰林院掌製誥文章,原該是字字珠璣、匡扶社稷的要緊文字,可如今有些文章,滿紙錦繡卻無半分實在,倒像戲台子上的花臉,看著熱鬨,沒甚用處;武庫司管著刀槍兵器,本該鋒利趁手、護國安邦,可前些年查勘,竟有不少兵器鏽跡斑斑,連刀刃都捲了邊,成了擺設;光祿寺辦的茶湯宴席,看著琳琅滿目的,卻未必合口,有時甚至溫涼不勻;太醫院的藥方呢,多是循規蹈矩的老方子,遇上些疑難病症,竟也束手無策,隻敢慢慢調理。”

他說罷,又連忙補充:“這不過是市井傳言,帶著幾分戲謔,陛下千萬彆往心裡去。”

朱厚照沒接話,目光掃過站在一旁的毛紀,見他臉漲得通紅,額頭竟滲了些細汗,便知這諢語戳中了要害。暖閣裡靜得很,隻有冰鑒裡的寒氣絲絲縷縷往上冒,把眾人的呼吸都襯得輕了。

毛紀實在按捺不住,忙躬身道:“陛下,此等市井流言,多是無知小人隨口編排,當不得真!翰林院諸臣,皆是飽學之士,所作文章皆合典製;武庫司、光祿寺、太醫院也各有規製,不過偶有疏漏,絕非‘名不副實’。英國公將此等俚語拿到禦前說,未免有失體統。”

張侖卻不急不惱,隻笑道:“首輔這話差矣。俗語說‘旁觀者清’,市井之言雖粗,卻也藏著幾分實情。就說翰林院,若真個個肯實心任事,怎會有‘不肯外任’的說法?”

這話一出,毛紀更急了,剛要辯駁,卻被朱厚照抬手止住。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慢悠悠道:“毛先生也不必急著辯解。張侖說的是閒話,卻也未必全是虛言。朕看這‘名不副實’,根子不在各司署,而在人心

——

久居安逸,便忘了本分;隻重虛名,便丟了實效。翰林院怕內閣,百官看吏部,層層依附,不就是忘了‘君為上’的本分麼?”

他放下茶盞,目光落在徐光祚身上:“徐卿家,你覺得這順口溜,就真隻是笑話?”

徐光祚躬身道:“陛下聖明。流言雖淺,卻映著朝堂積弊。若能借這閒話,警醒眾人,倒也不是壞事。隻是整頓官弊,需循序漸進,莫要操之過急,擾了朝局安穩。”

朱厚照點點頭,又看向眾人:“徐卿說得在理,可也不能因‘循序漸進’,就放任不管。好了,閒話止住,爾輩大臣都說說罷。”

毛紀見皇帝如此決斷忙躬身道:“啟陛下,此奏本下發衙門議論以來,議論頗多,其中翰林、吏部的非議最多。此事涉及官員調動,本銓部之職,不如令其呈上條陳,再禦前議論。”

朱厚照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於是頷首道:“內閣擬票吧。”

毛紀再次一愣,心中一歎,於是便在紙上寫下:“其所奏內外官遷轉資格,令廷議集議以聞。”

擬票呈上,朱厚照直接拿起筆將“廷議”二字劃去,改為“吏部”。對魏彬道:“發吏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