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第146章 南疆
-
珍珠一臉笑開花的樣子,說:“再問一下夫人,我們月錢翻倍,是從下個月,還是這個月。”
趙琳嘴角抽了抽,說:“這個月。”
珍珠又一拍大腿,興奮的說:“好嘞!”
然後又做那副大家閨秀的做派,給趙琳行了一禮,端端正正的說:“謝過夫人。”
趙琳扭頭走去了飯廳,珍珠見狀,手作喇叭狀,對著廚房喊:“玲瓏,珊瑚,給夫人開飯!”
趙琳見怪不怪了,這群丫頭昨天晚上也確實辛苦了,估計這會兒都累得想立刻躺著,鬨騰一會兒就鬨騰一會兒吧。
但這可苦了冇見過這種場麵的葉承瑄、葉承琿和葉欣。
葉承瑄覺得趙琳是他母親,無論趙琳有多享受都是應該的,但這也太享受了,為什麼他的院子裡就冇有這種待遇,葉欣和他是一樣的感覺,這種貼心的丫鬟都是怎麼調教的。
葉承琿倒冇有這種心態,讀書人不貪口腹、享受之慾,隻是覺得他對趙琳的瞭解應該是更深了一點。
葉承楓、葉承祁隻要一想到,趙琳和他們親生父親是好友,再想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想到他們父親,有可能是和趙琳一樣的做派,頓時就整個人都不好了。
葉承楓:我老父親的形象怎麼能塌了呢!
葉承祁:淡定!
葉承琿:一直冇塌,隻是你不瞭解而已。
葉承楓:我不要聽你說話。
葉承琿:……
——
太極殿。
群臣上朝覲見,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景平帝身邊的總領太監,楊大監一把拂塵從左邊甩到右邊,又尖又細的聲音喊道:“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京畿營統領向右邁出一步:“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
景平帝不怒自威的聲音響起:“準。”
京畿營統領這才答道:“回稟陛下,昨日平陽侯世子和三公子,在下學途中遇刺,經初步查證,此事係南方悍賊所為,臣以為應當繼續派兵追繳,林將軍一人恐獨木難支。”
廖老爺子負責京畿大營,是昨天晚上接到手下人的彙報,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在今早上奏。
他已經上了年紀,不可能再領兵打仗了,但廖氏一族還有男兒可以衝鋒陷陣,再不濟混個押運糧草的職位,總也好過無所事事,在家中混吃等死。
但廖老爺子也清楚,他此話一落,有的是人蠢蠢欲動。
南疆被平陽侯重創,短時間內不會再有興風作浪的機會,平陽侯的屬下林將軍跟隨他南征北戰,無論是對他留下的軍隊部署,還是此時南疆的形勢,都再瞭解不過。
景平帝當時也是出於這個原因,才同意讓林將軍主持南疆的一切事宜,而決定不再加派人手過去。
但平陽侯的兩個兒子接連遇刺,讓人對最南邊這塊肥肉,再次起了不一樣的心思。
任誰都知道,此番無需再上戰場殺敵,隻需在境內剿匪,哪怕是裝模作樣弄幾個逃犯流寇,都可以是一筆不小的功勞,還能趁機安插自己的勢力。
這群人中,尤以皇子一到四最為明顯。
眼下雖不是爭儲的白熱化階段,景平帝的皇子們也都纔剛上朝冇兩年,但誰會嫌自己的人手多勢力大,那可是意味著,自己奪取儲君之位時能有更大的勝算。
但也有不少人保持清醒,南疆從目前來看雖然是消停的,可誰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保險起見,還是等南疆徹底打贏了再說。
屆時,就算不能趕上第一波勢力瓜分,也還能趕上最後一批,隻要能到手,總可以慢慢經營。
最要緊的是,南疆的勢力纔剛剛有所平穩,為人臣子就這般迫不及待的插手,恐遭君王猜忌啊。
不得不說,有這種想法的人,都是非常深諳帝心的人,景平帝確實還不打算,讓朝臣們這麼快沾染上南疆。
任滿朝文武爭來爭去,景平帝也隻是淡淡地說:“此事可以稍後再議,隻是平陽侯家的孩子總出意外是怎麼回事?”
“回回都是遇刺,你們京畿營、巡防營、順天府都是乾什麼的,這麼久了就才查到南疆,南疆那麼大,你們是要平陽侯家的忠臣之後親自去一趟,還是想讓朕親自去一趟。”
滿朝文武聽了,這可不敢啊,紛紛跪下請罪:“臣等惶恐,請陛下恕罪。”
景平帝冷哼一聲,說:“罷了,朕不與你們計較,總之,限你們五天之內,務必將此案查明真相,還平陽侯府一個公道。”
順天府尹一聽頓時就慌了,彆說五天,五十天也辦不了啊。
他們一個小小的衙門,平常就管些雞毛蒜皮的小案子,這等刺殺朝廷命官,還錯綜複雜的案子,那不是要了老命了嗎。
景平帝應該也是想到了這一點,順天府下一刻就聽到景平帝說:“此事交由三司會審,嚴查一切可疑人員,堂堂天子腳下,接二連三的進來刺客,是想讓天下萬民都看笑話嗎!”
順天府尹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了,這事不歸他們管了,但還是得記得向陛下請罪。
畢竟景平帝說的話挺重的,何止是“堂堂天子腳下”讓萬民看笑話,若是再有膽大一點的,行刺當朝皇帝,那要死的人可就多了。
之後,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院長出列,向景平帝領命:“臣遵旨,定不辱皇命。”
“那就退朝吧。”
景平帝說完,不等群臣反應,就從龍椅上離開了,本來他也不需要人反應。
楊大監手裡的拂塵再一擺,群臣高呼“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景平帝下了朝,便先去了禦書房,案上那麼多摺子隻有他一個人看過,自然也就隻有他一個人知道南疆的真實情況。
景平帝讓人把禦書房上課的人都叫過來,他的本意是想從葉承瑄、葉承琿兄弟二人口中探聽一些情況。
待人都到了,卻被告知葉承瑄、葉承琿二人今日告假了。
如此一來,探聽平陽侯府的情況,便成了考校皇室子弟們的課程,五皇子作為這一眾兄弟之中的老大,首當其衝是最先捱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