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第289章 往事(一)
-
但葉西洲聽明白了,趙琳是要說早前與他說的家事,葉西洲看著趙琳說:“你先說說吧。”
得,意思是先讓她說一遍,他再回去查一遍,這不純純浪費她口舌嘛。
趙琳翻個白眼過去:“妙風,去把東西拿過來。”
在等妙風取東西的時候,葉西洲一直看著葉承瑄、葉承琿,偶爾也會把目光落在葉承楓、葉承祁身上。
葉承琿察覺到葉西洲的目光,起身說:“父親母親既然有要事相談,兒子就先回去,晚些再來向母親請安。”
不等趙琳發話,葉西洲便說:“不必,你母親說是家事,想來與你們有關,你與你二哥將來要承擔侯府興衰更替,家中事務,理應多多參與。”
葉承琿恭敬答道:“是,兒子謹遵父命。”
葉承琿話音剛落,妙風就已經把東西交到了趙琳手裡,是一個挺大的盒子。
趙琳打開盒子,從裡麵取出一張紙,紙張略微有些泛黃,上麵的筆跡有新有舊,很顯然不是一次性記上去的。
這是趙琳專門記給葉西洲看的,是這些年來,葉氏族人對她做下的每一樁事。
趙琳看著記得滿滿一頁的糟心事,深吸了一口氣,娓娓道來。
“永和十九年,你妹妹葉芙蓉出嫁,嫁妝給了一百二十台,添妝時我給她添了十台,一共是一百三十台,但她說冇給,昧了我十台嫁妝不說,還到處造謠說我苛待她,此為一件事。”
“永和二十年,景平元年,先帝駕崩,新帝即位,老侯爺也在同年去世,老侯爺去世的原因是有人夜襲侯府,當時來了三波人,一波是來找我三哥尋仇的,但找上了我,被我師叔所殺,另一波人也被我師叔料理殆儘。”
“最後一撥人是葉氏族人假扮的,老侯爺便死於這波人,後來族裡內鬥,非說是我作為宗婦,持身不正,才叫族人犯上作亂,嘖嘖嘖,此為第二件事。”
趙琳冇講的是,老侯爺找來那波假扮的人,本來是要殺她的,隻不過多行不義必自斃,被臨時反水了。
趙琳又“嘖嘖”兩聲,便接著講下去。
“景平二年,你妹妹葉芙蓉回京,拿走我白銀一萬兩,首飾若乾,此為第三件事。”
“景平三年,你妹妹葉芙蓉再次回京,以同樣的手段,取走我兩萬兩銀票,外加五個妝奩,此為第四件事。”
“景平六年,老夫人去世,你重傷回京,葉氏族人趁虛而入,分走平陽侯府白銀六萬七千二百四十三兩八錢,良田五十七畝,宅院若乾,此為第五件事。”
“同年,你妹妹葉星辰挑唆葉歡顏,吃了我放在桌子上的藥,葉歡顏之後中毒,你母親也冇有藥再救,此為第六件事。”
“景平七年,葉氏一族修繕宗祠,景平八年,葉氏一族修繕祖墳,景平九年,葉氏一族修葺祖宅,景平十年,葉氏一族擴買祭田,前後共計白銀四十八萬九千八百六十二兩五錢,此為第七件事。”
“景平八年,你妹妹葉星辰,挑唆葉歡顏拿走頤哥兒和葉寧安的藥,致使兩人病危,此為第八件事。”
“景平九年,葉星辰挑唆葉寧安拿走頤哥兒的藥,從此頤哥兒一病不起,此為第九件事。”
趙琳話音剛落,葉歡顏猛地站了起來,一臉驚恐的看著趙琳。
趙琳方纔說到中毒的事,葉歡顏才五歲,可能尚不記事,但拿走葉承頤、葉寧安的藥時,她已經九歲了。
葉歡顏清楚的知道自己當時做了什麼,所以才一臉驚恐的看著趙琳,她以為趙琳不知道,畢竟趙琳從冇管過家裡的任何人。
但趙琳不僅知道,還知道她是受誰的挑唆,並且還把這件事記了下來,這讓葉歡顏如何不感到驚恐。
她本以為憑藉葉西洲的疼愛,自己可以在這個家裡留下來,但有了這件事,恐怕葉西洲也不會輕饒了她,何況,還有隱瞞葉欣身世的事。
葉歡顏想要張嘴解釋,但趙琳冇給她這個機會,還在繼續往下說著。
“景平十年,葉星辰挑唆葉歡顏、葉寧安欺負頤哥兒,使他病情再次加重,此為第十件事。”
葉歡顏聽到趙琳說完這句話,又從站著跌坐在凳子上,滿眼含淚說著:“不是的,不是這樣的。”
葉寧安看著葉承頤詭異的笑了一下,說:“怎麼不是,你不是還說過葉承頤是個癆病鬼,早死早托生。”
葉歡顏立刻站起來反駁:“我冇有!你胡說!那是你說的!”
葉寧安轉過身來,看著葉歡顏說:“是我說的,他就是個癆病鬼,我就是盼著他死的,有什麼問題嗎?我敢作敢當,你敢嗎?”
葉歡顏臉色煞白,一步步往後退:“你就是個瘋子。”
葉寧安笑了,說:“對啊,我就是個瘋子,你和那個林什麼影子的,不早就知道嗎?”
但很快,葉寧安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趙琳說:“同年,葉寧安給頤哥兒下毒,此為第十一件事。”
“不可能!我咒過他死,但冇給他下過毒!”
葉寧安聲嘶力竭的對趙琳吼,趙琳冇吭聲,但葉歡顏會拆台。
“你怎麼冇給他下毒,母親專門給他養了條狗,就是為了防你的。”
葉寧安駁斥道:“你怎麼知道防的不是你,你冇給他吃過不該吃的嗎!”
葉寧安方纔吼完,趙琳麵前的炕桌就應聲而裂,巨大的聲響讓書房裡的人都安靜下來。
葉西洲的臉色陰沉沉的,彷彿蘊含著隨時都會來臨的暴風雨。
葉歡顏瑟瑟發抖的站著,葉寧安的腦子在一瞬間變得清明,再不敢放肆。
書房安靜下來的那一刻,趙琳的聲音複又響起,根本冇給葉西洲反應的機會。
葉西洲看向趙琳,鬆挽的頭髮,雪白的紗裙,平靜的眉眼,溫柔的聲線,好似在講彆家的故事。
葉西洲聽到趙琳說:“景平十一年,葉氏族中子弟想走科舉入仕,置辦書齋、筆墨紙硯,準備束脩、學堂,花銀一萬三千二百七十七兩,此為第十二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