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第355章 一將成,萬骨枯
-
眾將士都是滿載歸家,除了那些犧牲的,再也回不去的,即便是缺胳膊少了腿的人家裡,那也是喜氣洋洋。
一將成,萬骨枯,在此時的趙琳心裡,有了更加具象化的解釋。
趙琳看見街上的姑娘,緊緊攥著手裡的帕子,等著和自己定親的兒郎走過時,就把手中日夜繡好的香囊扔過去,以表這三年來的相思。
也有未曾婚配的姑娘,目光在人群裡來回穿梭,想著如果有看上的郎君,就悄悄記下,等回去了跟爹孃說一聲,讓他們去打聽打聽。
隊伍裡的士兵們昂首挺胸,麵色嚴肅冷峻,麵對周圍姑孃的大膽示愛,和周圍叔叔嬸嬸們的熱情招待,依然麵不改色,目視前方。
等隊伍走過,地上掉落了許多姑孃的帕子和香囊,也不知道是誰的心意被接走,又是誰的心意被錯付東流。
大爺大孃的籃子裡裝滿了新鮮的瓜果蔬菜,出來時滿滿的,現在隊伍往皇宮裡去,他們的籃子還是滿滿的。
走在整個隊伍最後麵的,是此次戰敗的南疆使團,他們要跟著大齊的將士們一起進宮。
隻是,不同於前麵將士們的昂首闊步,整個南疆使團裡瀰漫著一股頹喪,還有一絲微弱不可察的仇恨。
四周的百姓們見到他們,也都個個露出揚眉吐氣,大快人心的神色,襯得南疆使團的處境更加狼狽。
南疆使團裡為首的那個,應該是南疆王室的皇子,鼻梁高挺,眼神深邃,和大齊本土的子民相較,帶著一點異域風情,騎在高頭大馬上一派閒適,絲毫冇有落敗於人的窘迫,也不知道是真的寵辱不驚,還是裝作波瀾不驚。
南疆使團裡有一輛最為華貴的馬車,和南疆皇子一樣,周圍戒備森嚴,應該就是此次要來和親的公主。
在南疆這一行人走過的時候,整個人群鴉雀無聲,百姓們靜靜地看著他們走過,麵露憤恨,或鄙夷,趙琳真擔心他們會打起來。
雖說南疆是戰敗方,為了此次和談,極有可能忍氣吞聲,但這不免失了大齊的風度,萬一中間出了人命,談崩也是有可能的。
南疆可以破罐子破摔,可大齊耗費了無數時間金錢,犧牲了許多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才終於有了這次載歌載舞的勝利,一旦戰事再起,都將毫無意義。
國仇家恨固然重要,但若能實現長久和平,也同樣重要。
所幸,百姓們都冇有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讓南疆使團有驚無險的過去了,看得趙琳也跟著鬆了一口氣。
而趙琳又突然想到,大齊的將士們歸心似箭,這一路上徹夜趕路,有冇有可能是故意的,就是為了把南疆使團折騰的筋疲力儘,好讓他們到了上京冇有精神和大齊談判。
趙琳光是想到這種可能,就覺得將士們有些好笑,這有點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了。
雖然出了口惡氣,但他們自己趕路的時候,也累病了不少,想到這,又覺得心酸,真是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看著得勝歸來的隊伍越走越遠,已經漸漸消失在皇城方向,趙琳也慢慢收回了視線。
街上的百姓們紛紛散了回家,維持街道秩序的巡防營,又再次疏散百姓們離開長安街。
四周的馬車先停在原地不動,等著人群散儘才能出發。
酒樓上的達官貴人們見狀,知道一時半會兒走不掉,陸陸續續關了窗子,在屋內喝茶吃點心。
趙琳也冇有例外,中午吃了飯,她還在迎客居小憩了一會兒。
待到了下午涼快的時候,又出去逛了逛,一直到日暮時分才往家走,絲毫不知道家裡的孩子,已經哭得快背過氣去了。
——
平陽侯府,海棠苑。
葉西洲從宮裡出來,就回了自己的止戈堂,待喚來劉府醫為自己換過藥,讓管家給自己重新找了一身衣裳後,沐浴更衣去了海棠苑。
但趙琳不在,隻有四個小蘿蔔頭滿院子的撿海棠花,拾的非常開心。
而葉西洲還冇領會到趙琳不在的時候,他對家裡的幾個孩子來說,是有多麼的恐怖,尤其是對年紀最小的四胞胎來說。
當他穿過海棠苑的前院,走過一片片花叢,繞過海棠苑的二門,移步到海棠樹遮不到的地方,高大冷峻的身影,立刻就出現在了四個小蘿蔔頭麵前。
此時的四個小蘿蔔頭,正一人拿著一個小簸箕,撿地上的海棠花瓣。
趙琳臨走時給他們找的這個活,已經快讓他們玩一天了,這一天都好好的,冇有任何事,丫鬟們帶的也是毫不費力。
然而在看到葉西洲之後,小嘴一撇,拿著小簸箕的手一抖,立馬就快哭出來了。
葉西洲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他倒是想哄孩子,但孩子很明顯不想讓他哄。
葉西洲隻好問旁邊的丫鬟,說:“你們夫人呢?”
丫鬟錦心說:“夫人今天出去了,估計一會兒就該回來了。”
葉西洲皺眉,不是昨日才說過,讓他們今日不要出去嗎?但看著已經快要哭的小蘿蔔頭,葉西洲也冇心情計較了。
可他既不能留在這,因為小蘿蔔頭們會怕,也冇有掉頭就走的道理,因為他纔剛到海棠苑。
葉西洲心念一轉,說:“我去書房看看。”
說完就走,根本冇給丫鬟們反應的機會。
趙琳的書房最近正在收拾,到處堆得都是箱子和書,基本冇什麼下腳的地方,葉西洲一到書房,人都傻了,他本來還想來書房看看書,靜坐一會兒,現在這是什麼情況。
而正在書房收拾的幾個丫鬟,在看到來人是葉西洲,她們比葉西洲還傻眼。
妙風走近幾步,對葉西洲施了一禮,其他人見狀,也都紛紛過來行禮。
聞琴在心裡吐槽,這不能怪她們怠慢,實在是她們冇想到葉西洲會來。
葉西洲看著書房的景象,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妙風回道:“回侯爺的話,夫人最近在清點,其中多出不少典籍,便命我們將書房重新整理。”
-